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郡,某宅院。
张耳与陈馀正关门密议。这二人都是逃亡到陈郡的魏国名士,陈馀待张耳如父。
“伯父,陈侯义军就在城外,我等得想办法在城中接应,好让其尽快破城才好!”陈馀对张耳说道。
张耳点点头:“嗯,此事一定要机密!杜景让刘县尉在城中布了很多密探,要是被其探知,我等可就将身首异处。”
陈馀说道:“伯父放心,我已经组织了五十余人的敢死队。我的计划是,这些人都扮作运输民工,找机会击杀郡守丞杜景。
只要将其杀掉,守城士卒必定群龙无首,那时号召众人聚义起事,定然易如反掌!如此一来,我等也就立了大功!”
张耳点点头:“好!我也认识四个反秦之勇士,其中三人还当过什长。这几人非常勇猛,汝可带其一同前去。还有,起事的时间可已经确定好?这可最为关键!”
“嗯!我已经拟定好起事的时间,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到陈胜等人正式进攻之时,我等再找机会趁火打劫!”陈馀说道。
张耳又说道:“很好!贤侄高见!另外,我料此城早晚必被攻破。待城破时,估计陈胜将会称王,贤侄打算下一步如何计划?”
这对于他们两个逃亡之人来说,这无疑是翻身的天赐良机。
陈馀道:“如今天下大乱,这当然是我等建功立业的最好机会。我将劝陈侯立六国之后复国,以分秦兵之势力。然后再劝其缓称王,急图咸阳。只要铲除暴秦,就可称帝号令六国,霸业可成!”
“嗯!然而此乃陈侯之大功业,与我等关系不大。要知道,我等只是认识他,并未参与首义,也非其好友。因此我等要登高位极难。
我想,我二人要想建立自己功业,唯有建议陈侯派兵北略魏赵,我等以旧部多在魏赵为名,跟着前去办事。
到了魏赵之地,一旦有机会,可拥立贤者为王,到时候我等才可不失君侯之位。此事我二人一定要统一口径,方能成功!”
陈馀一听,拥立贤者为王?汝怕是想找机会自立为王吧?
不过这倒是一个极好的思路,如今天下大乱的形势下,谁不想做一个王侯?
想到这里他说道:“好!我一定遵照伯父的意见!”
……
陈郡府衙,郡守丞杜景正在与两位五百主、刘县尉等三人商量守城之事。
杜景五十八岁,泗水相县人。丞,就是协助郡守的副职,一般秩六百石,当然也根据郡的大小而不同。
对于郡守和县令相继找借口离开此地,杜景很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无非就是两条路:要么投降叛军,要么为朝廷守城而死。
像郡守和县令那样,借故逃跑算是怎么回事呢?
此城也没有郡尉,郡尉驻守在南边的一个县城汝阴县。所以目前此地他是最高负责人。
手下的八百戍卒是由两个五百主负责。这二人对他倒还算忠心,杜景感到很欣慰。
刘县尉说道:“回禀杜丞,属下负责城内治安。现在,属下已经组织了更卒五十人,衙吏三十人在城中日夜巡逻,防止城内有人起事造反。加上有杜丞派的人,城内应该无恙。”
杜景点点头,道:“好!不过汝千万不可大意!要知道,此地乃是陈胜吴广二叛贼之老巢,必定耳目众多,我等必定要严加防范。”
刘县尉道:“的确如此!今日凌晨正好属下当值。有十人在城西长寿坊密谋反叛,正好被属下与张百将查获,已当场将那十人斩杀,其家人都已被关进监牢。
如今城内倒是非常平静,只要能够守住此城,我料城中之人应该掀不起什么波浪,还请杜丞放心才是!”
“刘县尉精明强干,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干吏!此次若守城成功,我将向朝廷举荐刘县尉!”
“属下多谢!”
接着,杜景又问那负责城防的二位五百主:“二位五百主,城防之事如何?”
高五百主道:“请杜丞放心,所有的石头、薪柴、油料、箭矢等都已经准备齐全。
戍卒的斗志还算不错。就是临时组织的更卒,在杜丞重奖之下,也有六七分卖力!叛逆想攻下此城,绝非易事!”
熊五百主说道:“谁要想攻下此城,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我誓将与此城共存亡!”
“好!熊五百主果然有魄力!走,我等一起到城墙之上去看看!”杜丞说道。
“诺!”
于是杜景领着众人,出了府衙就往城墙上走去。
来到城墙之上,只见城外营帐密布,一时不知道有多少人!
杜景问身旁的高五百主:“汝可知,叛贼有多少人?”
高五百主说道:“启禀杜丞,据属下等探知,反贼颇人多势众。其号称有十五万人,不过实际的人数不过四五万,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
杜景一听,心里顿时感到一丝恐惧,他想:此城肯定受不住!因为二叛逆还没有攻下过郡城,而此处又是其家乡。可以轻易地想到,反贼陈胜无论如何也要攻下此城,以壮其声势。
试想,如果此城都攻不下,怎么进军函谷与图谋咸阳?
不过杜景既然下决心要死守此城,因此他的恐惧自然不会轻易泄露出来。
只见他说道:“我估计明日叛贼就要攻城,到时,我将亲自上城墙指挥守城。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凭着这两千人和城里面充足的粮食和兵器,守一两月也不是难事!
只要我等可以坚持一两个月,朝廷的救援大军必定会到,到时候,我等里外夹击,破反贼就有希望。”
“诺!”众人都点头道。
……
吴广营。
吴广与陈平、吕德、方盎、方强、高奎等人以及另外五位代理都尉在议事。
高奎与方强已经担任了大司马左右校尉,很重要的职务。
此次攻城,分为两个主攻方向:北门和南门。
陈胜带六千人主攻北门,吴广带六千人主攻南门,因为人多了也展不开,每个方向六千人足够。
只见吴广说道:“我计划,二十架爬梯、五架云梯全部使用,每梯二百人,以一千人为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