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第三天,陆一标又要结婚了。之所以说“又”,是因为这已经是陆一标第三次结婚了。</p>
陆一标是陆启才的小儿子,是小营庄第一波开始出去打工的人。其中最早的就是陆一标,他甚至可以称之为小营庄走出去看世界的第一人,已经出去了有三四年。出去以后,陆一标见识到了花花世界,骨子里的花花性子被激发了出来,加上他性格开朗,保养的好显年轻,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弄得跟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是的,很是风流倜傥,所以很得女孩子的欢心。</p>
陆一标的前两任老婆都是他从外面自己谈回来了,包括这第三任老婆,都没有花到陆启才和陆一标一分钱的彩礼钱,这让村里人都十分的羡慕,毕竟现在娶个儿媳妇是要快倾家荡产才行的事。</p>
陆一标的前两个老婆没能让他的心安定下来。前两次婚姻期间,结婚后的陆一标仍然在外面拈花惹草的,先后两个老婆都受不了他这个性子,以为能够改变陆一标,却最终还是失望的离开了陆一标。这第三个老婆,据说是已经怀上了陆一标的骨肉,本来还想再玩一段时间不打算结婚的陆一标没办法,只有回到老家硬着头皮结婚。</p>
陆一山虽然是小营庄第一波走出村庄、到外面“挣大钱”的人,但似乎陆一标没有像其他农村人那样置业的心思,丝毫没有在老家盖房子的意思。到现在,他都已经是马上要结第三次婚的人了,还住在他爹陆启才家里。</p>
小营庄结婚办酒席有一个风俗,就是要在结婚办事开始前,组织本家的兄弟叔伯在一起吃个饭。一个是向本家家长报备要添人了,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是提前跟兄弟叔伯们打好招呼,结婚办事的时候给帮忙。</p>
陆一标将这个时间安排在中秋节当天的晚上。本家叔伯兄弟坐座了有三四桌。陆启才带着启字辈的兄弟坐在主桌,陆一标兄弟三人每人带一桌。本家兄弟们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推杯换盏,你来我往的很是热闹。小营庄这边喝酒的风俗很是特别,他们习惯于用小杯子,这样可以集齐很多的小杯子给某一个人,或是“四季发财”、或是“五朵金花”、又或是“六六大顺”、“八仙过海”等等,杯子虽小,其实不经意间就会喝多。</p>
陆一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不经意间的喝多了。他感觉到自己的头有点晕。马上就是他大喜的日子,他是主角,再加上他又是常年在外面跑,见过世面。跟他一桌的都是一字辈的兄弟们都想听听外面的世界,所以陆一标喝多也就不难理解了。</p>
陆一标听说兄弟们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想去外面的世界赚大钱,心情也跟着激动起来。陆一标对兄弟们许诺,出去打工赚大钱找他没问题,他现在正在干的那个工厂里,非常的缺人,只要人去,以他跟老板的关系,肯定没问题的。在工厂里做上一阵子,学会了操作,就变成老师傅,随便出去找工厂干活,大钱分分钟就能赚回来。</p>
陆一标越说越激动。他想把这几年在外面见过的一切都告诉自己的兄弟们。想告诉兄弟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的兄弟们也憧憬外面的世界,对于连和县都没走出过的小营庄人来说,陆一标描述的这些太有吸引力了。原来外面还有一栋栋的高楼大厦,还有挣不完的钱,还有比和县佳酿更好喝的酒。以前他们只曾在破破烂烂的黑白电视里看见过,现在他们从陆一标的口里亲耳听到了,这极大的震撼了他们的心神。</p>
一字辈的兄弟们都激动了。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老一辈、老几辈的人窝在小营庄,面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的,累死累活的还挣不了几个钱。他们早就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不是有首歌也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吗?听了陆一标的介绍,这些人出去混世界的心思愈发的重了。他们也觉得,是时候了,是时候换一换和父辈们不同的活法了。</p>
因为新娘是外地人,为了完成接新娘的仪式,只好在婚礼头天将新娘先安顿到了和县的一家宾馆里。结婚吉日的当天,陆一标一身笔挺的西装加上擦的晶晶亮的皮鞋,打扮的十分帅气,吃过早饭,对结婚流程早已熟门熟路的陆一标带上了花轿队,浩浩荡荡的踏上了迎接新娘的路。</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