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离华都不远,距华都的第五个摊大饼似的环城路只有不到10公里的距离,而华都目前一共有六条环城路,这些环路以华都的地理市心为心,从内到外,逐级扩大,当然这是目前的情况,据说环已经再建,八环、九环也在规划之,不知道那时会不会修到国外去?
这里由一条高速公路与华都连接,开车到华都的市心只要15分钟的距离,当然这是理论值,这个理论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只有一个假设,那就是在这里与华都市心的一路上不能有一辆车,当这个条件满足时,这个理论时间就能够达到。
但据任何一个往返这里和华都的人所知,这恐怕是永远也不会实现的,除非。。。。。。除非华都变成一片荒凉的戈壁。
当然,这种情况出现的理论值更低。
虽然离华都不远,但它在行政区划上并不属于华都,而属于华都临近的省份——河北,这个名称显得很土,因为它的命名来自于遥远的古代,那时候的人们是通过一些地形、地势来给所住的地方命名的,同类的名字还有:山西、山东、陕西、河南。。。。。。
当然,在“河北”这个名字之外,这个省份还有一个别名,或者是化称谓——燕赵之地,这个称谓的历史出处则非常明确,那是距今已经有几千年前的两个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国家:燕、赵。
当然这两个历史上的国家和当前这个省份的图还是有差别的,但它们的主要huó dòng心却落在该省境内。
所以,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古老省份,拥有着灿烂的地方化,当然这些属于华国五千年明的一部分,比如:各种成语典故。
除了灿烂的“guān fāng”明之外,这里还盛产一项“民间”明,那就是——宗教,民间宗教!
也许因为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的缘故,从古至今,长期饱受战争的折磨,人们为了躲避灾祸、面对困苦,形成了各种各样纾解心灵,面对困难的方法和特有的性格。
这些方法之一,便是创立各种各样的民间宗教,历朝历代,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而特有的性格呢?不是有一句俗话嘛——燕赵儿女多奇志,恐怕通过它,也能窥之一二。
当然,这都是从前。
自从新华国建立以来,很多年了,再也没有任何战事发生,也没有了异族的侵略,而建国前的各种民间宗教和旧思想也都在建国后的前二十年被轰轰烈烈的清除了,据guān fāng记载,清除的颇为彻底,燕赵之地的人民似乎全部都改头换面,修正了世界观,甚至是脱胎换骨了。
但事实如此吗?
显然未必。
因为张华此时将要去的地方,正是那个所谓星尘教的总部,而这个已经发展壮大到遍布全国所有省份,以及不少其他国家和地区,教众接近千万的庞大教派,发源地就是这里,就在理论上离华都市心15分钟车程的地方。
千万教众!
当然,这个是星尘教自己掌握的数字,这个数字它是不敢宣扬的,一个社会团体,建立20年,居然发展到占全国人口如此高的比例,即使这个组织是完全无害的,也难免被政府取缔。
这太危险了,原因你知道的。
但即使这样,社会上流传的星尘教的教众数量也不少于两千万,估计这也是政府认为的数字。但即便是这个数量,也是非常危险了。
但奇怪的是,这样的一个未经任何guān fāng审批就成立的,拥有如此之多教众的民间宗教,居然在这20年的发展,并没有遭到任何一次guān fāng的打击。
这点,真的是令人佩服!
