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吴广斩原河内郡尉姜埔祭旗,然后与刘季分兵而行。
在吴广的计划当中,刘季带两万人北上攻击天井关(太行陉),占领上党郡,应该会比较容易。
虽然一般人看来刘季的兵力似乎较少,其实那是由于其后勤的粮草运输,都是由河内郡征调民夫进行。要是把这些民夫都算上,那就有六七人万,也不算少了。
其次,自秦始皇打败山东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其防御重点一直是北方的匈奴,因此上党郡的兵力本就不多。
而且上党郡依然是以防御外族人进攻上党为主,所以其防守之兵力在北部与东部。
北部有龙舟峪关、马岭关,越过马岭关就到太原盆地。按吴广与刘季的计划,如果顺利攻取上党郡,接下来将一鼓作气越过马岭关,直逼晋阳(太原)。
(秦末内地兵力:为何秦末农民起义能够很快攻下函谷关,进入到咸阳附近,很多人进行过研究。
一般认为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其一,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既然是第一次,肯定当政者没有料到规模有如此之大,因此各地驻军非常稀少。
其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主要兵力分作两个部分,一是防御北方匈奴,二是南下攻击岭南,这样一来,内地兵力当然就少了。)
东部当然是太行八陉当中的中部几个陉,这几个陉是控制进入河北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有部分兵力驻防。
因此南方的天井关驻防兵力不多,过了天井关之后的四个小关,更是不值一提。
……
吴广自己的攻取河东地区(山西运城盆地),也是中国当时最繁荣的地区之一,而且今后可能还要面对章邯和王离至少一支主力的进攻,因此其带领了八万人,其中包括河内郡新招的几万新卒。
吴广所走的道路,称为轵关道,或者叫王屋道、垣曲道。这条道路有悠久的历史,在春秋以前就开始使用。
从河内郡出发西行,其线路为:轵关陉(今河南济源县北)------齐子岭-------阳胡城(垣曲)-----翻越王屋山-------皋落(垣曲县)-------横岭关------涑水上游之含口。
到了这里之后,距离左邑县(闻喜县)就近在咫尺。
……
吴广带兵从河内郡出发西行,四日后中午就抵达轵关。按理说这里应该归河内郡管理,不过,轵关守将蔺韦先是拒不降赵,后来又据不降夏,很让吴广烦心。
这里先说一下轵关之地势。纵横家苏秦论天下形势时,曾有“秦下轵道则南阳动”的说法,语中的轵道就是轵关陉。
从下面这句话:“轵者,车轴之端也”,就可以看出轵关陉非常狭窄,只允许一个车通过。
实际上,轵关两山夹峙,南北两面各有一座六七百米的断层山,号称“封门天险”,扼住了山西运城盆地东出和南下的道路。因此轵关也称为封门关。
吴广命令在关前五里开始安营扎寨。他刚把命令交代完毕,先前已经围困轵关多日的前锋、假都尉许建来向吴广汇报情况。这个许建,也是原十三狼骑护卫之一。
只见许建禀告道:“……大王,轵关共有戍卒二千五百人。由于此关过于狭窄,每次攻城最多可以搭设四架梯子,而且都还略显拥挤。
因此这十日以来,每日攻城一次,已损失四百余人,可是敌军之损失依然不大。”
其实这消吴广已经从战报当中知晓,只见他听罢皱着眉头半天不说话,良久才吐出一句:“走,先到轵关附近看看再说”。
因为驻扎大军之处,距离关门口还有好几里路程。吴广骑上他的爱马奔霄,带着十三狼骑和陈平、吕德等人,风驰电掣般赶往轵关。
到了这关口一看,吴广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抬眼望去,两侧山峰高耸,在狭窄的道路之上,两匹马要并行都非常困难。
果然是一座险关!
在如此险要的地方设立关隘,的确是很难攻取,一般要采取消耗战。吴广当然消耗不起!
派先登营死士绕过去进攻?好像这几乎不可能!一是两侧的山太高,而且十分陡峭,山上还长满了浓密的数木,这是天然屏障。
二来,人家早就有防备,另外一边也修有城墙,哪是那么容易偷关而过的?
吴广想了半天,便对许建说道:“汝速在这周围找人,找熟悉这关内所有官吏之情况之人,越详细越好。”
许建道:“诺!”
这人当然好找!因为轵关道是连接河东与河内的重要交通要道,东来西去的商人非常多,几乎是络绎不绝。
即便是现在,关内也会定期放人出来!当然是许出不许进。
吴广安排完之后,又让人往关楼上面射了不少的诱降书,许以高官厚禄。
……
吃完晚饭过后,许建就过来向吴广汇报情况。他已经找人将关内的人员情况搞了个一清二楚。
原来,这关内守将蔺韦是一名校尉,属于高级军官,其副职是一名军侯,另外手下还有几名千人将。
除了军事将领之外,此关还有一盐官,名孙勃。此人秩三百石,专门负责收取盐税,其手底下有七八名吏佐。
不仅如此,许建还将主要军官和那盐官的底细也都搞得一清二楚。
吴广听完他的汇报之后,略微思索了一会儿,便对陈平说道:“陈司农,我看还是得派人进去谈判,晓以利害,许以重利。
一是当面告诉城内人,如其坚持不降,一定关破屠城。二是按照先前所议,再给蔺韦最后一次机会,如其献关,封其关内侯,赏黄金五百斤。”
陈平点点头,说道:“大王,臣也以为可派人进关去,无论蔺校尉是否想投降,也应该会见使者的,臣想亲自去一趟,以便见机行事。”
吴广一听,摇摇头:“这……这太冒险!万一那蔺韦一时头脑发热,杀了公,该当如何?”
陈平笑道:“大王,刚才臣听许都尉讲,这蔺韦乃是至忠之莽夫,也非常善待文人,故其杀臣一位文弱书生之可能并不大!”
ps:书友们,我是江岸钓鱼,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huaiyuedu()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