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二年十一月,宋义和宋襄被杀掉之后,项羽又派桓楚前往彭城,向楚王熊心报告宋义父子叛楚被他下令诛杀一事,
桓楚领命去后,狄风这才知道,此前项羽所言的“大王密令”,完全都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时借口而已,
但知道也毫无办法,别说是狄风,就是与宋义有些交好的英布,以及那些与宋义关系不错,却被项羽派人控制起來的将领,这时也知道大权已掌握在项羽手中,但有抗拒和不从,便也是掉脑袋那伙的,
而楚王熊心在彭城得到桓楚的报告时,表现得更为胆寒,几乎吓得仰倒在地,
“恐怖,真是太恐怖了,”这是楚王熊心的第一个反应,
楚王熊心的第二个反应则是:谁做上将军都是做,死了宋义,还有项羽,死了项羽,还有其他人选,反正只要不杀掉我熊心就成,
身为王者,如果一旦惜命,那么日后他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只是还沒有到时候,
楚王熊心在心里恐惧了一把之后,即可在竹简上写下敕书,敕命项羽担任上将军,所以楚国人马,都归属项羽指挥,但有不从者,皆可诛之后告,
看完桓楚带回的敕书,项羽可谓高兴万分,他要得就是这个结果,
“看來大王很识时务,可谓俊杰也,”项羽看着众将说道,
“上将军,如今你诛杀了宋义,可谓威震楚国,名扬于诸侯,今之北去救赵,必灭秦军于巨鹿,我等愿为前锋,”
狄风看时,有十几位楚军将领跪拜请战,其中不但有于英、龙且,也有英布和钟离眛,
“好好好,英布、钟离眛听令,”
“末将在,”
“今命你二人率领二万人马为前锋,先渡漳河援救巨鹿,
“属下遵命,”英布和钟离眛答应着去了,
见项羽派英布和钟离眛为前锋,狄风忍不住笑了笑,
“狄兄弟笑什么,难道我派得不对吗,”项羽朝狄风问道,
“对是对,然只能小胜无大胜也,”狄风答道
“何为小胜,何为大胜乎,”项羽再一次问道,
“小胜者,就是一些小的胜利,如同在一头巨兽身上拔下一根汗毛矣,然大胜,则可撼动秦之根基,如同将巨兽的皮剥下,毛如何能在焉,”这一次,狄风着实跟项羽吊了一回书袋,
“什么剥下皮毛不在,狄兄弟你有话直接说,别欺负我读书少绕弯子,”
狄风在两千多年后,知道有“刘项从來不读书”这句话,所以他想难为项羽一下,才故作高深,玩起了文言,
但狄风还是失算了,
这时就见范增站出來,朝狄风诡秘地一笑,之后说道:“狄将军,你别以为自己读了几部兵书,就以为藉儿不如你,你即使再能,不过是个粮草司马,据范某所闻,你出身微贱,且不知父母为谁,有怎么与藉儿高贵的出身相比乎,”
狄风真想朝范增大骂一句“我乎你个奶奶”,可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朝范增说道:“狄某的确出身微贱,所以狄某从我野心,”
“沒有野心就好,只要有我范某在,量你也不敢有任何野心,”范增不肖地看了狄风一眼,不再搭理狄风,而是对项羽说道:“藉儿,为今之计,你当快速度过漳河北进才是,万可不要忘记大王所言的“关中之王”的约定,
“亚父,藉儿明白,我这就举兵北进,之后进攻关中,”
“如此甚善,”范增朝狄风眨眨眼,露出一副傲气十足的笑容,
在北进的问題上,项羽果然沒有含糊,当英布和钟离眛率领二万楚军果然只有一些小的胜利,远在巨鹿的赵王歇又让陈余派人前來请求增援时,项羽便决定率领楚军渡过漳河,全力去解巨鹿之围,
本來所隶属于狄风的两千后勤部队,也被项羽编入了北进的战斗序列,然而凭着范增的一句话,狄风却沒能有机会跟随项羽的大队人马度过漳河,而是留在了漳河的南岸,
率领仅有两千人马留在漳河南岸的狄风,他所接收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让他在此招募兵士训练,一个是在此筹措楚军所需的大批粮草,
为了让狄风按时完成任务,项羽还特别对狄风交代:“狄兄弟,为将者当以令为上,将令下,必行也,现民乃秦之民,非楚之民也,往下你懂得也,”
“我懂得,我懂得什么,难道为了筹措军需还是去向那些因战争而苦不堪言的百姓们强征硬派吗,”
但项羽率领楚军大队人马渡过漳河之后,狄风却沒有在秦末百姓已很苦的生活上,又雪上加一层霜,
“狄将军,如果我们这样下去定完不成任务,不但你要问责,就是我们也会被问罪,到时我们将如之奈何,”说这句话的人是韩有心,
看着韩有心着急的样子,狄风内心也很矛盾,他知道自己身为粮草司马,如不能保障楚军的粮草供应,项羽想要问责,他还真无法交代,
也许天无绝人之路,就在狄风一筹莫展之时,便从帐外走进一个人來,
“楚兄弟,你回來得好快啊,”狄风高兴地欢叫了一声,
当姚猛、韩信、张六、韩有心等人抬头去看时,原來进來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带着狄风的使命前往吴中的楚全胜,
“上将军,粮草和军饷皆已被属下押运回來,殷公还给你写來一信,请你过目,”楚全胜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了狄风,
狄风闻听楚全胜还称他为上将军,也沒解释,便打开布包,见里面有一卷绢布,展开绢布,上面写有字迹,狄风一边看着,一边感动得几乎都要垂泪了,
因为殷通在绢布上写道:狄兄弟随项公北去,虽已年余未见,然今日得兄弟之信息,通即为项公焚命而流涕,也为兄弟活得大王重用而欣喜,通不才,却得兄弟之厚恩活命于吴中,有道是君子约定,便心交耳,故兄弟之嘱,不敢忘怀,现吴中不但粮草充足,且已集拢人马近三万余,通为兄弟计,特调拨两万人马随楚将军北去,以助兄弟功成,另子期得闻兄弟消息,便应求通也要随军前去,子期言与兄弟交往甚厚,不仅有铸造兵器之技在身,且也颇具搏杀之术,通奈不过应求,也知子期乃吴中少有豪士,因而让随军而行,至于对子期作何安排,通不敢擅定,一切皆由兄弟安排为善,后面是落款“殷通“二字,
看罢此信,狄风沒有多想便朝楚全胜问道:“子期兄在哪里,”
“就在外面等候,”楚全胜答道,
“还等什么候啊,还不快些请进來,”说着这话,狄风感觉这样做有些不妥,于是连忙走出营帐,见虞子期正站在营帐门口,身边还有几位身披盔甲的陌生将领,
“子期兄,别來无恙,”狄风欢喜地叫道,
“狄兄弟,你我总算又见面了,”虞子期也欢喜地叫道,之后两个人的手,便紧紧握在了一起,
但虞子期似乎用力太大了,握得狄风感到自己的双手很疼,
本站访问地址 任意搜索引擎内输入: 即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