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既然拜托了赵掌柜,韩生然后和赵掌柜的闲聊一会,就告别了赵掌柜的回到自己的住所了。
第二天一大早,韩生来到自己的庄园,把邓公加了过来,吩咐邓公把把仓库的小麦打磨成面粉。
回身,韩生指着庄子后面说道:“邓公。走,我们到河边去看看。”
这里的庄子为何值钱,就是因为后面有一条河。这条河的存在让田庄等庄子都不虞干旱之忧。
这条河大约有三十米宽,河水平静,两岸杨柳依依,垂下来的柳条甚至都到了河里,引得几条小鱼在边上玩弄。
韩生不懂鱼,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叫邓公回去找网兜来。
等邓公走了之后,韩生干脆就把外衣脱掉,裤脚挽起,兴致勃勃的走到水浅处,伸手到石头底下去摸螃蟹。
河水微凉,韩生的双手从石头底下摸了进去,感到一个东西在后退,顿时就心中一喜。
“主公!”
“哎哟!”
韩生正抓到了那个东西,可岸上的一声喊,让他的动作缓了一下。
“我靠!”
韩生把手拿出来,不顾夹住自己左手食指的螃蟹,看向了岸上。
邓公站在岸上。
他愕然的指着韩生的左手,“主公,那是什么?”
韩生硬撑这上了岸,得意的说道:“这是螃蟹,多摸几个回去,中午可以做一道菜了。”
“做菜?”
邓公说道:“主公,这东西能吃吗?”
北方人此时还不大吃蟹,所以不认识也是正常。
“走,回去”
邓公楞了一下,然后嗯了一声,跟着韩生去了后院。
后院可不是谁都能进的,得避讳。
洗澡出来,韩生就兴致勃勃的带着邓公去了厨房。
因为像韩生这样的庄园,一般都有准们的厨房。
邓公看着韩生亲自到了厨房不禁说道:“主公,像吃什么,吩咐一声,老朽叫人照办就是,何必您亲自来尼?”
“无妨”
“主公,今日想吃什么?”
韩生看了一下厨灶,说道:“邓公,今天我亲自来弄两个菜。”
邓公一听就慌了,急忙劝道:“主公,您哪能下厨啊!而且那个孔圣人不是说了吗,什么子远庖厨。”
“君子远庖厨。”
韩生不以为然的说道:“什么君子远庖厨,那只是男人为了欺骗女人,把老夫子的话瞎编了一气而已,当不得真。”
看到邓公还是有些不情愿,韩生就笑道:“你家主公可不是那些伪君子,什么君子远庖厨,那样的人就算是进朝为官,出来也只是个米虫而已。”
说着韩生就熟练的破开鱼腹,把那些杂碎清理干净,最后就是螃蟹,清理掉肺叶后,和着鱼一起煮汤。
很快,浓郁的香气就散发了出来,邓公觉得自己的肚子里有些空虚,他舔舔嘴唇,塞了几把柴火进去。
“咳咳咳!”
灶下一阵乌烟瘴气,韩生正好把鱼汤盛出来。
韩生邀请邓公一起品尝自己的手艺,把邓公激动的不行,活了这么大,还是头一次主公请自己一起吃饭。
吃完饭之后韩生想起垦荒之事还须获得官府批准,于是让邓公准备马车,去了县城。
在府衙门口报上姓名之后,衙役让韩生在门口等着,自己入内通报去了。
不多时,衙役出来,说县令就在大堂,让韩生进去。
见到县令后,韩生说明了来意,可是这个县令却顾左右而言它。
这个县令姓金,年逾古稀,已经在宛平县这个位置上坐了几十年了。
宛平县的百姓都知道,不管是打官司还是别的什么,只要要劳动他金县令,那么你就必须事先准备钱货,否则免谈。
韩生这个才来到宛平县不久的穿越者当然不知道这位金县令的习惯,不过凭着后世的经验,他立马就意识到这位金县令是在向他要好处呢。
对此,韩生早有准备。
当韩生拿出十金奉上后,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韩生几乎天天都呆在佃农村中,这佃农村已经不再叫佃农村了,韩生给它取了个新名字——韩庄村。
说起来,村民们虽然对村子有了一个名字很兴奋。
目前村民们正在加紧做两件事,一事砍伐树木搭建屋舍,另一件事就是开垦荒地。大家的工作热情非常高,只三天时间便开垦了百亩荒地。
韩生看到手下人干得热火朝天,一时手痒便也去帮忙,可是韩生对这些个粗活农活根本就一窍不通,结果忙没帮上,倒添了不少乱。
不过韩生的这种举动却让大家更感动了,试想有哪一个主人能像韩生这样不嫌脏而和大家打成一片呢。感动之下,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三天后的清晨,韩生早早地便来到了南城门,这时赵钱还没有出现。
今天是韩生同赵掌柜约定的日子,韩生将跟赵掌柜一道前往京城洛阳。
在出来之前,韩生已经安排好了韩庄村的各项事宜,村中各事都由邓公负责,经过这几天的观察,韩生对邓公这个人还是能够放心的。
韩生在城门口等了大约半个时辰,一支马车队出现了,赵掌柜赫然就在其中。
韩生连忙迎了上去,打了一声招呼,“赵公。”
赵钱微笑道:“韩贤弟,你来的可真早啊!”
随即韩生加入队伍之中,一行人沿着官道朝洛阳而去。
赵钱发现韩生没有坐骑,于是牵过一匹马给韩生代步。
赵钱的这支队伍有十一辆大车,一行人中除了马夫仆役之外,还有百来个卫士。
这些个卫士身形彪悍,神情肃穆,骑在马上当真是威风凛凛。
韩生见了,顿时羡慕不已,同时暗下决心自己一定也要弄一支骑兵队伍。
一路上,韩生一直同赵钱行在一起,两人天南海北地聊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