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御剑(青布),顺着瀑布一飞而上,看到一山路,徐徐落下。
“小白~”
“铃铃铃…”
一阵阵铃声,缓缓靠近,突然,不远处的古树下,出现了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孙铭定眼一看,这还是小白么?原来巴掌大小的小白,已然足足半米高了,达到了膝盖,毛发柔顺光亮,身体结实,四肢粗壮,威风凛凛,神气无比。
“铃铃铃…”
原来,小白的背上,还立一灰猴,脖系一铃铛,小白一走,灰猴身体晃动,铃声阵阵。
“吱吱!”
灰猴刚才抱着小白,头埋毛发,似乎是在寻找虱子,不亦乐乎,等小白兴奋的来到孙铭胖,专注的猴子才发现孙铭,猛然一蹦,抓住一树干,荡来荡去,呲牙咧嘴,满是敌意。
孙铭冲灰猴,微笑一下,便蹲下来与小白亲密,小白伸着舌头,对着孙铭脸颊一阵狂舔,口水流了他一身。
孙铭也不在乎,心里一阵惊奇,一阵欣喜。
“咦?小白的体内,好像却有灵气存在,感觉比上次更强烈了,奇怪,仔细探测之下,什么也没发现。”
孙铭一阵纳闷,便不多想,被心中思念冲淡。
伸手摸摸小白额头,揉揉它身上的毛发,感慨道:“几日不见,没想到,你竟然长这么快,再过不久,恐怕就达到我腰了。”
小白似乎明白,孙铭的话,舌头舔的更猛了。
“好了好了,别舔了,这是你的新朋友?”
孙铭指了指,坐在枝干对着他咧嘴的猴子问道。
小白点点脑袋,对着灰猴“汪汪”叫了几声,然后来到了枝干下。
灰猴身体一倾,一个翻滚,灵活的翻到了小白身上。
孙铭一翻手,像是魔术一般,从手里变出了一根香蕉,伸出手里拿的香蕉,友好示意。
小白载着灰猴,慢悠悠跑过来,灰猴还是一脸敌意,来到孙铭身旁,灰猴跳下来,将手轻轻一碰香蕉,立马窜出好几步,见孙铭也没有什么动作,只是微笑,它便又缓缓爬过去,一把抓过香蕉,窜到了树上,“吱吱”叫了几声,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孙铭心里一阵好笑,心想这猴子如此戒备,无语的摇摇头。
“小白,我们走吧,师傅的嘱托还未完成呢。”
小白听到后,恋恋不舍的抬头看了看,树上的灰猴正在兴奋啃着香蕉。
孙铭打坐的第一天,小白就遇到了此猴,当时只是好奇,就一只撵着灰猴跑,跑出来一段距离后,没了灰猴踪影,同时也迷了路,小白心急如焚。
最后还是灰猴大发善心,将小白领了回去,一路上一狗一猴,渐渐亲密,这一个多月过后,友谊渐生,彼此亲密无间。
孙铭见此,摸摸它头,安慰道:“放心小白,我们还会回来的,走吧。”
小白点点头,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灰猴此时心里只有美味,没有注意到离开的小白。
一人一狗,顺着山路,来到山脚下,旁边一荷花池,池上有一木桥,木桥的另一边有一寺庙,香火缭绕。
孙铭低语道:“老先生说,寺庙旁,有一条进山之路,走小白,咱们过去看看。”
他们踏上木桥,穿过荷花池,来到寺庙旁,传出阵阵,敲打木鱼之声,是僧人禅坐诵经,孙铭本想进去看看,但是听到此声,便无心上前打扰。
于是坐于门旁,一处石墩,耐心等待。
咚咚咚…
孙铭听着木鱼声,心里渐渐变得空灵,似乎忘却了一切。
心,静了,整个世界,似乎也静了,孙铭似乎,看到了什么,却又什么也没看到,这股感悟,瞬息即逝,抓不到摸不透。
于是,孙铭闭上眼睛,盘坐于石,静下心来,细细去寻,这股悟化。
时光流逝,九九八十一天后。
“呼!”金芒四射,霞光普照,祥云朵朵,围绕孙铭。
孙铭双目一睁,目光深邃,隐而发亮,气质不凡,超尘拔俗,好一俊美少年!
突然,一张美丽容颜,带着淡淡幽香,出现在孙铭眼前。视线上看,戴一尼帽,竟是一尼姑!
孙铭一呆,好奇的打量,看尼姑年纪,也就二十出头,长相美丽,微笑甜美。
尼姑看出了,孙铭的好奇,从他眼睛里,也看出来纯净,道:“小施主认为,老衲美乎?一副皮囊而已。”
孙铭一阵尴尬,因常年累月,跟师傅生活在深山老林,虽然师傅,常常普及知识,但是仅仅是形容而已,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多说无用,一探便知。
孙铭道歉道:“我跟师傅,长年累月,生活大山,不出。如今刚刚下山,不曾见过师傅所言,美丽之人,如今一见,果然不是可以用,语言形容的了的。”
尼姑听后,心底一喜,毕竟没人不高兴,说自己好的,道:“小施主猜猜看,老衲的真实年龄。”
孙铭细细打量,目测,跟长得着急的自己,差不多而已。
沉默了一会儿,道:“我猜,也就二十左右吧。”
尼姑轻轻一笑,道:“老衲的年龄,远远不止于此,将近八个甲子了。”
孙铭一惊,不解,道:“四百八十年了?怎么可能!?大师难道会定颜术?”
