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被暴雨洗刷了一夜的犀莽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清新。
“阿弥陀佛,小僧到底是来迟了一步。”一位身穿袈裟,腰间挂着钵盂的少年僧人疾苦的看着有穷村的数百具腥臭尸体,盘坐下来口念往生咒。
三个时辰之后,少年僧人诵经完成,睁开双眼惊愕的发现身旁站了一“人”。
少年僧人被吓得后退了一步,随即双眼疑惑的看着眼前之“人”,问道“你是谁?是人是鬼?还是神?”
“我叫猴山,本是这方村灵。”猴山看着少年僧人自我介绍,“你又是谁?来自何处?”
“小僧法号法正。来自烂陀寺。”法正听闻猴山是村灵先是松了一口气,随即警惕又疑惑的看着猴山,“不对。这有穷村都死了,你怎么还活着?”
“这话要从头说起”
三百年前一代大儒史青被奸人陷害,罢免了官职,在回乡的途中路过有穷村,歇脚。
同一时间,犀莽山上的两只大妖下山觅食。
大妖觅食要屠戮有穷村村民,大儒史青当时自是怒不可遏,浩然正气迸发,舞动春秋笔,以一敌二,将其封印在了犀莽山中。
史青虽战胜了二妖,但年事已高,交手过程之中身受重伤,病倒在了有穷村。
史青之所以未死,是因为心中一口气放不下,他只是封印了二妖。三百年后二妖还会再度出世,他需要找到一传人,呈他衣钵,已应三百年后的劫难。
但是奈何有穷村当时没有一个识字之人。
恰在此时,一只游魂自花果山飘荡到了有穷村。此游魂正是猴山。
猴山本身是华夏的一位年轻学子,因意外穿越到了花果山的一只猴子身上。还没来得及弄清楚什么情况,便被天上的二郎神带着天兵杀死。
因地府没有猴族的生死簿,猴山不入地府,就一直随风飘荡在这三界之中。
这一日,猴山飘到了有穷村,见一间屋子死气和白气交织,顿生好奇,便踏步走了进去。
他一走进去便被桌子上的书籍给吸引住了,一看便入了迷。
当他回过神来时,发现身前站着一位老人和两只怪物。老人正是史青。两只怪物分别为牛头和马面。
“你看的懂?”史青问。
猴山站起身来,连连点头,“略懂一二。”
史青见此,便将事情的经过告知了猴山,最后问道:“能否替老身将这份传承传下去呢?”
“这,非是小生不愿。实在是小生无能为力。”猴山连连摇头,表示自己只是一游魂,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这时一旁的牛头道:“猴山,你若愿意应下,我可以禀报此地城隍,让你做此方的村灵。”
“你认得我?”猴山大惊,直到此刻他才认出这两只怪物是牛头马面。
“放心,有大圣在,我们不会动你。”牛头道,“你是选择继续飘荡,还是选择在此地做村灵呢?”
“村灵是什么?是土地公公吗?”猴山问。
牛头摇头,“村灵算得上是神职,但其职位比土地公公还要小。按照人间的官职来算就是村长。你若选择享受了此村的香火,日后未必不会高升,但也和此村生死共存了。”
“快点想,没有时间给你过多犹豫。”马面斥道。
“既如此,我就做了此方村灵吧。”猴山没有多的选择。
三百年时间,猴山一直在通过托梦、显灵等方式来治理有穷村,村内的经济状况一年也比一年好,识字读书也开始有了,但始终无一人能够领悟浩然正气。
而眨眼间,三百年的有穷村浩劫便要到了。为此,在五十年前,猴山便选择了闭关,以免消耗了香火。一开始猴山不放心村民,每年还会出来看一眼,后来确认没事,便很少显灵。这也导致有穷村的村民认为是二十年前不在显灵,也为后来的杀生之祸埋下了伏笔。
本来,按照猴山的算计,三百年的香火和功德,通过祈愿珠祈祷,再加上有穷村村民的团结,应该是可以击退这两只大妖的。
猴山和村民确实不行,但是再加上这小和尚法正呢?
而击退了两只大妖后的有穷村,会在五年内出生一位天才。到时候,猴山将会亲自教导他,把史青的儒学传承全部传给他。再由他了结这三百年的因果。
猴山却没想到,醒来时面对的不是两只大妖,而是有穷村的刀火。
当然,面对法正,猴山只说了一部分。法正听后点了点头,叹道:“当真是一饮一啄皆由天定。自作孽不可活呀。”
随即又问道:“小僧有些疑惑,猴施主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猴山一愣,道:“这是在下的机缘,不方便解答。”随即问道:“你不相信在下所说?”
猴山之所以能够活下来,除了和祈祷珠有关以外,还和他本身有关。
他本是人,穿越成猴,再死成鬼,最后被奉成神。
人、妖、鬼、神都是他,在祈祷珠的帮助下,最后被一场大火锻炼成了现在的模样——非人非鬼非妖非神。这也是法正见面就问猴山是何物?
“还请施主证明。”法正双手合十道。
“这简单,你跟我来吧。”猴山带着法正来到了一棵五百年的榕树下,从土地里挖出了一个盒子,“这是当年大儒史青留下来的笔墨”
猴山打开盒子,正要将里面的书籍拿出来给法正观看,却没想到这书直接化作了一道白光,钻入了猴山的眉心。
“这”猴山即疑惑有惊讶,“怎么回事?”
“阿弥陀佛,小僧信了。”法正双手合十道。
“嗯?你怎么又信了?”猴山不解。
“因为你继承了大儒史青的浩然正气。非仁义礼智信者,不足以悟出浩然正气。”法正解释道。
猴山笑道:“你别瞎说,我乃是鬼神,怎么可能悟出浩然正气继承史先生的传承呢?”
“阿弥陀佛,小僧不会看错的,也从不大诳语。”
听见法正这么说,猴山倒是信了几分,但他并未立即查看,而是道:“这尸体摆放这也不是事,不如我们两将他们火花了吧?”
“善。”
猴山看着烧着的木柴,眼中复杂,最后化作了清明,看着皮肤白嫩的小和尚问道:“你是和尚,为何不抓我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