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三老爷,府学先生求见!”进来的那人抱拳说道。
“知道了,你去告诉府学先生,我过会就去见他。”侯升平挥了挥手,示意报信之人退下。
府学先生在普通老百姓的心里,或许是个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但是在传国侯——侯升平的眼中,地位只能算是一般。平时,这种地位的人,想要见侯升平一面,都要看侯升平心情。
不过府学先生毕竟是自己儿子的老师,侯升平也不好不见。因此,他打算将楚涵的事情处理完,就去见府学先生。
“你们几个,执行家法。”侯升平大手一挥,示意自家下人对楚涵动刑。
不料,刚刚离去的那人,又冲了进来。
“启禀三老爷,城主求见!”
“沈星来干什么?”侯升平皱了皱眉,他侯家和这个新来的城主向来不太对路,今天沈星怎么找shàng mén来了。
不过沈城主的地位不是府学先生可比,侯升平也不好怠慢,吩咐先让秦管家去招呼,他随后就到。
“来人,速速家法伺候!”有两个人在等着自己,侯升平自然要尽快将手中的事情处理完。
不过家丁刚准备动手,刚刚那货又跑进来了。
“报……府尊大人求见!”
“陆小凤?他怎么来了?”侯升平开始有些疑惑了。
他今早出门,就是去和陆家家主谈合作的,不过事情不是很顺利,两家没有谈妥,也因此他的心情才会不佳,才会引出训斥侯俊才的事。
“难道对方回心转意了?”侯升平心中一动,也顾不得惩罚楚涵了,直接向着里屋走去。
一边走,他一边吩咐道,“你们一定要好好招待府尊大人,待我更衣过后,立刻就去见他!”
几分钟后,侯升平解决了生理问题,又换了件衣服,就急匆匆的朝着大厅内走去。
他刚刚跨入大厅,就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里面密密麻麻的、居然坐了不下三十人。
这些人都是东海城的显贵,其中地位最低的,是东海城的府学先生,而地位最高的,便是东海府府尊、云澜王国八大家族之一、陆家的家主——陆小凤。
“升平兄,恭喜、恭喜啊!”大厅内的三十人,见侯升平出来,都是连声道贺。
“额……”侯升平有些懵,根本不知道哪来的喜事。
“贵公子一日之内,连续开智、聚气,并且获得天地认可,才气灌顶,使得举国之钟连续三响,表示庆贺。想来你侯家要恢复昔日先祖的荣光,指日可待啊!”三十人七嘴八舌的恭喜着。
“什么?我儿子不但开智,而且还聚气了!今天那个大动静是我儿子搞出来的?”在场这么多人,都是东海城内的显贵,不可能都来欺骗侯升平,因此他们一说,侯升平就信了。
此刻的他,觉得自己被一个天大的馅饼砸中了,自己那不学无术的儿子,居然是个天才。
“嘿…嘿嘿……嘿嘿嘿嘿……”被巨大的幸福感砸晕的侯升平,乐呵呵的傻笑着。过了良久,才恢复了正常。
“同喜!同喜!不过,今日各位来我侯府,恐怕不仅仅是为了恭喜我儿子的吧!”以侯升平的老谋深算,一旦恢复了正常,就立刻发现了事情的不寻常。
“那是,我们都是前来拜访楚先生的!”众人异口同声道。事情都传开了,想瞒也瞒不住,这些人索性就直说了。
“楚先生?哪个楚先生?”侯升平又懵了,他们侯府可没有姓楚的先生啊。
“升平兄你别装了,现在整个东海的贵族,都知道你们侯府有个大才,楚涵楚先生之名,迟早会响彻整个王国!”
“升平兄果然手眼通天,居然能让楚先生那等高人,做你家公子的书童!我对升平兄的敬仰之情,简直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有人为了获得侯升平的好感,继而讨好楚涵,连节操都不要了。
“是啊,是啊,升平兄真人不露相……”
众人七嘴八舌,好不容易才让侯升平明白,自己儿子之所以会变成天才,全是那个书童楚涵的功劳。
“糟了!”侯升平一拍大腿,暗道不好。
他离开了这么久,自己那些家丁必然已经开始执行家法,像楚涵这等高人,岂能冒犯。
当下也顾不得在场这么多人,急急忙忙就往后院跑。众人见状,面面相觑,不过却是不约而同的跟了上去。
……
侯三夫人的居所内,楚涵正趴在地上,一边不走心的喊着“哎哟哎哟”,一边盯着门口,以防侯升平突然回来。
侯俊才的求情,加上侯三夫人本身对楚涵的好感,让他避免了遭受这次皮肉之苦。
当然了,样子还是要做的,这才有了刚刚那一幕。
侯升平在门外,听到里面在喊“四十九、五十!”,心中就是“咯噔”一下。
当他跑进去时,见到捂着屁股“一瘸一拐”的走路的楚涵,更是暗暗叫遭。
自己居然打了儿子的大恩人,这该如何是好!
