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唐宋诗聚讼演义 > 第十回 王庭珪东村遇友 杨万里千里访师

《唐宋诗聚讼演义》 第十回 王庭珪东村遇友 杨万里千里访师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话说张戒接到王庭珪来信,忆起旧约,急忙把《岁寒堂诗话》寄给千里之外的泸溪老人,岁月不饶人,曾经的泸溪真逸,是时候自称泸溪老人了。

    且说王庭珪忤怒秦桧,被流放夜郎,半道勒停改放辰州看管。朝廷里经过一番斗争,以秦桧为首的议和派完全占据主要枢密,抗金名将岳飞被赐死,可以想见,王庭珪老先生,秦桧不死,很难起复了。

    中国的读书人,都有出世入世的一番理论和操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泸溪老人自然把心态放到最低,以读书和游乐为主,诗酒人生,不亦快哉。

    不想突然想起当年祖帐送别,孤舟夕阳,张戒说好的《岁寒堂诗话》相送,怎的没有消息,又不好写信催问,只好聊寄一诗,想必小友会记起这个远窜的老友来。

    几个月后,收到了张戒托人带来的《岁寒堂诗话》手本,墨迹犹香,展书细读,见解确实不凡,令人击节称赞,一反自大宋以来的诗论主张,特别新颖的观点,则是“去尽苏黄气,方可言诗。”在宋朝以来,确实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苏东坡的艺术成就,在当世就已经名满天下,黄庭坚的诗论,直接造成中国第一个诗社——江西诗社的成立,整个诗坛,似乎都笼罩在黄庭坚的理论阴影下,都在杜甫、韩愈的窠臼里不能自拔,而张戒敢于提出质疑,无疑需要胆量。

    其文曰:

    “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余之所论,固未易为俗人言也。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段师教康昆仑琵琶,且遣不尽乐器十余年,忘其故态。学诗亦然,苏、黄之气净尽,始可以论唐人诗;唐人声律习气净尽,始可以论六朝诗;镌刻之习气净尽,始可以论曹、刘、李、杜诗。”

    “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而极于杜子美;以押韵为工,始于韩退之而极于苏、黄。……苏、黄用事押韵之工,至矣尽矣,然究其实,乃诗人中一害,使后生只知用事押韵之为诗,而不知咏物之为工,言志之为本也。《风》、《雅》自此扫地矣!”

    正自细细品读《岁寒堂诗话》,家人来禀,有一个年轻人来访,呈上手札,王庭珪仔细一看,倒疑惑起来……

    “杨万里,字廷秀,不大熟悉啊!有请……”

    家人把青年人延至客堂,只见一位神采奕奕,身材清瘦的年轻人进门,对着王庭珪跪拜下去,王庭珪急忙搀扶起来……

    “学生杨万里拜见王老前辈。”

    “嗯……,公子请起,礼重了,老朽不敢当,但不知……”

    见王老先生疑惑,杨万里自我介绍:“学生杨万里,江西吉州人。”

    “哦,老朽也是吉水人,来来,坐坐,但不知吉水什么县?”

    “小可吉州吉水人。”

    “哦!不知吉水我的小友杨芾杨文卿,也是吉水人,你可认得。”

    “老世伯有所不知,贵友正是家严。”

    “哎呀呀!太好了,想不到十几年没见,文卿有如此俊朗的孩子,难得你来看望老朽……”王庭珪老泪纵横……

    杨万里也陪着王庭珪流了不少眼泪。稍微镇定一会儿,双方收泪,王庭珪吩咐安排酒饭,款待来客。

    席间双方又畅谈开来……

    “你父亲比我小十几岁,但我们可称至交,文卿精于《易经》,实是大宋以来难得的易理人才,当年他给我推过一卦,说我会远谪,唯有不吟诗可以避祸,但遇东而安,现在想想,真是那么回事,想当初会吟几句诗,非得给胡铨赠诗,最后流落辰州,但诗到嘴边,哪有不吟之理。幸好辰州地方官还算开明,几年了也可以到处游赏作诗,突然有一天来到东村这地儿,想起你父亲说的,遇东而安,就在这里赁屋居住。想来如同一梦。”

    “世伯能平安,家父也会开心。只是家父不让我研习易理,倒让我学习理学和诗学。”

    “你父亲能推演前程,自然知道你的前程,他让你学诗学理,自然有他的道理。不过,你父亲除了易学出类拔萃之外,孝义方面,也是值得称道的。”

    “家父事亲至孝,小侄是耳渎目染。”

    “但有的事情,估计你也未得闻。”

    “小侄聆听,愿闻其祥。”

