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过去了,郭无为都没有合眼,他头上的一些白发在颤抖着,仿佛在烛火中显得有些沧桑,烛火燃烧了许久,早就熄灭了,而他却一直坐在坐榻上发呆,整个人在漆黑夜中坐着。
他仔细想了想今晚发生的事情,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郭无为心道:五代十国这个乱世持续地太久了,将九州的元气也快消耗了个精光,这段时间不仅仅是大唐灭亡后的几朝几代的数十年,如今天下角逐也渐渐地走入了征途,决不能中断,是以郭无为相信他的好友,大宋官家便是能担负起这个使命。
此刻黎明已经降临,屋外的世界也是啾啾鸟叫声响起。郭无为心潮澎湃,他仿佛看到了东海的巨浪,北疆的骏马、西陲边地的苍鹰,南方的山水。
此刻门外有一个人正在敲门。
“爹爹,你醒了么”此人正是郭无为的儿子郭骑云,字勿语,如今已经十八岁,随即他道,“门口一个老乞丐,交给孩儿一封信,说是给爹爹你的。”
“勿语,将信放到门口罢。”郭无为说着从起身从榻上走了下来,然后到了门口。
他从地上立马捡起了信函,便在门口就看起了信函。
信函中的内容,郭无为大概也知道了。这封,..信是昨日那伙黑衣人捎带给自己的,信函之中倒是言明了一些利害,“是从大宋来的,跟官家也有密切。”郭无为从信函上面判断出来这几点。
随即郭无为点燃蜡烛,信函在火光下已经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不久之后,他吩咐府上丫鬟拿来牙刷、牙膏以及洗面水等物,他打算入宫见刘钧去了。
郭无为并不知道,其实昨夜刘钧也是一夜未眠,今早方才在内侍的服侍下已经睡着。
等郭无为去见的时候,内侍行首卫德贵却看了他一眼,神色有些复杂,郭无为见到刘钧已经睡下,他只好在偏殿等候
而在北国,十月的天气有些清冷,幽都府,昨夜的一场细雨,使得地面上积起了一层水渍,如今阳光虽然已经升起,可是空气中还是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仿佛散不开似的。
此刻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朝着幽都府府衙而来。
一个中年契丹武将骑着马从远处街道上奔袭而来,到了幽都府府衙附近不远处,就下了马,牵着马来到府门口。
门口一个汉人武将见到那人,拱手道:“见过萧留守。”
那个契丹武将正是萧思温,他高高的颧骨上面,挂满着忧虑,头上戴着的一,可是心里头他们也是对当今的耶律璟并不满意,自从耶律璟登基的这几年,所有人都惶惶不安地生活在他的淫.威之下不过今日商议的乃是幽都府的军防,诸将都在布置着。
萧思温见众人都站在两侧,每个人的心头似乎都是心事重重的,是以他便道:“自宋相继平定南方后,我辽、宋两国便以东起泥沽口,西沿拒马河流域的信安军、霸州、容城为国界,我大辽骑兵以幽州为点,虽可仪仗山前七州与山后九州,进可直捣河洛,退可据山河之险。可是万一某一天忽然间辽、宋开战,这幽都府便是首当其中,日后这郊外高粱河也会成为主战场,不知诸位可有何想法”
队列中,女里直接道:“萧留守是不是高估了宋军的实力,虽然他南方已经差不多平定了,可是我大辽兵多将广,又有骑兵,这大宋怎会一下子北上呢而且眼下,宋国并没有北上啊”
“萧留守担心的也是,大宋自建立后,便一直秉承周世宗的遗志,如今江南大部皆臣服于大宋,西北各族也是以宋国马首是瞻。”说话的这个人是上京留守高勋,他是个汉人,也是南枢密院的枢密使,总领汉军事,在应历初年又被封为赵王,是以他在这几人当中的地位甚高,也曾任幽都府留守。
他见诸将都紧皱着眉头,他道:“若是大宋日后北上,如今我幽都府首要的便是防守,诸位都应该知道这幽都府郊外多空地以及淤地,不如疏通那些地势低洼地方,用以种稻,这样子也可充实我幽都府的粮草辎库。”
高勋提出的这个中稻法子,让林邪林牙耶律昆有一丝不解,他一直对汉人有些反感,高勋乃后晋北平王高信韬之子,后来投降了辽国,而且高勋位高权重,乃是耶律璟的心腹,所以不得不防,此刻他反问道:“高枢相,幽都府郊外多隙地,可是万一这些粮草被宋军得到呢又假设京叛,官军何自而入”
高勋笑了笑,“林牙想得未免太”
“”
耶律璟的旨意当中便是让他们待在幽都府不得妄动,是以萧思温他们也不好擅自做主张。
商议最后,他们也没有好的办法。
ps.假设
历史上高勋参与了萧思温、韩匡嗣、女里、耶律贤等人谋弑穆宗的行动,但是景宗即位之后,该政治联盟也因为政变的成功而分裂成了帝后两党,两党为争夺统治大权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首先,萧思温之死是出于景宗的指使,由高勋、女里等人派人暗杀。而之后,萧后借助韩匡嗣家族的力量,杀高勋、女里等人,使景宗失去了倚靠力量,大权最终落入萧后之手。
2高勋参加了景宗谋弑穆宗集团。因此“景宗即位,以定策功,进王秦。”景宗即位后,其集团随即分化为帝、后两党,其中帝党成员有高勋、女里等人,而后党成员则有萧思温、韩匡嗣家族及耶律贤适等人。萧思温由于是萧后的父亲,且为夺权集团的核心成员,因而立即被任命为北院枢密使,随后又兼北府宰相,这实际上是景宗不得已之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