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寒门状元 > 第八四二章 贸易

《寒门状元》 第八四二章 贸易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南海县衙沈溪与三司衙门交锋,若非得到按察使林廷选的鼎力支持,广东右布政使章元应已被沈溪逼得告老还乡。

    但沈溪也不是没有收获,他获得都司衙门支持,双方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最重要的是,沈溪在广州百姓中建立起了威望,这对他接下来剿灭海盗和倭寇有莫大的帮助。

    至于调集六百官兵到驿馆担任他的亲卫,主要是沈溪想利用都指挥使司的人马,组建一个临时的督抚衙门,否则他在广州城里就只是个空头督抚,无论说话还是办事都不会有人听从。

    但有了这六百亲卫后,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人再想跟沈溪较劲,就要掂量一下是否会被沈溪利用,反客为主。

    有之前在福州直接把福建右布政使尚应魁拉下马的经历,现在沈溪手里有了军权,很可能会针对布政使司衙门跟倭寇勾结这件事,借机发难。

    表面上,这堂公审双方半斤八两,但其实沈溪占了大便宜。公审进行后,作为主审官,沈溪正式确立了他拥有管辖三省三司衙门的权限,再也不复刚到广州府时无人搭理的惨状,而且顺带让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人夹起尾巴做人。

    沈溪把临时督抚衙门设在驿馆,有了办公场所后,便正式筹措剿匪事宜。为解决钱粮问题,他率先从盐课提举司着手,查看这几年两广盐课的情况,为之后利用惠娘和李衿去买盐引转运官盐做准备。

    在大明,买卖官盐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没有官府背景,商人是无法做销售官盐的。但盐都有地域性质,两广的盐只能在两广以及福建、湘南一代出售,甚至不能卖到江赣地区,这也是一种地区垄断政策,朝廷有明文规定。

    但地方上除了买卖私盐外,还会从其他地区运一些成色相对较好地区的官盐来进行贩卖,诸如广东盐和两淮盐,就是大明朝成色非常好的两种食盐,被地方百姓称之为“南盐”和“淮盐”。

    沈溪公堂审案后,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那边有几天没有动向,沈溪未前往拜访,他们也不会主动前来叨扰,两边相安无事。

    但沈溪在公堂上提审蒋百富时,无意中得知广东夏盐已经开运的消息,他暗中派人调查后才知道广州府沿海各大盐场,一些商贾已经开始用盐引提盐。

    盐商从盐场提盐,需要交两笔钱,一个是课税,一个是盐引本身。在广东地区,课税是按照每一引盐缴纳银二钱或布二疋。一引盐并非定数,弘治时期广东盐的一引盐大约有二百斤,折价是二两六钱银。

    也就是说,盐商从盐场提盐,每二百斤需要缴纳二两八钱银子,折合一斤盐的出场价是十四文,但需要再缴纳一些给官府的好处,摊派到本钱中,一斤盐需要二十文左右,盐商再把盐运到地方售卖,加上运输费用,成本要到二十二三文,但一斤盐的售价,往往高达四十文到五十文之间。

    这年头一个壮劳力一个月差不多能挣五六百文钱,这还是每天都做苦力的结果,比种田赚的钱要多一些。壮劳力基本相当于后世的“白领”,“白领”一个月的收入只能买十几斤盐,盐有多贵可见一斑。

    大明盐场,基本以煮盐为主,主要是因为晒盐受天气影响太大,再加上盐场条件落后,晒出的盐品质不高,使得只能靠灶户来煮盐。

    产量低,自然就贵,私盐大行其道,沿海地区又施行禁海,普通百姓煮海盐,那是冒着杀头的风险。

    沈溪除了派人追查沿海一代倭寇和海盗的据点,为之后的剿匪做准备,同时也在研究广东沿海各盐场的分布以及追查盐商私自提盐等情况。

    在夏盐出引之前,盐商所用盐引,都是通过一些非正规渠道得到的,盐课提举司、都转运盐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三个衙门都牵扯其中,涉及到贪污受贿。

    沈溪虽然不能从布政使司跟倭寇勾连的事情上把章元应扳倒,但在盐引问题上,他却可以让章元应吃不了兜着走。

    但他眼下还没找到确切的证据。

    ……

    ……

    恰好这个时候,佛郎机人的船队抵达广州府。

    佛郎机舰队提督阿尔梅达,获得与大明通商的权力后,率领船队,再度满载货物到广州府与大明通商。

    佛郎机人船队规模相当庞大,十二条四千石的盖伦船形成长长的纵队,船上配备佛郎机炮,根本就不怕被海盗和倭寇盯上。实际上,远远地看到如此巨大的船队到来,海盗和倭寇都要躲着走。

