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重生之朕即国家 > 第82章 卫所制久玩而废

《重生之朕即国家》 第82章 卫所制久玩而废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正军又称旗军,按明代军制每卫正军应有5600余员,从前述正军实数,可见卫所缺额严重,其原因有多方面,得从头开始捋。

    卫所军人来源主要是世袭军户,隶兵部,占主要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从征、归附、谪发、垛集、抽籍等新军户来源。

    从征者,诸将所素将之兵平定其他,因留戍者归附者,胜过及诸偕伪者所部兵举部归义者也谪发者乃谪发诸罪隶籍为兵称为恩军垛集者,以民籍三户为垛集,选一户为正户,应当军役,余二户为贴户,帮贴正户,正贴可依次轮换抽籍即简拔,从民籍丁多者中抽丁充军。

    除上述外,还有少数自愿投充、籍屯田夫、因佃种军户田土、因娶故军之女承故军之产为军等现象,不提。

    明朝军户和民、匠、医、阴阳等一样,役皆永充,他们有自己的军田和卫所屯田不是一回事,不用像民田一样承担赋役,但需要充军役。

    军户充役的方案是,每户出一丁充军役为正军,到指定卫所当兵,称为起解,负责操备征进正军在充役时,要携带户下一名余丁随同,到营生理、辅佐正军、供给军装,是为军余,二者皆免泛差杂役保留一丁,供给在营正丁预备一丁为继丁,遇正军亡故则充役户下如无壮丁,则将幼儿登记,是为幼丁,待成丁后勾补当差。

    这制度在执行时候就走样了,到宣宗年间出现了重役,即一军户要起解两丁以上到不同卫所充当正军,是有夫军户族满十丁者,其一兵也,二三人或屯田,其余则以供是兵也的现象,到隆庆年间,军户有一户四丁而应当三军者,有一户二丁应当二军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种军户充当多出军役之所以称为重役,是因为军丁起解在军籍佥编之初便有详细规定,不准在附近卫所服役,同一县的军丁,也不允许在同一卫所或同一地区服役。

    为防止兵变,会将江北军丁发江南卫所、陕西发云南、四川发辽东等。嘉靖年间,浙江海宁军户共6898户,佥发的军丁就被分配到全国480个不同的卫所充役陕西高陵军户共621户,军丁被分派到135个不同卫所。

    这种不远万里充役如同松江府布解,在交通不便的明朝成为军户沉重的负担。

    军丁起解需要军户自己提供军装和盘缠,路途越远,耗费愈大,就造成路远艰难、盘费不得接济,在途逃死者多,到卫者少、起解两千里之外、下产尽废矣、艰窘军丁多至冻馁病死等普遍现象。

    即便军丁到达指定卫所,因远离故土,死于水土不服者也大有人在,如南方之人死于寒冻,北方之人死于瘴癘等除此之外他们还要遭到世袭卫官的勒索、克扣拖欠月粮、降低月粮折色比等,以至于全抑余丁屯种养膳。

    军丁到卫后,按边境三七守屯,腹地二八分工为正役旗军和屯军,守城可领月粮,大致额度为马军月支两石,步军总旗一石五斗,小旗一石二斗,正军有家四口以上者一石,三口以下者六斗,无妻子者四斗另水马驿、递夫月三斗。

    因军屯田土肥瘠、远近不同,军屯分地多寡不一,每军种田五十亩为一分,又或百亩、或七十、或三十、二十亩不等。如松江金山卫总旗每名三十亩,小旗二十四亩,军二十亩河南、山东、辽东等地则是每军一分,每分五十亩陕西每分百亩。

    每名屯军每岁额科屯田自粒六石全国通则交军仓,并同州府县留存递发的税粮,由卫官发放给正役旗军作为月粮。

    后来,因卫所官员刁难递送百姓等弊端,管理军仓的财权在宣德十年1435,外放到河南的户部侍郎王佐上书转移到了地方手中因军屯田土、屯田子粒逐年下降,在嘉靖四十二年1563卫所屯田的管理权也被交由地方政府,卫所管屯官止许督率旗甲人等布种上纳,不许经收钱粮。

    地方政府获得军仓和军屯的管理权后,民间豪绅用强占、置换等方式占有卫所财产、良田,致使卫所正军粮饷无着加上恩军的存在,降低了军人的地位,以致逃亡更甚。最终,只有世袭的百户、千户、指挥等职可得留存,所以才出现前面正军缺额,军官过剩的统计结果。