    “绍兴初,兵荒马乱,洪州受兵,复又大饥荒,江西民不聊生,朝廷自顾不暇,行在出海,哪有能力赈灾。江西人都走到百里之外的浙江、福建背米。你父亲背米回来遇盗,盗贼欲抢夺粮食,你父亲不予,盗贼拔刀欲砍,你父亲恸哭哀求‘百里之外为双亲负米,自己三日未食,家里双亲需要赡养,望侠盗可怜。’盗贼也被你父亲感动,放了你父亲一马。”

    杨万里双眼湿润:“这些事,没听父亲讲过。”

    “这就是你父亲品格高尚之处,不扬己德,不计人过。”

    “只知父亲至孝,没想到至孝如此。”

    “你也是读圣贤书,自然知道子路负米的故事,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你父亲的孝心,和子路有一比。”

    “我只记得小时候,父亲卖肉回家,只给爷爷奶奶吃,他自己和孩子们一样,吃粗劣的食物。”

    “这就是你父亲至孝之处,他谨伺双亲,淡泊名利。所以也不愿出仕做官,但他和很多人有来往。”

    “是的,父亲让我趁年轻时候游学一番,拜访名师,因此小侄辞别双严,游历神州,第一站就是辰州,希望世伯指点小侄一二。”

    “吉水杨家,家学渊源,老朽指点谈不上,不过看你年轻有为,将来必定受朝廷重用,因此,我只和你谈两个字‘战、和’,别小看这两个字,整个朝臣均被二字搅入其中,不能自拔,你对战和二字,怎么个看法?”

    杨万里见问,急忙敛容回答:“小侄才疏学浅,国家大计不再考虑范围,小侄只在意写诗作赋。”

    “非也非也,诗人均有赤子之心,只有关心天下,心系黎民,格局才会不一样,整天闭门造车或者如孤魂野鬼一样沉吟花间,小格局怎么会出大诗人。”

    “世伯教训得对。但我认为,秦相公立主和议,使南北不交兵十几年,亦是正确的选择。”

    “非也非也,大众只看到目前的苟且,国家长远的格局,被秦桧破坏殆尽,‘战和’如易理一般,以战促和,以和养战,改战即战,能和必和。秦桧和议之前,内有赵鼎,外有张浚,猛将有岳飞、韩世忠辈,是时候恢复中原,一战定鼎,而秦桧一意孤行,和议成,杀岳飞,恐怕后世再难出岳飞一般的忠臣义士。”

    “世伯言之有理。”

    “和议不是不可以,暂时取得国家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休养生息,练兵自强,如汉高祖事,白登被围,暂时屈节,后武帝横扫漠北,扬眉吐气。可是我们的秦相公的所作所为,亲者痛仇者快,自毁长城。国家在其治下,亦不见有富强的迹象。”

    “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想必秦相公亦不久远,今后的事情,还不好说。”

    “秦桧窃居相位多年,你怎么知道不久远?”

    “世伯,不是小侄狂妄,秦相公已将养子秦熺,引入枢密院,恐怕是为自己身后事布局。”

    “有一定道理,不过,秦桧执政多年,国势已不可返,希望张浚复出,庶几国势复振。”

    “相才无处赵鼎、张浚,将才唯推岳飞、韩世忠,可惜未能中兴,常使英雄泪沾襟。”

    二人天南海北胡侃,不知已月上柳梢,杨万里复问:“世伯赠诗胡铨,名动天下,小侄还想和世伯讨论一下作诗之道。”

    “作诗吾亦只知皮毛而已,贤侄聪颖异常,诗文自然难不倒你。”

    “现在普天之下,莫非江西,江西诗社独领风骚,小侄亦受江西诗派行家指点,作诗也算入门得其正……”

    王庭珪微微地皱起了双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唐宋诗聚讼演义》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唐宋诗聚讼演义》 第十回 王庭珪东村遇友 杨万里千里访师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超品医厨 连载中图标 超品医厨
  • 漫威之大崩坏 连载中图标 漫威之大崩坏
  • 丹武龙帝 连载中图标 丹武龙帝
  • 农妇门前野草多 连载中图标 农妇门前野草多
  • 无限的恶意 连载中图标 无限的恶意
  • 乱世情缘漫黄沙 连载中图标 乱世情缘漫黄沙
  • 洪荒之神话纪元 连载中图标 洪荒之神话纪元
  • 异世军火枭王 连载中图标 异世军火枭王
  • 叫魂者 连载中图标 叫魂者
  • 江山倾:青鸢皇后 连载中图标 江山倾:青鸢皇后
  • 穿越之千年之后 连载中图标 穿越之千年之后
  • 未来世界城 连载中图标 未来世界城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