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器符阵四大外道,余浩在修炼之初,都有接触。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毕竟修炼不止是提升修为那么简单。
特别是谢长清师徒这样的散修,是没有足够的修炼资源,来支持自身高效率而又不间断的修行的。
所以,他们需要有一技之长来保障自己获得充足的修炼资源。
对于修士而言,首选自然是丹器二道,再次为符道,最次为阵道。这自然是根据,精通之后的收获和修习到精通的难度,综合评价出来的。
但是作为散修,其实首选的是符道。
这是因为,其余三道皆须投入大量的资源,才能有所收获。而符道对资源的需求就要小很多。
符箓绘制所须之符纸,常用草木之浆制作或者取自妖兽的兽皮,取材范围颇广。而绘制所用之墨,大多是妖兽鲜血混合其他材料制作出来的符墨。
这对比其他三大外道的花费就少了很多。
不过符箓之道也没有那么简单。
关键就在于符纸上的符文,这种文字具有特殊的力量,在书写它们时会有变幻的阻力影响。
这导致修士制符时极容易出错,而制符过程中一旦有失误,符箓轻则威力大减,重则直接成为废符。
……
余浩回到他的竹屋后就准备绘制风刃符。
风刃符是一阶低等符箓,绘制它时成符率要达到三成才能够收支平衡。
在余浩已掌握的四种符箓中,风刃符和水环符的成符率是最高的,都有四成多,其他两种符箓的成符率都是接近四成的样子。
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余浩已经极其熟悉风刃符的绘制了。他甚至隐隐有所预感,用不了多长时间,风刃符的成符率还可以再上一个档次。
竹屋内,余浩先取出一张符纸摆在书桌上,那是一张长有六寸宽两寸的huáng sè符纸。接着,他又拿出了一支笔杆散发着玉质光泽的符笔。
调配好符墨后,余浩却没有立刻动手绘制,反倒闭上了双眼,似在回忆着什么。
片刻后,余浩的双目突然睁开。
只见他右手一动,符笔就蘸上了血红的符墨,开始在符纸上书写起来,而阻力也随之而来。
与此同时,余浩也开始向符笔输入法力用来平衡阻力,那符笔的笔杆也就亮起了灵光。
随着余浩的书写,笔杆上闪烁的光芒也随之变化,亮暗不定,仿佛是一种奇特的律动。
半刻钟后,随着最后一笔的落下,符笔的光芒也完全地暗了下来。而原本空白的符纸上,则多出了几条血色的灵纹,和十几枚被灵纹包围着的血色符文。
那些灵纹和符文正一起散发着淡淡的光晕。(灵纹是符文的变种,也具有特殊的力量,用处十分广泛)
余浩深吐出一口气,放下符笔,打量了一眼面前的符箓后,他微微点了点头心中略感满意。
‘这次制符不是自己速度最快的一次,但是整个过程十分地顺畅,结束时相较以前也感觉轻松了一些,若能这样保持下去,成符率肯定可以提升。’余浩默默思量着。
休息了一会后,余浩又拿出了一张新的符纸来练习制符术,时间就在那闪烁不停的灵光中悄然走过。
待到中午十一时,余浩的额头上已经微微见汗,而书桌上已有十张余浩所制的符箓。
其中四张表面有淡淡的灵光笼罩,还有三张表面也不时地亮起微弱的光芒,最后剩下的三张则完全没有任何的灵光。
余浩看着桌面上的符箓,心里很是满意,这回制符时他有四次下笔极其顺畅,结果那四张符箓都绘制成功了。
看了一眼放在房间一角的座钟,发现时间不早了,余浩也不耽搁,马上将藏在怀中的储物袋拿了出来。
余浩先把四张绘制好的风刃符收入袋中,接着又把那三张大概只有正常符箓三至五成威力的次品风刃符也收了起来,至于剩下的那三张废符则被余浩随手丢进了竹篓里。
片刻后,当余浩背着幽水剑打开房门时,谢长清已经在小院中等他了,余浩见状连忙上前见礼。
“走吧。”谢长清点点头也不多说,径直往院外走去,余浩则连忙跟上。
待两人都走出小院后,谢长清取出了一个阵盘,只见他运起法力,右手对着阵盘轻轻一点,小院的四周便突然泛起了一片白雾……
片刻后,白雾消散,余浩放眼望去,哪里还有什么小院,目之所及却是一片和周围相差无几的竹林。
突然,余浩的眼瞳亮起了一道灵光,却是用上了灵瞳术。但即便如此,余浩也看不透那片竹林,只是觉得竹林有些虚幻不似真物。
每次幻阵启动时,余浩都会暗自惊叹:这就是阵法的力量,如此的神奇,如此的令人着迷!
