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桓容 > 265.第二百六十五章

《桓容》 265.第二百六十五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所谓不作不死,作死到一定境界, 神仙都没法挽救。

    焉耆王正为实例。

    明明被氐人坑了, 跌得着实不轻。事实摆在眼前, 群臣苦苦相劝, 他却像是钻了牛角尖,依旧死不悔改。非但没有放低姿态,反而愈发嚣张, 将龟兹派来的使者也赶了回去。

    龟兹和焉耆本有旧怨, 这次派人来,无非是兔死狐悲, 担忧桓汉拿下焉耆,下一个目标就会是自己。

    哪承想,焉耆王脑袋进水,死活听不进劝,反将好心当作驴肝肺, 死活不回头。

    使者受此大辱,岂能善罢甘休。回国一番哭诉,龟兹王勃然大怒。

    不识好心是不是?

    好!

    战场上见!

    这个时候,龟兹王不再有什么兔死狐悲之感,采纳臣下建议,写成国书送往高昌,并修书一封,请桓石虔代为上呈桓容。

    “请呈大汉天子,小国仰慕汉家文化已久,愿年年觐见,岁岁纳贡。”

    信中还表示,桓汉可在龟兹境内设商所,驿站也可。不过,前者龟兹不插手,后者却要两国共管。

    国书送到高昌,桓石虔正同谢玄等人商讨进兵路线。看过龟兹王的私信,不免道:“龟兹王确是聪明人。”

    谢玄笑而不语,目光依旧盯在舆图上,似对新增的区域十分满意。

    王献之心情不甚美好。

    拿下高昌全境,他本可上奏朝廷,请回建康一段时日,暂与家人团聚。再不见上一面,儿子怕会真不认识自己。

    结果倒好,焉耆主动挑事!

    其中固然有氐人的挑拨,但如果焉耆王真是个聪明人,他人再挑拨也无用!说白了,这位怕是早看着商队眼红,等着机会下手。

    “鼠目寸光之辈,好言相劝实为无用。当以雷霆之势破其王都,震慑邻国宵小!”

    王献之这番话相当不客气,却也挑明事实。

    焉耆王明显准备一条道走到黑,打死不回头。甭管是谁,都没法将他拉回来。与其浪费口舌时间,不如干脆利落,早打早了,他也好上请朝廷回家探亲。

    西征大军上下,思念家中的绝不只他一个。

    桓石虔原计划驻兵高昌,本有意请朝廷再征新兵,许老兵回家探亲。如今却不得不改变计划。

    命令下达之后,军中气氛一度紧张。不是想违背命令,而是燃起熊熊怒火,俱朝焉耆方向扑去。

    “龟兹递送国书,愿觐见朝贡。此事关系不小,需尽快上禀天子。”

    谢玄终于舍得从舆图上移开目光,见桓石虔陷入沉思,王献之的心情依旧不太好,不免开口道:“子敬,大事当前,切莫儿女情长。况拿下焉耆无需费多少时日。”

    王献之微窘,知道自己意气用事,深吸一口气,向谢玄点点头,神情略微转好。

    三人在帐中商议,帐外突起一阵喧闹。

    “怎么回事?”

    不解因由,三人都是满脸疑色。

    桓石虔上前几步,刚刚掀开帐帘,就见钱实大步走来,佩剑同铠甲相击,铿锵之声不绝于耳。

    “将军,焉耆发兵,于边境截杀商队。斥候外出打探,恰好救回两人。”

    “什么?!”

    桓石虔惊怒不已。

    谢玄和王献之走上前,闻钱实所言,同样脸色骤变。

    商队护卫经过救治,勉强保住性命,但伤势太重,实在无法移动。桓石虔三人干脆往医者处询问,知晓整个经过,都是怒气盈胸。

    “该死!”

    还是那句话,焉耆王作死到相当境界,神仙都没得救!

    太元二年七月,桓汉天子驻跸姑臧。

    同月,龟兹递送国书,欲同桓汉修好,称臣纳贡。

    焉耆出兵截杀商队,引桓汉天子震怒,下旨西征大军,“除酋首,灭其国”。

    旨意下达,桓石虔立即点兵拔营,陈师鞠旅,率大军攻向焉耆。

    龟兹同时出兵,从西侧进袭。

    两支军队左右包抄,冲坚毁锐,气势如虹。从战鼓响起,焉耆军就处于劣势。

    焉耆和龟兹军彼此熟悉,还能周旋几个回合。遇上桓汉大军,见识到改装后的武车和精锐骑兵,焉耆军队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一个照面就被碾压。

    战报飞送王都,焉耆王不敢置信。

    他引以为傲的军队,面对桓汉大军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他不相信,绝不相信!