    总之,卫所制无论正额兵源,还是军屯土地都是久而玩,玩而废,数年以来,徒为虚文,至军士逃亡且尽,田土遗失过半。

    徐光启如今手握一省军政大权,手握三方剑、有密折专奏权,可谓手眼通天,自不惧地方官绅,他担心的是来自军方的反对,他看了看正对参选淑媛评头论足的张我续和刘孔昭心,愁眉莫展。

    首先这位北直隶广平府邯郸的张我续,来头就不简单。其父张国彦历任襄陵知县、兵科给事中、山西参政、陕西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户部侍郎、都察院都御史、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在争国本一事中可是站在光庙这一方的其次其兄张我继、张我绳都高中进士,在朝为官,活脱脱的官僚世家。

    其次是勋臣子弟刘孔昭,其父刘荩臣现为右军都督府佥书正二品,早年因私怨疏诋顾宪成、讽刺东林,在朱由校移宫登极一事中失去先机,还没有得到重用。

    徐光启知道要稳定卫所,无非保证正军粮饷、补足原额屯田、提高军人地位、裁撤冗员和老弱等手段,而这些都需要二人的配合与支持。

    “大人,都这么阅视过半了,难道都能入选吗?”

    “啊?”徐光启被人旁边的人唤醒,出言提醒者正是坐在旁边、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张我续,笑笑道,“老了,昨夜览文书,至精神不济,刚神游天虚来着。”

    “大人刚到任即殚精竭虑,实乃我辈之楷模啊。”张我续拱手正色道。

    徐光启摆摆手,不理会选妃事,侧身问道,“巡抚对开封三卫两守御,定额两万余,今不满万,可有良策补足士马逃亡之数”

    张我续看看左右,捂嘴小声道,“不瞒大人,下臣到任后便巡视过几处卫所,现状远非缺额这么简单。”

    “哦,还有什么?”徐光启正因为知道兵不堪战,才在通州练兵,见张我续小心翼翼,来了兴趣。

    “各地正军历年不练,大将或不得人,训练无法,纪律舛谬,逃散者不复,尺籍徒存,部曲虚耗”

    “这些本官都知道,你可有良策?”

    张我续把椅子向徐光启挪了挪,依旧小声道,“臣思前想后,觉得唯有一途。”

    “可是再练兵?”徐光启想到此前练兵缺钱缺马缺兵器的窘境,“河南藩王靡费过甚,尚需外省接济,何来钱粮?”

    “大人,卫所正军虽缺,可指挥、千百户等犹在,且财帛颇丰,下官的意思是让其仿效嘉万年间便有招募勇壮,优加恩养的例军先例,自行招募家丁,躲着二三十、少则二三,其俸粮按营兵例发放。”

    例军即奉例顶补绝军者,其俸禄不论差役轻重,月支五斗而营兵例的俸禄发放则是以勇敢者分三等授饷,上者两石,次减五斗。

    家丁又有健儿、厮养、亲兵、家众等称呼,就是将官为保护自己和倡勇冲锋,利用手中的私财雇募的私人武装,因而不会像应差一样敷衍,所选取的皆是膂力骁健、弓马娴熟的勇士。

    这种制度只在边关施行,如嘉靖三十九年准京营将官人边方者,每员准家丁二十名,月支两石,犒赏银五两,万历二十二年准辽东守备、备御等官携家丁10名,参将游击准50名,家丁食双饷银八钱、配官马一匹,月给行粮四钱五分,每年赏银八钱七分五厘。

    徐光启沉思半响,还是摇摇头,“恐怕此举行不通,且不说有养虎为患之嫌,况腹地并无战事,饷银、赏银由何支取?千百户等官岂是傻子?”

    张我续还想继续和徐光启讨论其提议的可行性,却被走入大堂的淑媛所惊艳,一时忘了言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重生之朕即国家》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重生之朕即国家》 第82章 卫所制久玩而废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撸铁大师 连载中图标 撸铁大师
  • 独家婚宠 连载中图标 独家婚宠
  • 无敌小校医 连载中图标 无敌小校医
  • 水无月 连载中图标 水无月
  • 皇家媳妇不好当(穿书) 连载中图标 皇家媳妇不好当(穿书)
  • 我被二次元的那些日子 连载中图标 我被二次元的那些日子
  • 长情酒楼 连载中图标 长情酒楼
  • [综]八嘎城主 连载中图标 [综]八嘎城主
  • 赤练武神 连载中图标 赤练武神
  • 三无异界 连载中图标 三无异界
  • 家族的传说 连载中图标 家族的传说
  • 魔女修仙:美男绕膝行 连载中图标 魔女修仙:美男绕膝行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