事实上,余浩真正想要学习的是阵道,虽然他在符道上有不错的天赋。
但人生如此,有很多事情看似有好几个选择,其实,是没得选的。
想到这,余浩目光一黯,右手往怀中的锦囊摸去。
待触碰到玉鳞后,他长吸口气不再多想,紧跟着谢长清向山下走去。
……
师徒二人的目的地是滨海镇赵家,他们并非是一般的凡俗世家而是炼体士家族。
炼体士也被称为体修,他们的修炼方式是:运用天地元气淬体,使自身越来越强大,以此来延年益寿和掌握强大的力量。
不过选择这种道路的一般是没有灵根天赋的凡人,因为同境界的炼体士和法修相比,无论是实力还是寿元都差了一个档次。
顺带一提,炼体士体内也是有法力的,只不过对比法修的法力则要少一些。
同时,没有灵根的炼体士在低阶时无法外放魂识,这导致炼体士大多只能近身攻击,当然这是相对于法修而言的“近身攻击”。
……
谢长清与赵家有着协议,定期chū shòu符箓给他们,用来换取丹药治疗自身。可惜他身上的伤势已经成了痼疾,丹药之力只能延其性命,无法治愈其身。
按照约定又到了谢长清每月与赵家交易的日子,所以谢长清才会带着余浩下山前往赵家。
每次去赵家时,谢长清都会逗留几天。因为山上的日子比较清苦,每次下山谢长清都有意让余浩多玩会,算是劳逸结合。
谢长清师徒竹屋所在的那座小山峰,距离滨海镇不过四、五里路,再加上二人都是修炼之人,脚程甚快,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就到了小镇外。
师徒二人进入小镇后,便径直往小镇上最大的府邸赵府走去。
片刻间,二人就到了赵府大门外,在离大门尚有三丈远时谢长清就屈指一弹,门环即叩门而响。
至于大门外站着的四个赵府家丁,却丝毫没有上来过问的意思,反而都打稽见礼,十分尊重。
片晌,吱呀声传来,大门打开一条缝,门内仆役一见是谢长清师徒马上就把大门打开了,然后打稽见礼。
谢长清显然早已习惯,点点头也不说话径直往门内走去,一个仆役见状连忙上来引路。就这样,谢长清师徒直往赵府大厅走去。
师徒二人到了大厅一看,那里已经备了一桌的菜肴,赵家家主赵武早已恭候多时。
赵武一见到谢长清,他那富态的脸庞瞬间就挂满了笑容,更是连忙抱拳见礼,道:“谢兄,赵某可已等候多时了,等会儿定要多喝几杯!”
“一定一定。”谢长清从善如流,然后对余浩说道:“还不上来见过你赵世叔。”
“余浩见过世叔。”余浩也是十分乖巧,连忙上来拱手见礼。
“不错,不错,余浩贤侄,世叔我每次见到你,都会觉得你的气息比以往更深厚几分,以后贤侄的前途定然不可限量!”赵武仔细打量了一眼余浩,然后满口称赞。
“谢世叔夸奖,望您早日突破,直入那筑基之境!”余浩回赞道。
“哈哈,那就借你吉言了!”
一番寒暄后气氛更是融洽,主客三人在谈话中依次入座,客气几句之后便开始动箸。
然后,大家便一边享受着精致的菜肴,一边说些修炼界的趣事。
当然主要是谢长清和赵武在说话,余浩旁听,只有二人谈到余浩时,余浩才会应和两声。
觥筹交错间便过去了两刻钟,余浩觉得他肚子里再也添不下一粒米了。
静坐了一会后,余浩向赵武和谢长清二人说道:“两位大人慢用,小子已经吃饱了,就不打拢两位大人了。”
客气几句之后,余浩便离席而去。
待到走出大厅,余浩悄然松了口气,他虽然在赵家这样恭恭敬敬地谈话、吃饭已经有许多次了,但仍会觉得有些不自在。
余浩看了眼侍立在大厅门外的仆役,觉得有点眼熟,好像是叫阿福来着,便挥挥手叫他过来。
“阿福,你家赵xiǎo jiě在哪?带我去见她。”余浩先仔细地瞧了那仆役一眼,好像是在确认自己有没有认错人,然后向他说道。
‘阿福’先是脸上一怔,接着便泛起了讨好的笑容。但是他心里却暗道:你才叫阿福咧,我是阿贵好么。
不过这句话阿贵却是不敢说出口的,反倒是一边在前方引路,一边说道:“余公子,赵xiǎo jiě现在应该在内宅,您不方便去找她,小的先引您去偏厅稍等片刻,一会儿赵xiǎo jiě便来找您。”
余浩点点头,便随着‘阿福’往偏厅走去。
待余浩在偏厅里落座后,侍女则连忙上茶,之后所有的仆役都退出了偏厅。
只余下余浩一人和那飘散的袅袅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