侯升平正想着如何补救时,楚涵已经抱着一叠文稿,走到了他的跟前。
准确的说,是走到站在他身后的秦管家面前。
“楚先生!”
“楚先生!”这时,跟在侯升平身后的三十多人也陆续到来,看到了要找的正主,纷纷开口打招呼。
楚涵并没有理他们,而是径直走到了秦管家的面前。
“秦叔,我落难之时,是您买下了我,让我能吃饱穿暖。我没有力气,干不了重活,又是您赏识我,让我做了侯家小少爷的书童。您的这份恩情,我楚涵记得。”
“我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有恩必报,区区一幅字,就送给秦叔,作为谢礼。秦叔也读过书,想来会对你些用处。”说着,楚涵从书稿中,抽出了一张纸,递给了秦管家。
秦管家有些疑惑,接过纸看了起来。
楚涵的字工工整整,不算好,却也不算差。
秦管家认为这只是楚涵的一份心意,当下也没多在意,随口念了起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临江仙,是地球位面、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所作,被用于《三国演义》的开篇。
三国演义中,虽然花了很大篇幅描写武将战斗,但是其中刻画谋士斗智斗勇的场景,也是极多的。
楚涵作为一个尽职的书童,自然是要费劲心思的,让自家少爷变得热爱学习。
所以他所讲述的三国演义中,夸大了饱读诗书的谋士,贬低只知道舞枪弄棒的武将,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让侯俊才懂得读书的重要性。
因为楚涵所讲的故事,并不是照抄原文,而是经过自己艺术加工的,因此打草稿很重要,这才有了开篇的这首《临江仙》。
秦管家读完这首诗,双手一抖,老泪纵横,整个人如同失了神一般。
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自然明白诗中的意思,整首诗读起来,简直有如身临其境。
只是当他擦着眼泪,收起纸张,刚想要感谢楚涵时,天空中突然风起云涌,雷声隆隆。
侯府上方,被一道五色的气团笼罩,整个云澜王国的才气,都汇聚到了东海城侯府上空。
“轰!”一道十丈多宽的才气从天而降,将秦管家整个人笼罩在内。无比庞大、令人咋舌的巨量才气,冲击着他的身体各处。
秦管家体内留下的暗伤,纷纷被修复,他的容貌,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年轻。
气感、聚气……秦管家的修为,在才气灌顶之下,直接晋升到了蜕凡第一境。
与此同时,侯府之内的那口铜钟,突然“嗡嗡嗡嗡”连响四声。经天地认可,诗成镇国,几乎达到传天下的地步,加一国五成气运。
侯升平、陆小凤、沈星都是目瞪口呆,听别人说是一回事,自己见到又是另一回事。十多丈的才气灌顶,那种震撼,不是用语言能够形容的。
一个随随便便就能送出镇国诗,一个能让云澜王国国运增加五成的少年,这等人物,即便是云澜王国国主见了,也要行礼。这种人物,便是册封为王国的国师,也是绰绰有余,甚至可以说是屈尊降贵。
“楚先生!”
“楚先生!”
亲眼目睹这等情景,东海城的贵胄,如何能不激动,纷纷上前,不求能获得楚涵好感,但求能混个脸熟。
楚涵并没有理他们,他只是“一瘸一拐”的继续向前,直到一个小水池旁,这才停下。
看着手中的这一摞书稿,他摇了摇头道:“这本是我为侯俊才准备的,不过……如今已经用不上了。笔是你们侯家的,墨、纸、砚都是你们侯家的,既然如此,就让这些东西留在侯家吧!”
说着他的手轻轻一松,顿时那摞书稿,从他的手里飘落,掉到了水池之中。
做完这一切,楚涵拍了拍手,飘然而去。
“楚先生!”侯升平刚想追,却听到了身后“噗通”一声,貌似有人跳水了。
侯升平回头一看,居然是府学先生,他刚想让人把府学先生救上来,突然又见一人跳了下去。
“沈星!”
“噗通!噗通!”侯升平刚刚喊出城主大人的名字,又是十数声落水之声。
他这才反应过来,这可是楚涵先生的墨宝,其中很可能有几首镇国诗词。
于是他不顾侍卫的阻拦,同样是一个纵身,跳入了小池子中,嘴里还喊着:“楚先生说过,这是我侯家之物,他要把东西留在侯家,你们快把这些书稿放下!”
如果能有幸拿到一手镇国诗,这些贵胄就能成为国王之下第一人,因此,侯升平的话,并没人听,众人仍是七手八脚的抢夺着书稿。
“住手,你们给我住手!”侯升平大喊着,声嘶力竭。
ps:云澜王国的国力蒸蒸日上,现在王国的气运,比起开国之初来,要强上很多。所以建国时钟响三声,现在只加一国五成气运,却能钟响四声。
(第一卷终。)
今天就一章,明天开始第二卷。
第二卷已经写了一些,但是很犹豫要不要删了重写。因为文风有些变动,而且不在是那么逗比了……考虑一下,明天再决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