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松聊天中,小松完全能够到对方气息,思维方式,说话习惯与自己没有任何区别。
想了想小松问道:“大松,如果有机会,你会不会占据别人的大脑意识空间?”
“你怎么会问这个奇怪的问题?”大松搞不明白小松的意图。
“我在想啊,你学了这么多东西,如果你直接到古代,占有某个皇帝或者大臣的意识,你觉得会不会很有成就感?”小松脑洞大开说道。
“神经,有机会我也不会去呀?”大松两眼一翻说道。
“为什么,这样的机会不好吗?”小松很好奇的选择。
“没有为什么?阿耶和阿妈把我生出来的时候,我身上就已经注定留着他们的血,你觉得我除了叫他们耶和妈之外,我愿意叫别人耶和妈?何况在古代根本没有什么人权,那样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根本适应不了。”大松说道。
“这也是哦!”小松点点头。
“再退一步来讲,先说当大臣吧,虽然权力很大,但是见到皇帝,动不动就给下跪,你觉得这样很好,我想我的膝盖还没有那么软。”
“嗯,男人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祖宗!”
“对于我来说,那怕对方是皇帝,我也不愿意给他下跪,所以,注定我不会去古代。”
“听这话,你飘泊的时候很想念阿耶和阿妈,对不对?”
“肯定的啦!”
“还不错!”
“不说别的,就说现在咱家里晚上经常停电,对吧?”
“没有办法,经常有人偷电线,又抓住不到那些小偷,没电很正常呀!”
“没电的日子不爽吧?”
“确实不方便!”
“那不就得了,想想要是到了古代,,连电都没有,到了晚上全城一片黑漆漆,天天晚上点灯过日子,那更加难受,别的不说,对于没有电视看,没有手机玩,没有网络,那得多无聊呀,这样的日子估计会把我逼得神经失常。”
历数了古代的不便,忽然,大松带着嘲谑般的笑容问道:“或者说,你以为在古代当了大臣或者皇帝就可以指点江山,纵横天下,意气风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难道是不是吗?像戏文里说周文王,唐太宗这些皇帝很仁义吗?还有大臣里像,魏征,包公不都很厉害?特别是八贤王宋德芳还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呢?”小松带着疑问。
“哎呀我的妈呀,难怪当年我除了读书还可以之外,做人总是经常犯二,现在终于找到原因。”大松伸手摸着自己额头,神情表现得很痛苦模样。
“大松,你怎么啦?”看到大松有些不对劲,小松赶忙问道。
“没什么事,你让我缓缓气就好!”大松伸手左手轻轻摆了摆,示意小松不用管。
这会儿。大松有些头痛,因为,他知道现的小松,也就是自己的少年时期思想太单纯,根本不足以应付这个变化莫测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那有什么仁义与正义呀!
那是小说里为了吹捧某个人物而描写出来的,这些人物往往突出光辉的一面,至于阴暗的手段和狠毒的心思,很少有写出来。
当然也一出来就是坏蛋的,比如潘仁美,戏文里天生坏蛋。
实际上呢!
潘美不但不是坏蛋,还是个能力不错的大臣。
小说家们为了突出杨家将功劳,把潘美写成坏人。
问题来了,这个世界上那里有真正的坏人与好人说,不过是利益结合罢了。
不知不觉,天亮了!
张秀看到平时早起的大儿子没有准时起床,让家里几个小的去喊,因为,丈夫栾胜利已经吃完饭走了,知道大儿子还不习惯打石头的生活,总让他多睡一会儿。
“哥哥,哥哥,快起来,阿妈已经做好早餐了,等你起来吃饭呢?”
感觉有人在不停的摇自己,大松交流被打断了,张开眼睛,转过头,看到八岁的二妹栾青燕正在推自己,大妹栾青英站在边上。
红扑扑脸上带着笑容,就是头发有些黄,营养不良所致,集体年代物资不足,粮食也不足,大部分人的营养都不够。
正想起床,感觉身体很虚,起床都费力,想给两个妹妹说道:“哎呀,小燕别推了,你去给阿妈讲,我今天不舒服,今天不去石厂上了。”
“哥,你生病啦?”大妹青英问道。
“没有生病,可能是昨天推石板太累了,休息一天估计就没事儿了!”不想让家晨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栾青松随意找了个借口。
“那你继续睡还是起床呀?”青英继续问道。
“你们先下去,我马上起来!”栾青松说道。
大哥这么讲,青英和青燕两个就往楼下给张秀报告去了。
栾青松慢慢坐起来准备起床,不过他很好奇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大松,为什么我今天身体会这么虚?我也没有生病呀!”
“知道吗?人体本身就是天然界最完善循环系统。”
对面小松的提问,脑空间的大松回答道:“也就是说人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能量是有着严格的比例的。当人在成长阶段,摄入量略大于排出量,多于的能量为人的成长提供能量保证,当人中年之后,摄入的能量正好够人体所需要,所以人不在长大,只保证精力旺盛而已。”
话到这儿,小松已经明白大松要表达什么东西了:“那你的意思说,像爷爷他们处于老年阶段之后,摄入的能量会小需要能量,所以就慢慢的老去,是吗?”
“嗯!咱们现在正长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才能正常供应,但是,你在老孙家的饭食的营养只能算满足一个人,再加上我也要消耗你的身体能量,导致你供应的能量不足,营养暂时不够,就会出现犯困的自然反映。”大松继续解释。
“也就是说,生命会自动调节人体在每个阶段所需要能量,少年成长时间,摄入大于排出,中年属于稳定阶段,摄入量基本等于排出量,从老年直到死亡,摄入量小于排出量,这就是生命的循环,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