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九洲风雷 > 第五十二章

《九洲风雷》 第五十二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拐上沿海东马路,轿子刚行至钟楼,就听大街上有人用北方口音的官话扯着脖子嚷道:“行人闪开喽!”陈元云赶紧命令轿夫将轿子挪到路边,自己挑起轿帘向外张望。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不一会儿,伴着急促的马蹄和清脆的銮铃声,三匹高头骏马裹挟着满地尘土一路顺大街卷了过去。马上三名盔甲鲜亮的大清骑兵口中不时高喊:“四方炮台大捷!四方炮台大捷啦!”

    这么说,四方炮台这一仗咱们打赢了,这下东南沿海又风平浪静了。要说东南沿海各省,自古是鱼米之乡。舟山是扼守长江之滨的门户;而溯海北上,渤海之滨大沽口却是扼守北京的门户。外地人不信,说这是海宁人自吹:“舟山扼守长江之滨。大沽口扼守天津卫和北京,小肚子再鼓,还能高过肚脐去?” 陈元云不愿意跟抬杠,心说:北京是什么地方,乃称王称帝争官夺权的名利场,大人物踢盘子拉场子文武带打大戏唱得美;小百姓有皇帝娘娘镇着--王爷贝勒压着--大官小官管着,能有安稳日子过?若论过日子,还得说咱江南水乡-山高皇帝远。可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大清朝对外交战从无胜绩,红毛洋鬼子也就不再把中国的军队放在眼里,哪承想,这回镇守在闽海四方炮台的杨芳将军还真玩命了,率领他的水师给入侵的英舰以迎头痛击。原来英舰进攻虎门炮台数次得手后,便乘胜欲进攻广州。广州提督张必禄驻兵西炮台,出中路;杨芳由泥城出右路,隆文屯兵东炮台,出左路;并调遣四川籍兵士,及当地所募水勇三百名,驾着小舟,携带火箭喷筒,,驶出海口,突然攻击英船。英船不及防备,被焚机桅船二只,舢板船7只,英兵亦被击毙数百名……这场难得的大捷却让朝廷上下欢欣鼓舞,东南沿海也暂时浪静风平了,海宁的百姓也无不开心痛快。

    但不管朝廷打了多大的胜仗,陈家的园子该卖还得卖。于是陈元云找来经纪人,在字据上签字画押,将“春晓园”卖给海宁另一大盐商杜家,虽然同为盐商,陈家为从康熙年间就经营盐业的老盐商,正赶上道光年间的盐政改革,而基本做丝绸和票号生意的杜家却恰好借着这次改革成功地跻身海宁盐业,也就是说,当陈家步入下坡时,杜家正兴旺发达起来。所以才演变成一个场站园子,一个买园子。      --卖掉了“春晓园”,堵上身边的窟窿,堪堪毛两年的时间,陈元云才从沮丧之中走出来。但这么一大家子人每天总是出多进少,照这样下去,早晚还有撑不住的时候。眼下的时局还算太平,不如趁市面安稳,做回像样的大生意,扫一扫这些年的晦气。陈元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去找放大票的(过去苏、浙一带放帐有小写儿,有大票儿。小写儿是普通百姓之间的借贷,钱少利息低;大票儿是大宗借贷,过银子多,利息也高。豪门大宅家里周转不开,又拉不下脸找银号,都借这种大票儿)。之后,他又连夜给在北方经商多年的堂弟陈佾写信,让他亲自出马,以最低的价格采购大批的上等丝绵,再马不停蹄地运回海宁来。事情办得还算顺利,当时两下谈妥:款到货到。可银票早已派人送去了,南下的货却迟迟不到。陈元云急得抓耳挠腮又万分无奈,如今的大运河不比从前,长江以南大部至天津等地--沿途上是闹太平军,又是闹捻子(上海也闹起了小刀会)。两个月的路程走上大半年,不算什么新鲜事儿。

    陈元云天天打发人往钱塘三岔河口码头上跑,他自己更是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运丝绵的大货船。一大早陈元云便命工人卸货运货,将那些珍贵的丝绵通通拉到陈记绸缎庄,伙计们打扫店面收拾货架,准备明天就要将这些丝绵上柜了。可谁承想,红毛洋鬼子的炮舰又杀了回来,而且是来者不善,一到定海,不由分说,气势汹汹地就朝镇守炮台的清军开了火。