相比于其他世界级宗教的早期发展史,星尘教无疑是成功的。
这成功源自于以下几点:
第一,它非常的温和低调,不同于以往的各种民间宗教总是带着神秘主义和末世哲学色彩,星尘教对外宣称的教义显得非常温和,强调博爱,强调平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没有一丝一毫的触及统治阶级的敏感论调;同时它也不喜欢在社会上出风头,实际上,如果你身边的人没有人信教,就几乎不会知道它的存在,而一旦身边有人信了,那么你恐怕早晚也会相信或听说的;
第二,它显得非常松散,虽然它也规定了一个大致级的组织架构和众多辅助构,但它的入教和离教,并没有特别严格的仪式和戒律,只要你认同星尘教的理念,并且找到离你最近的星尘教住在点,做一个宣誓,就算是入教了,而离教的流程也差不多。入教之后,你将会经常性的接到各种星尘教的件,参加星尘教的huó dòng,而且现在这些早已网络化和化了,安装一个app,教众就可以从上面获得所有星尘教的信息,并且与其他教众和导师们交流;
第,恐怕就是因为有张华这类人存在吧,他们既在政府任职高官,掌握权柄,又是星尘教的重要领导,他们利用自己的行政权力,或多或少的暗帮助或者照顾星尘教在当地的发展,星尘教才能小心翼翼的避免各种各样来自政府部门的打压,并最终发展壮大。
张华在星尘教的身份,是长老,这样的长老大概有12人,并组成了一个类似于一些政体的参议院的构,负责制定教义和各种教规,在12长老之下,还有一些构负责传播教义和执行教规。
星尘教从成立到现在是20年,但它真正发展起来,恐怕还只是最近6、年左右的事情,而在它创建的前10年,则是默默无闻。
张华就是在星尘教创立的第六个年头入教的,当时他在星尘教的发源地任职公安局局长,这是他用来给自己镀金的一段工作经历,任何想要在华都有所作为的官员,拥有外放经历是必须的,而张华就是在这段外放经历,认识了“那个人”,并在“那个人”的鼓动和说服之下加入了星尘教,成为了12长老之一。
。。。。。。
这是一些背景信息,我们现在将时间拉回到张华驾车驶入这里,也就是星尘教总部所在地的时间。
作为一个拥有千万教众的宗教总部,按理说应该富丽堂皇才对,但如果真是那样,它也就不是星尘教了,恐怕早已成为出头的椽子,被击的粉碎。
刚才说过,它之所以成功,第一点就是温和与低调。
显然这个总部便是按照这个标准存在的,它座落在这里的近郊农村里,一个叫家店的地方。
虽说是农村,但因为受到华都扩张的辐射效应影响,这里早已没有了田地,而是变成了一个城村,村里的农民也早已因为城市扩建拆迁而发家致富。
多数人已经拿着巨额的拆迁款离开了这个世代生活的村子,到城里面去了。而留在这里的房子,则全部被加盖成了层、四层,甚至是六层的小楼,这些小楼全部都隔成了一个个拥有独立卫生间的鸽子间,用于出租给那些在华都打工,但收入很少,买不起华都的房子,也无力支付华都高昂房租的打工者们,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一些下阶层,在华都从事一些低微的工作,受教育有限,而且大多来自小城市和农村。
可想而之,这样一群人聚居的地方,是多么的脏乱差!这种地方往往都会形成一个迷乱的小世界,罪恶丛生,光怪陆离。
但这里却不一样,因为有星尘教,这里的社会综合水平明显高出一节,甚至比不远处的城市还要好。
道路宽敞,安静卫生,虽然那种非法扩建的小楼依然存在,住在这里的华都打工者依然存在,但却少了很多的喧嚣和杂乱,一切都是那么的井井有条,城村,人来车往,虽然行色匆匆,但显得却很轻松,没有被突然打劫或遭到欺凌的担心。
所以这里的租金,也会比环绕华都的几十个城郊聚居地要高一些,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住到这里,因为这里——安全。
张华的车驶入了家店的村口,车速变慢,绕过往来的各种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和行人,拐两拐,不多久便来到了这个村庄的西北方外围的一个区域,在一个有着四栋小楼的院子外停了下来。
这个院落颇大,外面是一圈围墙,院门是个高大的铁栅栏门,门上有个只容一人穿过的小门,是开着的,而大门则紧闭着,那四栋小楼,建在院内,把着墙边一圈,将院子的央围出了一个能停下八辆车的空场子。
院子里已经停了一辆车,桑塔纳2000,算是个古董货吧,但保养的不错,只是轮胎沾了一些泥土,估计是刚从乡下过来。
现在已近黄昏,村外陆陆续续回来了不少在华都打工的人,形色匆匆。这里稍微有些偏,虽然周围也有不少用于出租的小楼,但现在人还不是很多,街上不时跑过几条流浪狗或流浪猫,驻足观察一下张华的车,除此以外,并没有人注意到张华的到来,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
张华轻轻的按了几下喇叭,不多时,从院内走出一个老头,瞅了一眼张华的车牌,什么表示也没有,只是将两扇铁栅栏门间的门闩抽出,将门左右打开,便站在一旁等着车进来。
张华轻踩油门,车无声的驶入了院,紧挨着那桑塔纳2000停下了。
老头等车进去后,又缓缓的将铁栅栏门关上,重新将门闩插上,当然,那个小门依然是开着的。
张华此时早已下车,静静的看着老头将门关好,并转身向院内走来,这才开口说道:
“李大爷,天保回来啦?”
“回来啦,回来啦,这不是他的车吗?人在屋里,正等你呢!对了,吃了吗?等会我给你做碗面啊?”
“不用,我等会就走,先进去啦”。
张华没有留在这吃饭的打算,向李大爷挥了挥,就径直走进了车头正对着的那个小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