尼姑轻轻摇头,转移话题道:“小施主已经打坐,整整九九八十一天了。可否告诉老衲,施主悟到了什么?”
孙铭一惊,虽然,他心底有数,但是没想到这次入定,比上一次的四十九天,长近乎一半。
他摸摸下巴,思考了一会儿,道出一字:“静!”
尼姑表情惊讶,出乎意料,解释道:“‘禅坐’中的‘禅’,是宇宙中一切万物的真理、生命和智慧。‘坐’下来,唯有‘静’,方能感悟世间万物。”
孙铭点点头,表示理解。随后,神识内视,检查了一遍身体,没想到,修为从化灵后期,一跃成了化灵大圆满之境,实为神速!
这也难怪,孙铭遇到的,毕竟不是寻常之人,乃当世寥寥无几的,两位散仙。
何为散仙?就是渡劫失败,存活下来的,需要经历九次雷劫洗礼,扛过之后,方能飞升阴阳,成为仙人的大能之人。
从太古末期到现在,奈何这么长时间,无一渡劫成功之人。
无奈被迫修成散仙,也是顶不到,五重雷劫的洗礼。
最终,形神俱灭,化为道灰,洒落黄土。
尼姑拍拍他的肩膀,忠告道:“能悟到此字的人,寥寥无几,小施主在悟境上,也是罕见天才,超人一等,切记不可心生傲气,引来心魔,导致修为寸步难行,得不偿失。”
孙铭表情严肃,点点头,将尼姑忠告,铭记于心。
“小施主可有师傅?”尼姑突然问道。
孙铭表情一僵,缓缓摇头,心底略微沉重,道“师傅不久前,刚刚离世。”
尼姑歉意道:“阿弥陀佛,请施主原谅,老衲的无意冒犯。”
孙铭摇摇头,神情恍惚。
尼姑看着孙铭,缓缓道:“老衲修炼一生,从未收过一个徒弟,小施主可愿意成为老衲门下弟子?老衲年事已高,不忍一生所学,无人继承。小施主不愿意也无妨,一切随缘。”
孙铭心里一阵纳闷,心想:“奇怪,为何遇到我之人,皆欲收我为徒?”
他摇摇头,委婉的拒绝,道:“师傅让我下山,就是去拜师学艺的,为了寻到所找之人,我是不会违背师傅嘱托的。”
尼姑刚才,拍孙铭肩膀,也是测出了孙铭的修为,乃绝世天才,并且看他与佛有缘,顿生收徒之心。
一阵失落,写在尼姑脸上,道:“没关系,小施主有自己的事情,但做无妨,有什么需要老衲帮忙的,但说无妨。”
孙铭刚要询问,关于师傅的嘱托,寻找“儒释双煞”的事情,一阵狗吠,吸引住了孙铭,寻声望去,原来是小白,身上坐一灰猴。
小白的身体,比上一次大了好几圈,乍眼一看,这个头,都达到孙铭腰了。
孙铭如今,虽不满十五,已是堂堂七尺男儿,身材匀称,面容清秀俊美,煞是好看。
小白猛的一跳,将孙铭扑倒在地,伸长舌头,热情的舔个不停,沾了一脸小白口水。
一旁的灰猴,一副不愿的表情,将手中的美味,狠狠一丢,踩个不停,气急败坏,吱吱乱叫。
孙铭感觉到,小白体内,这股灵力更强大了,这次可不是感觉出错了,灵气充盈,恍如实质。
这股灵气,似乎是无从发泄,一直积累在小白体内。
“可不可以传给小白,妖宗功法《妖书》,让他修习呢?”孙铭心想“或许可行,它体内的这股灵气,或许对它修行功法,有很大帮助。”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太古时代,无数灵物,自创功法,修成登峰造极,飞升阴阳。
甚至,一块石头,是如石矶(注),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时间累积,种种机缘下,亦可飞升阴阳,成为仙石,铸就不朽。
孙铭计划好后,便要继续踏上寻师之路,临走时,问道:“大师,你听说过‘儒释双煞’吗?”
尼姑柳眉微皱,道:“老衲听说过。”
孙铭心中顿时一喜,激动道:“太好了,太好了,终于有头绪了,他们正是师傅让我,下山所寻之人,大师能告诉我,他们的在哪里么?”
尼姑微微一笑,双手合十,缓缓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注:出自《封神演义》,“此石生于天地玄黄之外,经过地水火风,炼成精灵。”
[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