    数年前的四方炮台大捷,与其说是让大清国的皇帝灌了一剂足以被麻翻的养心汤。最先尝到这口汤的定海人,可以有百万个理由由虚骄侥幸,也可以有百万个理由表现得串皮不入内。城外的枪炮声足足响了三天两夜,那架势不仅没有按定海人的意思停下来,而且越打离城边越近……

    其实,人们有所不知,这场原本不应该如此惨败的战事,从制定战术之初,就注定它结局了。后边的结果,不但定海人没有料到,就连督阵指挥的清军将领压根儿也没想到。照上次的经验,定海炮台重新加固,又增添了大口径的重火炮。那是林则徐禁烧鸦片之后的第一场定海保卫战--英舰攻陷夏门后旋即转入浙江海域。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统兵五千,严守定海。这三位总兵皆是忠肝义胆,葛公云飞,尤智勇双全。云飞是浙江山阴人氏,武进士出身,超擢至定海总兵;道光十九年,丁悱忧因年事已高离职回居原籍。次年海疆战事频发,他因定海先前陷落,收复后守备空虚。云飞到任后,三面筑城,增添火炮。堵塞竹山门入江海口,使之无法通舟。奈朝廷叫钦差大臣裁减兵员,嘱他节饷。三总兵快马同到定海上任,手下兵士却只有五千。三总兵登高远眺,商议对敌之策。王锡朋愿意驻守晓峰岭,郑国鸿扼守竹山门,道头街一带归葛云飞扼守。惟晓峰岭面向大海,有间道可入,三镇兵士只有三千,难以分派,且火炮弹药不够用。由王、葛二公商议,请求增派兵船及大炮,堵住间道。

    且说英炮舰来攻定海,驶进竹山门,双方大战两昼夜,英兵在hàn jiān引导下,先攻破晓峰岭,次陷竹山门,总兵王锡朋、郑国鸿先后中弹阵亡,寿春两营溃散;葛镇台扼守道头街,孤军激战,镇台手掇四千斤大炮,轰击英兵,英兵冒死不退。葛镇台持刀步斗,力斩英将安突吉,无奈敌兵越涌越多,葛镇台拼命督战,刀都斫缺三柄,英兵稍退。镇台正想抢回竹山门,突然有三四员敌将,夹攻镇台,镇台被英将劈去半面,鲜血淋漓,尚且前进;不防后面又飞来一弹,洞穿胸前,于是殒命。小兵到夜间寻尸,见镇台直立崖石下,两手还握刀不放……咸丰九年,英法舰队北犯,僧格林沁率三千蒙古铁甲骑兵,在大沽口把英舰轰沉数艘,余船亦中炮不能行动,只有一艘逃逸而去。咸丰十年六月,英法舰队再次图谋北犯,僧亲王调集全部兵力,严防死守大沽口,且在北塘密埋了地雷。但这次来犯的洋鬼子,恰恰绕开了大沽口,便买通了当地hàn jiān,轻而易举从疏于防犯的北塘口登了岸,挖去地雷,长驱而进……

    洋人攻陷天津那一年的某个月黑风高之夜,定海亦也再次不免先陷入敌手。而真正让定海人觉出不对劲了的还是第二天。因为转天一起来,人们发现海神庙对面的鼓楼大钟竟然没有响,这可是定海建镇以来的头一遭啊!用句俏皮话来形容当时的情形,那真是土地爷扑蚂蚱--慌了神了。

    这下崴大泥--火烧眉毛要出大事儿了!赶快挪窝儿呗。总不能全拴在大街上转磨磨,等着挨洋鬼子的枪子儿吧?于是有钱的富户人家骑马乘轿,没钱的穷光蛋俩脚步撵儿,乱七八糟,全城人都朝就要关大门的城外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九洲风雷》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九洲风雷》 第五十二章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夜空花——帝乱 连载中图标 夜空花——帝乱
  • 道凡志 连载中图标 道凡志
  • 十字星城 连载中图标 十字星城
  • 修真界潜伏指南 连载中图标 修真界潜伏指南
  • 阴先生 连载中图标 阴先生
  • 系统不可能那么坑 连载中图标 系统不可能那么坑
  • 我才不是阴阳师 连载中图标 我才不是阴阳师
  • 月下侠骨柔情 连载中图标 月下侠骨柔情
  • 咏月歌 连载中图标 咏月歌
  • (韩娱同人)[韩娱]重生之人鱼公主 完本图标 (韩娱同人)[韩娱]重生之人鱼公主
  • 请公子斩妖 连载中图标 请公子斩妖
  • 都市之潜龙出渊 连载中图标 都市之潜龙出渊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