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蜀汉的复兴 > 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

《蜀汉的复兴》 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阳春三月,天气转暖。华夏各地从南到北,陆续迎来了西元269年的春耕。

    整个季汉,从二月下旬开始,一直到三月初。南中的王颀,成都的刘谌,长安的关彝以及凉州的董厥。都先后亲自下田进行耕种。

    这一年,按照关大司马的说法,是农业翻身年。要彻底突破整个季汉粮食库存始终不能稳定在千万石的瓶颈。

    这一年,整个益州适合水稻生长的地方都铺开了新稻种植。雍凉则是全民发动,补种一季春小麦。此外,在三州的丘陵山区,则是广泛的进行土豆的播种。

    这一年,益州的春耕面积,前所未有的突破了八千万亩。而雍凉的春耕面积,也达到了惊人的四千万亩。若是这一年没有碰到大的农业灾害。可以预见,今年的秋天,将是季汉所有粮仓都会爆满的季节。

    当然,人力有时而穷。在整个季汉不过二百二十万人口的当下,排除一定比例的官吏、职业军人、老弱病残幼之外。真正的适合下地耕种的中青年男女,也不过大约一百五六十万人左右。如此算下来,人均耕地面积达到恐怖的七十五亩。即便是把各个世家大族控制的,不在国家民册上登记的人口算进来,其人均耕地面积,也超过了五十亩。

    这对于一个以山区丘陵地形为主的国家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之所以有这个奇迹,除了土豆在山地广泛种植,极大的扩大了耕地面积。以及政府组织得力,百姓辛勤劳作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

    其一,蓄力不足问题的彻底缓解。

    季汉的土地上,无论关中、汉中、成都甚至南中,都有大量的适合牛耕的土地。以前限于种种原因,导致蓄力不足,很多土地只能人耕。人耕的面积小不说,耕地的深度也远远不足,进而导致秧苗长势不好,影响收成。

    而自从文次骞去年从河套转了一圈回来后。整个季汉就突然不缺耕牛了!这就相当于给大汉的民册上凭空增加了数十万劳力。

    其二,耕种方式的改良。

    作为农学生,关大司马怎么会不知道发源于唐代的曲辕犁在农耕史上是多么的重要呢?以前季汉偏居益州一地,耕地面积极为有限不说,蓄力、人力也非常有限。那个时候把曲辕犁技术拿出来,只会让季汉的国力被其他两国甩得更远。而现在嘛,当然可以放心的把这项革命性的工具给拿出来了。

    汉代的犁是直辕犁,这玩意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对于带动它的牲畜来说,套上直辕犁简直就是接受极大的酷刑。而曲辕犁呢,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而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这些优点不光节省了蓄力,让牲畜能够服役更长的时间。而且因为转向灵活,所以在很多小块的水田里也能辗转腾挪。这一点,关中平原上感觉还不太明显。但在益州山区里,就有不知道多少以前纯粹靠人力耕种的土地实现了蓄耕。

    “吁嘿!哈吁”

    西元二六九年三月初一,季汉在长安的各大高官齐齐下田耕作。而跟随关彝的随员们,看到自家大司马熟练的操纵着曲辕犁,和耕牛的互动也极为圆润的时候。无一不齐齐惊掉了下巴。

    “大司马辛苦了,下官这边已经备好了热水。还请赶紧沐浴更衣。春寒料峭,若是着凉了就不好了。”

    “呵呵呵,无妨无妨啊。本官已经有好多年没有亲自下田耕种了。今日重新操回老本行,只觉得心里极为愉悦。”

    新任的长安县令,乃是季汉前尚书令陈祗的次子,现任凉州别驾陈璨的二弟陈裕。他乍然一听关彝这么说,不禁一阵子恍惚:大司马下过地?难不成是在涪陵郡的时候?可也没听兄长说过啊。

    不理会陈裕的迷惑,关彝赤着脚从田里上坎,然后对旁边的吕雅道:“仲乐从魏兴郡来,曹悌曹孝叔那边的春耕进行得如何?”

    “极好。魏兴、上庸、新城三郡九成九以上的土地都是山区。适宜稻麦种植的区域极小。这次下官从成都运了一万石汉豆过去。三郡的耕种面积一下子就翻了五倍!预估从今年秋天起,我们就不用往这三郡输入粮食了。”

    “甚善,这么多年,老是让我们输入粮食,他们又拿不出东西来换。总是这么下去是不行的。对了,那曹孝叔对本官前些时日否决了他称王的提议,可有什么不满?”

