几日后,三年之期到来,邋遢道人如期而至。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书房里。
邋遢道人拿着一张符,脸上震惊不已,他颤声问道:”这真是你炼制的?“其手上拿着的符,正是傅萧前几日成功炼制的“烈焰符”。
立在一旁的傅萧点头道:“是的,前几日刚琢磨出来,又怕是偶然,便多炼了几张。”
说着,傅萧从怀里掏出三张,和道人手上一模一样的成品符,递给邋遢道人道,“请师父查验!”
邋遢道人接过符,对比之前一张,发现果真是同一个人的笔迹,而且墨迹新鲜,正符合傅萧“炼制不久”的说法。
“哈哈……哈哈……天佑我符门……天佑我符门……”他边看边大笑,眼中神光大炽,看向傅萧的目光里,也满是惊喜和欣慰!
道人心里暗暗道:“不愧是祖师遗物选择的传承者,天资悟性果真不凡!”
原来,炼符本是修真手段,凡夫俗子几无炼制成功的可能。
炼符最基本的条件有二,一是要炼符者身具灵力修为,这样才能通过符笔向符纸中贯注灵力;二是炼符所用之符笔、符纸,要能让灵力没什么损耗地通过,并且要能承受住灵力的冲击。
简单地说,这两点中,一要求炼符者是修真者,二要求炼符所用之符笔、符纸,必须是灵异之物,也就是凡人无法接触到的神物。
从这两点看,一个从未修炼过的凡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炼制成功成品的修真符篆。
而现在,同样作为凡人的傅萧做到了!
“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邋遢道人心中震惊难以平复,天知道,自己三年前给他一本《炼符之道》,只是让他提前熟悉一下本门技艺,待到正式修炼后,自然能更快地学习制符之道。
实在没想到,傅萧还没开始修炼,便另辟蹊径,独自炼成了一种符篆,虽说其中蕴含的威能连一阶下品符篆的十分之一都及不上,但好歹也是一种符篆,一种已然超出凡人界限的修真之物!
道人心中惊喜莫名,差点老泪纵横,符门一脉传承至今,已有近百万年矣。历经无数年风雨飘摇,门下弟子日渐凋零,到自己这一代,符门已是单传十一代了。其中缘由不仅是门中资源匮乏,不足以供养太多弟子,更是由于在炼符一道天资出众者,万中无一。
当然,在符门一脉昌盛之时,经大量门下弟子全力搜寻,好苗子还是不缺的。但是以现在符门现状,让邋遢道人一个人寻觅天资出众的弟子,无异于大海捞针。
道人寻觅了数百年,不知是近几百年来天资出众者略微稀少,还是邋遢道人时运不济,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衣钵传承者。如今眼见寿元将尽,修为又无突破的可能了,道人唯恐符门一脉在自己手上断绝传承,只好忍痛用掉了祖师传下的最后一张“觅徒符”。
“觅徒符”——顾名思义,此符乃是符门昌盛之时,用来寻觅、招收有炼符天资的弟子的。
炼制此符的修为要求极高,传到邋遢道人这一代,符门已有数万年无人能炼出此符。期间符门传承多次险遭断绝之祸,为延续宗门传承,“觅徒符”被不断消耗而不见补充,传到邋遢道人手上,就剩下这最后一张了。
这最后一张“觅徒符”能被保留这么久,还是由于这张“觅徒符”的特殊性。相传,不同于其他“觅徒符”是由后辈弟子所炼,此符乃是创派祖师亲手炼制,故而此符得以代代相传,保留至今。
就在三年前,邋遢道人为了延续宗门,顾不得此乃祖师遗物,忍痛祭出了这最后一张“觅徒符”。正是“觅徒符”的一路指引,选定了傅萧,这才有了三年前邋遢道人独闯灵堂一事。
……
“好……好……乖徒儿,东西收拾好了吗?咱们现在可就要走了!”邋遢道人连带道了几个好字,眼中藏不住的喜爱之情,还没正式拜师呢,便已然对傅萧叫起了“乖徒儿”。
“府中之事,前几日我已经交代得差不多了,只待与管家说一声,便可随师父回山。“傅萧回道。
俩人出得门去,傅萧与伫立在书房门口的管家告别。
“唐伯,我也没什么亲戚,自我走后,府中一切都归你所有……”与管家交代片刻之后,傅萧与道人一同跨出家门。
最后再望了一眼府邸,在邋遢道人的一挥手之下,再听“锵锒”一声,一阵天旋地转之后,傅萧勉力打眼一瞧,发现自己正被道人大袖挟住,脚下已然是一片云雾,透过云雾,半看半猜测,底下正是大片的房屋建筑与四方的城池高墙。
傅萧这才发现,自己竟到了天上!
此时道人脚下正踏着一柄飞剑,飞剑疾驰,化作一道长虹,载着俩人飞跃重重高山大泽。
天上罡风吹拂,道人祭起如光罩般的元气护盾,罡风猛烈地冲击在元气罩上,呲呲声不断。
傅萧身处飞剑之上,听着耳畔传来的呲呲声,再望着脚下苍茫大地,心中顿生豪情,御剑临天,纵行山河万里,肆意九州五岳,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
穿过夕阳,冲破黎明,也不知过了多久,睡得迷迷糊糊的傅萧终于被邋遢道人叫醒。
“乖徒儿,到喽!”道人一声长啸,脚下飞剑冲出云层,直往座笔直陡峭的高山而去。
待到傅萧睁开惺忪睡眼,已然发现脚下不远处正是大片的陡峭山壁,以及茂密的高大丛林。
“嗖”的一声,道人御剑冲进丛林,在一片空地上停下,他一挥袖,脚下的飞剑“锵锒”一声,瞬时消失,不知是被他收到哪里去了。
道人放下傅萧,往前迈步,“走,咱们进去!”
傅萧双足落地,顾不得腹中饥饿难当,非常好奇的左顾右盼,打量着四周,听到道人的话,目光往前看,正见前方不远处有一座道观。
道观不大,观前空地以及四周小路,都由一块块平整的青石块砌成,青石块之间几不见缝隙,不知经历了几多岁月才磨合得这般严实合缝。屋顶上覆灰瓦,墙体斑驳,木质大门呈暗黑色,一切都带着历史的足迹,让人不禁暗暗猜想,这道观究竟经历了多少年的风吹雨打!
“这就是以后我们住的地方吗?”傅萧心道,连忙跟上道人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