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y院,也就是罗主席曾工作近20年的地方。小甘父母的福利房在这里,小甘和父母也一直在此居住。楼下有一排单车房,一户一间。放好电动车,小甘也不急于上楼,她从挂在单车房门背的口袋里掏出衣服,然后走进房内,关上单车房门。
再见小甘时,小甘已是穿上平时锻炼穿的所穿的所套旧衣服,在院里的交通要道上来来回回路步。院里的路不宽,路边停满了汽车,真可谓夹缝中锻炼。所里有一个门球场,去年之前,小甘还可以进去蹭场地锻炼,当然不能进入门球场的核心区域去锻炼,只能在门球场的白线外绕圈跑,至少还能不用顾及车辆和行人,但今年新翻改造门球场后,门球场的大门装了两把锁,在院里转悠的老人们是不会轻易放人进去的,小甘只有是在下雨天的晚上,悄悄地翻过门球场的栏杆进去锻炼过几次,实在是没有场地。小甘每天跑步的习惯还是源于她在企业工作时她领导对她的教诲“每天锻炼半小时,健康生活三十年!”小甘坚信领导说的是对的,于是,二十年坚持下来,倒是身材只有一个“差”字,去年还得了左脚静脉血栓,完全一个反面教材,小甘将身材肥胖归结为“中年发福”,好多人看见小甘锻炼,都认为小甘为减肥而运动,特别是在天冷时,小甘仍在运动,少不了丢两句“这么狠!”小甘并不做过多解释,有时听着歌曲,有时听着评书,有时听着新闻,就这样跑过春夏时秋冬。
小甘爱在院里跑步,还有一个原因,在这里,可以听到院里的大事小情,这都是她感兴趣的。今天,她们议论的是院里新任命一名副院长,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提拔了。这个消息小甘早就听说了,不是新闻。新提拔的蒋期燕原来也借调过在局,小甘和她关系不错,工作挺认真,为人挺好!她丈夫是系统内另一个处级单位的一把手,现在议论就是她丈夫怎么样?她又如何等等。她的确是走关系进的所里。还来她是棉纺厂的一名化验员,几次在他丈夫的操盘下,她到了这个参公单位。和她曾一起在棉纺厂工作的姐妹先后都下岗了,对她能到这个单位早已羡慕不已,如果得知她还提拔做副科级,那不是更羡慕了。
不听了,小甘继续跑,院里修大门已修了半年了,听说是走政府采购中标的,从拆到现在,小甘的印象就是一两个工人久不久出现在院里,东一榔头西一铲,有年无月地修着大门。见多了这种修理模式,小甘想起自己单位修厨房的天花板,也修了了将近两个月。天呀,小甘想,照这样下去,女娲补天成功了,但政府采购实施的工程还没有完成,听说都在追加经费。院里的植物越来越少,小甘记得当年父亲在职时,种了好多花草树,特别是那桂花树,当时全所工作人员都用肩挑手扛抬水浇树淋花,小甘看见父亲在提水,也一起帮着父亲一起。现在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每一届领导来院里都要折腾一翻,墙上黑板报变成喷绘,然后又专门制作不锈钢的宣传栏,现在又变成电子显示屏,越来越高档,但院里的绿化越来越少,全院被蚕食得像停车场,似乎植物一夜之间全没了踪影。小甘也只能在这个院内道路兼停车场里跑步。小甘体形是极胖的,加上天气有些热,一会功夫,就大汗漓淋。半个小时很快就到了,小甘拎着衣服背着包一步一喘气上到六楼的家中。
女儿一直未嫁,是小甘父母最大的心病。小甘的父母是五十年代的大学同学,他们担心,着急,但也没有办法。看着女儿渐长的年龄,无比焦虑。小甘的父亲倒经常宽慰小甘的母亲,孩子的事由她去了。于是,小甘的父母专心做好后勤工作,不再每日催促,不给小甘太大的压力。
刚进家门,小甘就接到值班室电话,明天16点30分有外送供餐任务。问清人数及餐标,小甘背包未放,马上打电话给厨师长黄守海及采购员韦宁思,告诉人数和餐标。小甘妈妈见了,马上提醒:“衣服湿,快换衣服”。挂完电话,小甘扎进浴室,洗头洗澡换衣。一面电吹风吹着头发,小甘还一面刷着手机看微信。头发吹干后,小甘又拔通黄守海的电话,询问采购订货情况并商量业务科人员集中时间。黄守海说:“因为明天供餐人多,早上10点开始全科人员集中厨房进行预处理,15点30分开始分餐。”好了,小甘将人员集中时间通知值班室,由值班员逐一通知。小甘的父母也煮好了晚餐。这是小甘最快乐的时光,有爱她的父母,有她爱吃菜肴,吃完晚饭,小甘陪着父亲看了一会电视,就又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里。
d看 小说 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