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人信服,就得拿出他不知道方法,并让知道按着自己指引能取得成功。
知道堂哥已经心动,栾青松说出下一步的必须面临的困难,身体年龄他比堂哥小,心里年龄就大得多了,谁让他脑袋里有着大松的经历呢。这可是无比宝贵的经验与财富。
“难道你知道?”栾青刚一想也对,事情不能蛮干,知道蛮干不会有好地收获。
“肯定的!”小松有装逼说道,因为他大脑里有大松的指点。
“那你快说说怎么办呗?”心急的栾青刚总是风风火火的性格。
榨油房是集体收成油菜后用来榨油的地方。我国分为冬油菜,即9月底种植,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两大生产区域。
按产量来算,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地区,以nmg海拉尔地区最为集中。
根据资源状况、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国家将长江流域油菜优势区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区,并在其中选择优先发展地区或县市。其主要条件是油菜种植集中度高,播种面积占冬种作物的比重分为上游区占30%以上、中游区占40%以上、下游区占35%以上。
栾青松的家乡就属于上游区,每年秋收之后就在地里种上油菜,到第二年种水稻之前把油菜收割回家凉干,然后榨油之后卖出或者直接卖出油菜仔。
榨油机榨完后,油饼即可以当作有机肥料,特别是种植蔬菜的大户来说,绝对是一种好肥料,可是这会儿,栾青松家乡集体也是如此用途。
另外,油饼还可以当做饲料卖给养殖场,可是集体的油饼没有渠道进入水产公司,栾青松就觉得可以利用油饼捕鱼。
“青松,今天到你来挑油饼啊?”管榨油房的是本姓的伯伯,比栾胜利年龄大几岁,叫栾玉平,一个忠厚的老实人,看到栾青松来挑着空担子来到榨油房,以为他是挑去堆肥。
“开春需要肥料,我阿耶去石场了,阿妈让我来挑油饼!”
在集体出工,堆肥是一项大家都要干的农活,这事儿没有几个人喜欢,主要是堆肥时味道太大,基本上是轮流着来负责堆肥。
栾胜利虽然不参加集体,不过张秀是参加的,她没有丈夫那么胆子大。
今天正好轮到张秀,所以,栾青松直接过来替代。
不过呢,栾青松的油饼可不是拿去堆肥,而是拿去做鱼料,这也是占公家便宜了。
好在鱼料用得不多,一般人也发现不了。
否则,栾青松也不敢这样做。
“那行,你进去自己挑吧,装完扫干净地面就可以了!”知道是干正事,栾玉平抖了手中烟袋,简单的交待几句就不会再理会。
“晓得,伯耶!”答应完,栾青松开始往挑子里装油饼,房间堆满油饼,在进而面的人,一股浓浓香味,感觉很不错。
装满挑担,扫干净地面,挑上担子与志平打个招呼:“伯耶,我走了呀!”
“路上小心!”
“知道了!”
挑了油饼回来,工作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就要把油饼炒熟,香味足够浓才能吸引鱼儿来吃,没有炒熟的油饼鱼儿不怎么吃。
“哥,做肥料还要炒啊!”小英不解大哥的目的,很好奇的问道,在她印像中油饼就是肥料,没有看到谁家堆肥还要炒熟。
面对妹妹的提问,栾青松耐心解释油饼的用途:“不是用来堆肥,是用来捕鱼的。”
“捕鱼不是用鱼拢吗?”在小英的认识中,捕鱼都是竹子编的鱼拢,用油饼来捕鱼她还没有见过,也想像不到油饼如何捕鱼。
“那是在河捉小鱼,我这是要在水库里捕大鱼有的!”想着以前在河里捕鱼的经历,栾青松向妹妹解释道。
河里的鱼比水库的鱼大得多,水也深得多,使用工具不一样。
“去水库上呀,我也去好不好?”小英很容易就把两兄妹的谈话直接歪楼,从捕鱼的事情联想到好玩的事儿,小小年龄还无法想像用油饼来捕鱼,想到的是只水库好玩。
“行,带你去,好吧!”正忙着准备工作,栾青松没有拒绝妹妹。
“哥,我也要去!”正在边上小燕和小山听到大哥带大姐去水库上玩,嚷嚷着要跟着去,作为大哥只好全部答应。
栾青松开始炒油饼,还偷偷的把家里的玉米粉拿了一点出来混着炒。
“好香呀!”直到三个小家伙闻着油饼的香味忍不住称赞,油饼才算是合格。
把炒熟油饼的装在盆里,用盖子盖好,再发酵一个晚上效果更好,做完这些工作,得把炒锅洗干净,收拾干净灶台,整个工作才算是完成。
“你都说香了,鱼儿肯定也喜欢吃!”栾青松微笑,对好奇的妹妹解释道。
“嗯,这些油饼的味道真的好香,鱼儿应该喜欢吃!”对于大哥的回答,闻着香味的小燕站在边上肯定的点点头。
傍晚,栾胜利推着装满石板的鸡公车(独轮车)回来了,车上装满打好的石板,有40多块,每块有10多斤,一车就有400多斤重。
栾青松知道车上装满石板下山的艰难,这活儿他干过,非常累人,何况推车之前,又打了一天的石板,土路不到一米宽,沿着海拔二千多米高陡峭的山路,推着沉重的鸡谷车很危险,推石绝对是力气活,力气小的人都没法把一车石板从陡峭山上推下来。
鸡谷车只有一轮子,下山的时候车头往下,中间堆满石板会档着推车人视线,走在陡峭的山路上,不是经常上去的人都会觉得害怕。
小路边长野草和树枝缦腾,还有一种只黔中屯堡才有果子叫刺梨,是所有水果中含维生素最高的,有维c之王的美称,多吃对身体有好处。
在下山行进的过程中,打石板的人一起说说笑笑回家,但两手确是紧紧握住鸡谷车的两连杆,眼晴小心盯着前方,不敢有丝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