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
结构:有限的质点按照一些三维空间坐标分布,从而得到类似纤维状的空间分布产物,称之为结构。</p>
</p>
结构的描述:使用z代表质点分布,则质点分布z=(x,y,z),使用str代表结构(structure,结构),则结构str=(ziz∈z1,z2,z3,…zn,其中zn=(xn,yn,zn),n∈z,n作为一个序号而与xyz的值无关)”</p>
</p>
</p>
静态结构:质点之间的空间分布若是固定的,称之为静态结构,代表物质。</p>
</p>
动态结构:质点之间的空间分布若是随时间而变化的,称之为动态结构,代表现象。接下来讨论的都是静态结构,简称结构str。</p>
</p>
结构str的复杂度:结构的质点z的数量与质点z的位置,称之为结构str的复杂度。</p>
</p>
基本空间结构:根据质点z确定的空间的不同,结构str可分为一个质点z确定的点结构,两个质点z确定的线结构,三个质点z确定的面结构,四个质点z确定的体结构。</p>
</p>
结构str的基本单位:这里的结构str的基本单位视研究情况而定,基本单位越小,能适应的研究领域越多,这里我们约定选取物质的基本粒子(如质子、中子等)作为基本单位。</p>
</p>
结构的层级:按照层次差别,结构可分为核心级结构、中层级结构、表象级结构。例如,人类的躯体结构可分为属于核心级结构的骨骼结构,属于中层级结构的肌肉结构,属于表象级结构的皮肤结构。</p>
</p>
结构命名规则:对于宇宙中的物体或现象,它们内部都蕴含无穷多的微观结构,以形成物体或现象的宏观结构(核心级结构与中层级结构),对于这些物体或现象的命名,直接以物体或现象的宏观结构名称后缀结构二字即可。例如,“物理学家”是由无数微观的基本粒子结构而形成的宏观结构,对于“物理学家”的命名,直接在“物理学家”后缀“结构”而得到“物理学家结构”。</p>
</p>
</p>
</p>
结构的记忆能力</p>
</p>
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结构(质点的空间分布)相应变化,同时,结构会记录下物质变化的过程,结构本身即记忆。无论是什么物质,它们都有特定的结构,每一块物质都时刻记录着它们自身与周边环境的信息。实际上,每一块物质都是一个独立的记忆体。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是记忆的存储过程,结构发生变化的形式,是记忆的编译形式。</p>
</p>
记忆:结构str=(z1,z2,z3,…zn)的质点位置从始态变化到末态这个过程的结构变化量,称之为记忆。而存储该记忆(结构的变化量)的物质称之为记忆体。</p>
</p>
记忆的编译形式:结构从始态变化到末态这个过程的结构变化量的发生的形式,称之为记忆的编译形式。例如电磁波频率的变化、电流强度的变化、磁场场强的变化、声音响度的变化、温度大小的变化、密度大小的变化、气压大小的变化;以及按照一定规则编译的语言、编程、书写、描画等等,这些编译形式辅以拥有一定变化范围的记忆体,就可以将某种结构的变化量捕捉并记录在该记忆体内。</p>
</p>
结构的还原:结构经过各种编译形式,使得原本三维空间形态的结构被转化为近似一维空间形态的电流,又或者被转化为二维空间形态的图像、文本、口语、书籍。而将被转化为近似一维空间形态的电流,又或者被转化为二维空间形态的图像、文本、口语、书籍重新转化为结构,称之为结构的还原。</p>
</p>
</p>
</p>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利用质点z的空间分布——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而对宇宙万物进行描述。”</p>
</p>
“所有的物质的物理属性诸如形状、大小、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等等,所有的物质现象的属性诸如力、时间、速度、距离等等,它们的本质都是质点的空间分布与变化。”</p>
</p>
“麻烦举几个例子。”</p>
</p>
“例如,分形几何结构,核式结构,双螺旋结构,被子结构,平面交替排列结构,化合物结构,逻辑结构;杠杆结构,流体结构,运动学结构,万有引力力学结构,电磁力力学结构,弱力力学结构,强力力学结构。”</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