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虚有实,虚实相融)</p>
乱世精英----(传奇性历史剧)----第 7 集</p>
</p>
根据张祖荣小说《东游记》改编、(本剧为《东游记》第一部)</p>
</p>
编剧:方夫人、方洁影</p>
执笔:方夫人</p>
编剧方夫人已于1996年买断小说《东游记》的版权</p>
</p>
(要求:人物对白等台词全部打上字幕)</p>
</p>
(片头曲前角色道白):</p>
谢灵芝:“……真是大喜啊!淑妃喜得皇子,乃圣上龙福,天下大福!大晋朝后继有人了!” ……</p>
刘裕:“为了表达圣上对佛祖的虔诚,这位刚出世三天的太子司马远殿下就要舍身佛门,皈依在佛祖的莲花台下了。” ……</p>
慧基:“那就叫慧深吧!” ……</p>
慧深:“是啊,该起程了……乘筏浮于海,去天竺!” ……</p>
陶弘景:“西去的路,被重兵堵住了!” ……</p>
祖冲之:“换一条道,往东走,欲西而东,往东航行也能到达天竺。” ……</p>
司马义:“根据碑文上所记载的年代换算,大约在公元485年模样,中国南朝有个叫慧深的高僧,带着他的义女谢英姑、义子山神等,经历了千难万险,历时两年半,跨越了太平洋,来到这块土地。也就是说,这批中国人登上美洲大陆的一千多年以后,你们的先人克利斯托弗·哥伦布才于1492年越过大西洋,登上了巴哈马群岛的海岸。” ……</p>
</p>
片头曲(片名、原著、编剧、导演……)</p>
</p>
(要求:人物对白等台词全部打上字幕)</p>
(接前集尾):</p>
7-1、 台城合殿 (内,夜)</p>
……</p>
刘裕:“说下去!” </p>
武士:“是,是!小的们近前一看,原来是个十多岁的小和尚。”</p>
刘裕:“小和尚?”</p>
武士:“是,是小和尚。我等正准备拿下,不料那小和尚还有功夫,一掌劈得我们老大收不住脚,……哦,就是我们众弟兄的一个头领,他当下就撞在石碑上,送了命。”</p>
刘裕:“嗯?小和尚有这等功夫?”</p>
武士:“是,那小和尚功夫不浅。我们赶紧亮出险招,谁知那小和尚还有同党暗中埋伏着……”</p>
刘裕:“还有同党暗中埋伏?”</p>
武士:“是是,我们另外两个弟兄,当场接着中暗箭身亡,小的肩上也中了一箭,……小的拼命带箭伤跑回建康,禀报了徐大人……,小的所说句句属实,此刻肩上还有箭伤可验呢……” </p>
刘裕:“嗯!——” 他从卧榻上站起身来……</p>
徐羡之和武士,都有点惶恐地望着刘裕。</p>
</p>
7-2、 瓦棺寺方丈室 (内,夜)</p>
(音响画面,无语言对白):</p>
方丈室内,案桌上放着慧基刚喝完药的碗、药罐等……</p>
慧基长老斜靠着躺在卧榻上……,智能长老趺坐在一旁……,二位长老正在听慧深的叙述……</p>
烛光映照下的慧深的脸……,慧深把谢玄之剑双手托递给长老看……,二位长老脸上的表情严肃,目光深邃,他们时而相视点头,时而望着叙述的慧深……</p>
燃烧着的灯烛……(转景):</p>
</p>
7-3、 永华庵尼太云房 (内,夜)</p>
(音响画面,无语言对白):</p>
(接前景)……燃烧着的灯烛(移)……,这是永华庵庵主老尼太的云房。</p>
谢金玲在叙述着……</p>
尼太和静安在倾听……,尼太和静安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时而相对一视……</p>
</p>
7-4 、台城合殿 (内,夜)</p>
刘裕:“嗯,小和尚!他叫慧深?” </p>
武士:“慧深?不,不知道。”</p>
刘裕:“肯定是他!不然的话,他怎会口口声声地喊着‘父皇’?”</p>
徐羡之:“圣上是说,那个十多年前,刚出生三天,陛下就让他在瓦棺寺出家的那个太子?”</p>
刘裕:“不错,他叫慧深,就是那个司马德宗的遗孤:太子司马远!不过,那小和尚并不是朕让他出家的,而是前朝司马德宗将他献身佛门的!”</p>
徐羡之:“哦对!是前朝司马德宗,为了表达他对佛祖的虔诚和敬仰,将刚出生三天的太子献身于佛门。”</p>
刘裕:“是啊,朕这十年多来驰骋南北横扫千军,忙完了剿寇又忙北伐征战,忙完北伐征战又忙朝廷内外,倒是把瓦棺寺的那个小和尚给忘了!”</p>
刘裕说着,慢慢地踱开了步,他踱过去,又踱过来……</p>
地上跪着的两位,脑袋一致地,跟着刘裕那踱着步的脚的方向转动着,转过去,又转过来……</p>
刘裕暗思(内心独白):“这个小羊羔羔竟然长大了,还祭开了皇陵,杀了朕的北府军武士!哼!” </p>
刘裕停步一转身,望着跪在地上的两人。</p>
刘裕:“小和尚挺有本事?竟然杀了朕的北府军武士?”</p>
武士:“是,是是。”</p>
刘裕:“看来,不能再掉以轻心了!” </p>
徐羡之:“是,陛下圣明!老臣即刻派人前去捉拿!” </p>
刘裕摇摇头,露出一丝冷笑:“不,朕要亲自去走一趟!”</p>
徐羡之:“陛下,这点小事何劳陛下亲自出马,何况陛下的龙体!……”</p>
刘裕:“不碍事!这几日,朕觉着好多了。”</p>
徐羡之:“陛下,陛下病重数月,虽已有些见好,但龙体还需静养!”</p>
刘裕:“不怕!千军万马的,朕都出生入死多少回了!不是么?” </p>
徐羡之:“呃是。”</p>
刘裕:“去趟瓦棺寺也算个事儿?哼,朕倒还真想去看看,这个小和尚如今是怎么个出息了!”他停了一下,又说,“明日,朕亲临瓦棺寺!”</p>
徐羡之:“遵旨!”</p>
刘裕阴着脸(内心独白):“顺便,也会一会建康第一高僧:慧基方丈!”</p>
</p>
7-5 瓦棺寺 (外,夜)</p>
夜深了,星空中挂着一弯钩月,天上星星闪铄……</p>
深夜的瓦棺寺静悄悄……</p>
一排排僧房……</p>
少数僧房窗户中还有灯光,灯光相继熄灭……</p>
</p>
7-6 、瓦棺寺僧房内 (内,夜)</p>
僧房内,隐隐看出一张张排列整齐的卧榻。</p>
僧人们都已入梦乡,慧深却睁着眼,转辗难眠……</p>
慧深卧榻的左右是智清和智明。</p>
智明:“慧深,还没睡啊?” </p>
慧深:“……睡不着……” </p>
智明:“别想了,方丈会有办法的。” </p>
慧深睁着眼,不说话。</p>
智明:“夜很深了,快睡吧,啊。”</p>
智清:“是啊,快睡吧,这两天你也够累的了。</p>
慧深:“……” 依然睁着眼……</p>
司马义画外音:“这几天的事情太重大了,也太突然了,慧深他有心事了,睡不着觉了。是的,连着几天他都没睡好觉了!直到四更时分,才慢慢睡着了。”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