    不过,佛郎机人看似强大,但只是纸老虎,他们在泉州惨败后,对大明有了一定敬畏,登岸之后,先跟市舶提举司的人递交国书,再停靠码头把货物卸下来,通过市舶司跟大明通商,而不是直接跟港口的商贾接洽。

    佛郎机人虽满载而来,但他们的货物并非是从遥远的欧洲运过来的,因为距离太远,而且此时欧洲并没有多少值得大明百姓购买的特产。

    船队带来的商品,主要是从东南亚、南亚等国家抢夺而来,多是大明这边非常受欢迎的珠宝、香料、药材以及番布、硫磺等,出售后换取大明的瓷器、茶叶、绸缎等货物,运回欧洲出售。

    对佛郎机人来说,这种经营模式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而且基本算得上是无本的买卖,简直是暴利。

    如此轻松就能赚大钱,何必冒巨大的风险跟大明开战?

    不到一年时间,船队第二次抵达广州府。本以为这次又会无惊无险满载而归,没想到沈溪抵达了广州府,而且还是广东地面上最高官员。

    阿尔梅达获悉消息后,不敢怠慢,亲自带上几箱礼物,进城求见沈溪,顺带商议之前交换农作物种子的事情。

    阿尔梅达带着人到了布政使司衙门,被告知这里并不是督抚衙门,于是他们又往驿馆方向而去。

    等到了驿馆,沈溪没有出迎,因为作为天朝上国的督抚大员,沈溪要保持国体。

    换了别人,佛郎机人肯定当场翻脸,但知道里面是沈溪,阿尔梅达相当忌惮,恭恭敬敬地带人入内,把礼物放下,见到沈溪后率先行礼,根本就不敢在沈溪面前放肆。

    与之前见面不同,如今再见到佛郎机人,大明广州市舶司已经有能直接通译的翻译,说什么话,不需要通过第三国翻译,如此一来对话就方便多了。

    沈溪最关心的莫过于玉米、马铃薯和番薯种子,但他不能直接提出,免得佛郎机人狮子大开口。

    没想到佛郎机人送来的礼物中就包括许多种子,其中包括大明直接索要的三种高产作物中的两种——玉米和番薯,这可是成就清朝中前期华夏人口暴增的重要作物,在还没有杂交作物前,没有什么作物能跟这两种作物的产量相提并论。

    沈溪询问了一下,才知道佛郎机人并不清楚马铃薯,也就是土豆的存在。沈溪仔细回忆了一下,依稀记得马铃薯的原产地是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如今不管是葡萄牙人还是西班牙人,都只是在美洲大陆沿岸地区开辟了殖民点,尚未深入大陆,估计还没有发现这种高产作物。

    好在现在有了玉米和番薯,也不枉提前几十年与佛郎机人交往。

    从阿尔梅达带来的种子中,沈溪还发现了宝贝,这东西对华夏百姓来说,或许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却蕴含极大的经济价值,正是后世大行其道的作物——烟草。

    看起来佛郎机人并不懂敝帚自珍,或许是佛郎机人认为既然从大明这里赚取大把利润,就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更何况这还是沈溪一力主张,于是阿尔梅达把家底都掏了出来,为的便是讨好沈溪和大明朝廷。

    “……几位远道而来,本应留你们做客,但因诸位是异国他乡之人,留在城中多有不便。诸位还是回城外港口歇宿,等明日,本官自会派人与诸位商谈贸易之事。”

    沈溪拿到想要的农作物种子,迫不及待地打发人。他不想佛郎机人在城中留宿,因为佛郎机人不但给大明朝带来佛郎机炮和高产作物,还带来一样遗祸华夏国民的东西,那就是梅|毒。

    *************

    ps:第三更送上!

    状态不好,这一章码了很久……天子求订阅和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寒门状元》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寒门状元》 第八四二章 贸易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白蛇诡事 连载中图标 白蛇诡事
  • 女子监狱风云 连载中图标 女子监狱风云
  • 灵剑横天 连载中图标 灵剑横天
  • 修魔归来 连载中图标 修魔归来
  • 萌宝助攻:偷心爹地要复婚 连载中图标 萌宝助攻:偷心爹地要复婚
  • 三国最强骑兵 连载中图标 三国最强骑兵
  • 80后的黄金圣斗士 连载中图标 80后的黄金圣斗士
  • 末世之我有丧尸制造系统 连载中图标 末世之我有丧尸制造系统
  • 豪门新欢 连载中图标 豪门新欢
  • 朕即大宋 连载中图标 朕即大宋
  • 学霸你女朋友掉了 连载中图标 学霸你女朋友掉了
  • 韩娱老科员 连载中图标 韩娱老科员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