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都给你准备好了。要不我还是跟你去吧……好不好!”
“你在家帮妈妈吧,等路熟了哥在带你。
“一言为定……”
刘云峰说:“上山注意点,有微信就赶紧回来。千万注意安全,家里还指望你呢……”这是刘海洋每次上山前,刘云峰都会千叮万嘱的一句话。自己已经是个废人了,他可不希望儿子这个家里未来的顶梁柱,在出现什么意外。那样这个家就真的要完了。
刘海洋也清楚的理解老爸的心思:“爸,放心吧。这几年我经常上山,多注意点没什么危险。放心吧……
“嗯!去吃饭吧,你妈把饭最好了。早去早回……
这时刘母也进来了:“海洋去吃饭吧,我把午饭和水壶给你放背筐里了。山里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刘海洋吃完早饭,准备背上背筐这就走。这是爷爷从外面走了进来:“爷!您吃了吗?那么早过来……”
爷爷笑着说:“知道你考完试家来了,会进山昨天把kǎn dāo给你磨了一下,进山用着方便不是嘛!怎么样kǎo shì成绩怎么样?”
“您放心吧,我估分是650左右,准备报天京人民大学,应该没问题的。”
“哈哈哈!好啊!要是这样你可给咱刘家争脸了。爷爷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帮助你上学……哈哈……好啊。”
刘海洋接过爷爷送来的kǎn dāo,放进了背筐里:“爷,放心吧,我会努力的。我这个暑假会努力多采些药和山姑把学费和其他费用攒够的,尽量减少咱家的负担……”
“臭小子,说什么呢!你不挣钱,咱学就不上啦?告诉你,咱照样上,爷爷就是借钱也要帮你上完大学……”
刘海洋听到爷爷的话,眼睛又是一红。在屋子里正在整理房间的郑松娜和半坐在炕上的刘云峰,听到外面爷孙两人的话,感动的眼泪也禁不住的流了下来。郑松娜赶紧擦了擦眼泪,手拿着地笤帚也走了出来:“爸,您来了!吃早饭了吗?”
“别忙乎了,我吃完了。知道海洋今天就会进山,就把昨天磨好的kǎn dāo一早就给他送来了。顺便问问他kǎo shì考的咋样。就知道这小子不孬,看看考的不错吧。”刘爷爷高兴的和儿媳妇说着话:“不耽误他了,早进山早回来,注意点安全。我回去把好消息告诉他奶奶一声,她一准儿高兴的掉了下巴。”
刘爷爷连屋子也没进就转身要走。“爸,您进屋歇会儿,再走吧!”
“爷爷,您急什么,歇儿会再走……”
“爷爷,歇会儿在走。”mèi mèi这时也出来了跟爷爷说话。
刘爷爷一边转身走,一边摆着手,“不用了,我得把好消息告诉你奶奶去。海洋注意安全啊!”临走还不忘记叮嘱一下孙子注意安全……
“知道了,爷……我明天不上山去看奶奶……”刘海洋说着话就和mèi mèi送了出去。
“爸慢点走……”郑松娜一边说也一边送了出去。
到了门外三口人看着爷爷的,“爸您慢点走”
“回吧……回吧!”刘爷爷急匆匆的回家报喜去了!
刘海洋也背上了背筐“妈,我走啦啊!”
“哥,你小心点儿,早去早回。”mèi mèi说到。
“走吧,注意安全,早点回来。晚上咱包饺子吃!”
刘海洋背着背筐,顺着村里进山的小路,走了出去。
母亲和mèi mèi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盯着刘海洋的背影看着儿子向山里走去。
“儿子长大啦……”
刘海洋转过身,向妈妈和mèi mèi摆摆手,“妈……回去吧。”再次转身消失在小路的拐弯处……
“闺女儿……咱娘俩儿,把晾晒草药和山姑的木架子,给你哥准备好。等他回家好把采的药草和山姑晾晒摊开。”
“妈……我自己来吧!您照看我爸去吧。我自己能行……”
娘俩说着话走回了家……
………………
刘海洋背着背筐,来到了距离村子有5,6里路的小河边。水是从山上的小溪流汇聚到一起,流下来的。到了山下就汇聚成了一条宽10多米,最深有4,5米的小河。
河面上有一座简易的木桥,建在了水位最浅的地方。上桥过了河就进山了……站在桥上眺望远山,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刘海洋没有犹豫,更加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感受远山的美丽。
下了桥,径直的走进了大山……
山上山下,全是绿叶茂密的树林。从树叶稀疏的地方望去,近处的山布满了树林,现出了一片浓绿。远处的山也布满了树林,出现一片苍黑。
刘海洋沿着林间的小路步履不停的向山林深处进发……初入山林的地方根本不用找草药和山姑,肯定没有。因为采药的采山姑的人有不少,早就被采光了。
刘海洋越走越深,森林上空,密密层层,枝丫交错,阳光很难射到地上,而难得漏下的一点阳光,就像色彩鲜艳的昆虫一样,仿佛是在苍苔和淡红色的枯萎的羊齿革上爬行似的。
拿出kǎn dāo,手起刀落,刘海洋砍下一棵2米左右长,有4,5公分粗细的树枝,削光了细小的分枝,拿着光滑的一端,一边扒拉着前后左右的地面,和四周的枯草藤条一边走着。
走进山林有5,6里了。必须要小心了!地面上厚厚的落叶,去年的落叶还没有腐烂,今年的落叶又覆盖了一层。厚厚的落叶为小昆虫tí gòng了食物和栖息的地方,这里成了昆虫的乐园。昆虫一多自然以食用昆虫的蛙类,和蛇类也多了起来。
为了防止被蛇或者其他有毒的昆虫咬伤。这里的山民总是穿着高腰儿的鞋,再用绑腿丛小腿到鞋口一圈一圈的缠上。跟当年的红军过草地一个样。
刘海洋小心的走着,不时的四周仔细的查看。进入了深林,林子里几乎见不到阳光而且林地的湿度大。正好符合山姑的生长特性,而且一些比较喜欢潮湿,不喜光照的草药也是比较符合的。
“还是深林处的好东西多啊……”刘海洋刚刚就在一颗倒在地上的大树上掰取了十几颗的山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