    谎话,一切都是谎话!

    国中贵族和大臣不乏清醒之人,早认清形势。

    大错铸成,国破就在眼前。焉耆王死了,自己或许能得一条生路;焉耆王不死,都城上下都要给他陪葬!

    众人互相看看,暗中交换眼色。看向满脸怒气的焉耆王,都是眸光微闪,默契的不发一言。

    太元二年九月,桓汉大军连下焉耆数城,摧枯拉朽一般,攻到王都城下。龟兹王率领的军队慢了一步,紧赶慢赶,总算在数日后抵达王都。

    双方胜利会师,迅速调兵堵住城门,将王都包围得水泄不通。

    从战斗开始到王都被围,仅仅三个月。抛开大军赶路的时间,桓汉大军的战斗力和进攻速度可见一斑。

    焉耆王本想负隅顽抗,临死也要咬下对方一块肉。未料到,信任的贵族大臣突然造-反,将他斩杀在王宫里,捧着他的人头打开城门,向大军投降。

    焉耆城由巨木和泥土建造,带着明显的西域风格。

    此刻城门打开,投降的贵族官员跪了满地,都是身着素服,额头压得极低,始终不敢抬头。

    城中常有南地商队往来,他们知晓汉人的规矩。此时此刻,恨不能将身段放得更低,只盼桓汉主帅能网开一面,饶他们一条性命。

    至于龟兹王,焉耆贵族想都没想。

    之前送来的书信,国主理都没理,早将对方得罪彻底。如果落到龟兹人手里,全城人都要遭殃。

    所以,他们不惜造-反,也要向桓汉大军投降。

    盼着对方能稍有仁慈,看在他们杀死“首-恶”的份上,问罪时从轻发落。

    桓石虔策马上前,谢玄和王献之分在左右,视线扫过伏在地上的众人,再看惴惴不安的城内百姓,很快拿定主意。

    “尔等有错在先,然能幡然悔悟,实为大善。”

    这句话一出,焉耆众人顿时松了口气,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放回腔子里。

    甭管是不是要失去大半家产,总之,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唯有龟兹王心生不满。但却不敢当众反对桓石虔之言,只能暗暗咬牙,将一切不满压在心里,等入城之后再说。

    将这一幕看在眼中,谢玄和王献之同时挑眉,不约而同的勾起嘴角。

    看到他们这个表情,桓石虔都不免为龟兹王掬一把同情泪。惹来这两位注意,估计有相当一段时间,龟兹王的日子会很不好过。九成以上的可能,会后悔得想撞墙。

    焉耆王身死,大军进驻焉耆望都。

    桓石虔下令安民,不许将兵骚扰百姓。龟兹兵和汉兵一视同仁,谁敢不遵此令,都要受到军法处置。

    焉耆人忐忑数日,发现汉军不同胡人部落,没有屠杀和劫掠,除了处置几个曾截杀商队的贵族,城中一切照常。

    龟兹人被汉军限制,少有杀人抢劫的事情出现。凡是以身试法者,都会被拉到城门前重责,无人能够例外。

    不服?

    在这个地界,谁拳头大谁说得算!

    数来数去,汉军的拳头最大,刀锋最利,声音最是铿锵有力。想挑战汉军主帅的权威?先摸摸脖子上有几个脑袋。

    “非常时行非常法。”

    同胡人打久了交道,桓石虔、谢玄和王献之的行事作风都有变换。如若不然,也不会说出“弓弦所及皆为汉土”之语。

    焉耆的战报送到姑臧,桓容自是大喜。

    “善!”

    谢安和王彪之皆抚须而笑。

    无他,大军西征,陈郡谢氏和琅琊王氏出力不小,事后论功行赏,两家都能更进一步。建康不论,单是西域商道上分得的利益,足够数代取之不尽。

    但这一切有个前提,桓汉始终牢牢占据西域,甚至一统华夏!

    想到这里,谢安和王彪之缓缓敛起笑容,眸光微沉。

    长安,秦氏!

    两人互看一眼,即便都没有换什么表情,却能读懂对方眼神的含义。旋即调转目光,齐齐看向桓容。

    桓容正巧放下战报,抬起头,看到两枚帅大叔正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下意识打了个激灵。

    怎么回事?

    本能的上下看看,表情中浮现疑惑,没哪里不对啊?

    好在谢安和王彪之的“异常”并没持续多久,很快放缓表情,开始商议焉耆和高昌的官员安排。

    随驾巡狩的郎君,已有十余人在边州和吐谷浑出仕。高昌和焉耆需要人手,桓石虔上表桓容,后者掰着指头算算,坑多萝卜少,不好安排啊。

    再有一点,大军出征日久,将士思念家人,调拨新军迫在眉睫。驻扎在西域和吐谷浑的将士不能归家,同样要想想办法。

    桓容捏捏额角,要不要实行轮换制?