    是的,在汉晋吴三国大战期间,由于晋军主力被汉、吴两国牵制。原先蜗居在魏兴等地的曹魏残余势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在,他们已经切实掌控了魏兴、上庸、新城三郡的全部以及南乡郡的个别县城,手里捏住了近十个县城和两三万人口。于是曹孝叔和张虎、张雄等一干人心思就活泛起来了:要不,咱们称王吧?就叫魏王如何?不然的话,咱们这支部队连个名号都没有,老这么下去不是事啊。

    于是这群家伙就通过刘林向关彝转达了这层意思。结果遭到了关彝非常坚决的反对你称王随便,但是我大汉刚刚完成新一轮征兵和兵力部署。这边关中的粮荒都还没彻底解决……总之,你一称魏王,司马炎肯定要发疯。到时候他来打你的时候,我是没精力来管你的。

    “回禀大司马,不满肯定是不满的。下官也对曹孝叔、张虎、张雄等人说了。若是曹家继续蛰伏,那么受创极重的司马家也就对魏兴三郡的曹家装着看不到。若是贸然称王,司马家一定会举大军进行征伐。而现下不同于往日。吴、晋已经结盟,若是晋国出兵,吴国多半也会出兵相助。而我大汉旧力已去,新力未生。实在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呵呵呵,那些五子良将的孙辈们倒是嚷嚷着不要我大汉的帮助也能让晋军有来无回。不过张虎、张雄等人可不是傻瓜。所以,虽有不满,但终究是勉强压制住了。”

    “嗯,仲乐下次去魏兴的时候可以跟他们讲清楚。今年秋天若是我大汉秋收顺利,他曹孝叔要称王就称王吧。”

    “……大司马的意思,是想提前给晋国找点事情做?”

    “嗯,前些时日你的下属不是发来报告称司马炎在校场点兵么?哼,我怎么会让他按部就班的慢慢练兵?就是要在边境地区不停的给他找点事情做,打乱他的节奏啊。”

    “原来如此,大司马的庙算越发精湛了。”

    “哈哈哈仲乐你什么时候也会拍马屁了。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看看。本官现在脚下的土地,是大汉最近的未来。而我们马上要去的地方,则是我大汉千年的未来!”

    说话间,关彝已经来到一块较干燥的田坎上,之后随便找了个水槽,用水瓢冲了下脚。之后麻利的擦干,穿靴,上马。而吕雅也紧跟着上了一匹马,跟着关彝往者北方前进。

    两人奔驰了一小会,一大群人马出现在了视线之中。吕雅抬首一望,呵,甘陵王刘永、大将军姜维、车骑将军张翼、卫将军罗宪、雍州刺史柳隐、右将军赵毅等一大众季汉高官都骑在战马上等着呢。

    “抱歉抱歉,本来说是下田做做样子,结果下去之后耕上瘾了。耽误了时间,让诸位久等了。”

    “呵呵呵,无妨无妨。本王也是刚到。说起来,这下田耕种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待会等这边的事情完了。本王还要再找一块田去劳作一下。”

    “哈哈哈哈说起来老夫到得最早。那便是耕田耕得最少的了?”

    “诶,柳使君在我们这里面年纪最大嘛。好了,闲话少说。改之,接下来的行程是怎么安排的?”

    “诺,王爷,大司马,诸位上官。诸位今日接下来的行程如下:巳时,在长安城内的长安蒙学参加开学典礼。未时,在龙首原参加龙首原学院的开学典礼。之后马上启程向五丈原奔驰。在后天上午,参加五丈原学院的开学典礼。”

    “听到没有?接下来可要来回折腾几百里哦。哪位老先生身体受不了的赶紧退出,本官绝不嘲笑你。”

    “哼!大司马休要取笑我等。岂不闻我大汉老当益壮的老将出了名的多?今日白天也就罢了。晚上,大司马可敢与我柳隐比一比夜间飞驰的骑术?”

    “哈哈哈柳使君见招,关彝岂敢不应承。诸位,请!”

    “大司马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蜀汉的复兴》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蜀汉的复兴》 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罪域王座 连载中图标 罪域王座
  • 最qiáng bào击系统 连载中图标 最qiáng bào击系统
  • 元配之训妻记 完本图标 元配之训妻记
  • 痞妃在上,邪王在下 连载中图标 痞妃在上,邪王在下
  • 都市之修真归来 连载中图标 都市之修真归来
  • 风华楚王妃 连载中图标 风华楚王妃
  • 神级称号 连载中图标 神级称号
  • (穿书)长得美怪我咯 连载中图标 (穿书)长得美怪我咯
  • 最强领主系统 连载中图标 最强领主系统
  • 惊世剑尊 连载中图标 惊世剑尊
  • 危险相逢 连载中图标 危险相逢
  • 拂晓的等待 连载中图标 拂晓的等待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