    这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是不少,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必须从长计议。至少要请教桓冲和桓豁,郗愔那里也该讨教一番。

    “龟兹臣服纳贡,无妨许其王子及贵族子弟入建康书院。”谢安提议道,“其国书有言,久慕汉家文化,恨不能同大儒当面。心意如此,总该体会几分。”

    嗯?

    桓容抬起头,打量着谢安。

    这话几个意思?

    谢安微微一笑,一排仙风道骨,谪仙之态,恰似不食人间烟火。好像刚刚建议龟兹送质子的压根不是他。

    桓容沉默两秒,开口道:“此议甚好。待还朝之后,朕会同范公一叙,与建康再设书院,专授外来求学子弟。”

    谢安给他提了醒,质子送来还不够,必须要要进行“传统礼仪”教育。按照后世的话来说,洗-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矩。

    质子必须有,书院是不错的理由,但“农夫救蛇反被其咬”的事绝不能干。

    桓容一边考量,一边将所想说于两人。

    龟兹如此,其他胡部亦然。今后的地盘会越来越大,遇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质子入京算是权宜之计,在想出更好的办法之前,可依此行事。

    质子被视为弃子?

    无妨。

    桓容笑着表示,有朝廷为后端,大可回去同兄弟争。乱起来没关系,朝廷必定出面做主!作为建康推上位的国主和首领,想要维持统治,究竟该怎么做,不是太笨都该一清二楚。

    “两位以为如何?”

    无语的变成了谢安和王彪之。

    太元忽然发现,自己对这位天子的了解还是太少。

    太元二年十月,焉耆并入桓汉。

    龟兹向桓汉称臣,首次遣使入贡。正使为龟兹王长子,同行有数名龟兹贵族子弟。

    据史书记载,这行人进入建康,为建康繁华震慑,仰慕汉家文化,主动请入书院学习。数年后回到国内,为“两国友好”做出不小的贡献。

    后世史学家对此有多重评论,赞者有之,毁者同样不少。究竟相信哪种,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太元元年十一月,桓容离开凉州,启程返回建康。

    同离开建康时相比,随行的人员数量减少大半,伴驾的士族郎君更是一个不见。倒是胡族骑兵多出三百人,都是从吐谷浑各部挑选出来,护卫天子的勇士。

    秦璟已于两月前返回西海。

    临行之前,苍鹰送来一封短信。桓容匆匆赶到城外,八千亲兵早飞驰而去。

    在城头眺望,仅能看到远去的洪流,仿如翻滚的黑色巨浪,压根分辨不出,那个玄色的身影究竟在哪里。

    当日,桓容在城头站了许久,直到手脚冰凉,人被晚风吹得有些麻木,方才一步步走下城墙,整个过程中,腰背始终挺得笔直,表情一片空白,眼底深黑,似乎千年的寒潭,冻住所有的情绪。

    一夜之后,桓容恢复正常,再不见之前的冰冷。

    城头上的一幕,似被秋风席卷而去,落入岁月长河,慢慢沉没,终至不留半点痕迹。

    御驾离开姑臧城,治所官员恭送城外,百姓夹道,无论汉人还是胡人,都是早早候在路旁,以最重的礼节恭送桓汉天子。

    城头鼓声响起,天子大辂压过石路。

    道路两旁,汉人和胡人站在一起,不知是谁率先出声,众人的情绪被引燃,“万岁”“千岁”之声不绝于耳。

    没有鲜花铺路,彩色的绢布掷于道上,有汉女挽手而歌,悠长的调子穿透朔风,伴着天子一路南行,久久挥之不去。

    桓容坐在车里,回首眺望,姑臧城已渐渐远去,终于化作一个黑点,再不见踪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桓容》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桓容》 265.第二百六十五章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婚内征服:老公如狼似虎 连载中图标 婚内征服:老公如狼似虎
  • 判官系统 连载中图标 判官系统
  • 权门枭妻 连载中图标 权门枭妻
  • 超级漫威副本 连载中图标 超级漫威副本
  • 阴阳诡术 连载中图标 阴阳诡术
  • 弃妃,别来无恙 连载中图标 弃妃,别来无恙
  • 异世幸福(种田) 连载中图标 异世幸福(种田)
  • 末世修武 连载中图标 末世修武
  • 历代游记选 连载中图标 历代游记选
  • 替嫁邪妃:王爷滚远点 连载中图标 替嫁邪妃:王爷滚远点
  • 时尚大撕 连载中图标 时尚大撕
  • 天幕空悠 连载中图标 天幕空悠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