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无常照月,
人间自有后来人。
四海升平弦上音,
五湖频见踏歌声。
沧海离恨魂不散,
红尘却有不了情!
自古难见不老人,
如今忠孝难两全。
最近,罗靥的“上歌听”出事了,被人指认为“庸俗表演”。什么小丑跳“钢管舞”?不就是艳舞女郎……凭借着隐藏在面具下的就是绝色容颜。观众都是冲着这张倾国倾城的容颜,而去捧场的,就差没跳脱衣舞了。
说庸俗的大多都不懂艺术,或者是停留于表面的,没有深度思想,总体来说,为了迎合大众,艺术肯定会不停的变味,没有俗雅之谈。
国人对于“庸俗艺术”的认定大致关乎到四个方面,便可视为庸俗:
1、运用过分复杂的技巧表达乏味的思想;
2、忸怩作态的或矫揉造作的表现形式;
3、极度的感情脆弱;
5、艺术手段不宜表达的题材
总之是指那些对毫无意义的,或者陈腐的内容所进行的过分生产。
其实主要取媚于小市民阶层的低级观看趣味,它的危害则在于“坚持让人们将其作为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去认真看待”。当然,即使以往曾被艺术界认为是“高雅”的马戏团表演艺术,随着人们世界观与审美观的改变和提升,随着时代在人文艺术的进步,有许多也逐渐被淘汰出局,产生的就是娱乐休闲会所和舞厅咖啡吧之类的文艺休闲场所。
今日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容纳任何艺术思想观念与表现形式的繁荣时代,但同时也是丧失信仰、缺乏严肃、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思想混乱与审美混乱时代。
庸俗艺术最大的危害便是“坚持让人们将其作为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去认真看待”,这其实也是庸俗艺术最能障人耳目、扰乱视听的不二法门,加之又有业内某些任人唯亲、唯利是图的评论家予以推波助澜,各类庸俗艺术泛滥也就在所难免,视粪土为黄金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到底怎么分辨出来是大众还是小众才是艺术?
说别人俗的时候在20年,年前甚至是雅,而在各种艺术理论下认为它是雅,明天它可能被大众骂得一文不值,就成了俗,甚至烂俗!烂大街的俗,俗不可耐。
为什么小众还在坚持?
艺术没有定义,虽说高于生活,但也是与生活的商业和理性陶冶下的结果,也必定是大众才能知道这个作品,不同时期所呈现和大众认同的不一样罢了,十年前,绚丽的3d技术,现在,沉静的古老情感,也许人们生活形态息息相关,没有一个定论,没有一个终点,艺术、生活、哲学、文学,看到的每一个东西都是艺术,都是生活,都是哲学,也都是道理,也都是学问,也都是至理名言,也都是垃圾。
上下两张皮,咋说都有理。相对论,都是量子论,也都是物质变化的规律,也都是甚至顶级科学家才懂得的理论,从一滴水,或者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或者是一片树叶的飘落,全部的规律都是一样的,也都蕴藏在其中。
罗靥演的小丑在岁月的长河里,散发出愈久弥香的魅力。虽在舞台上表演小丑,有一种美,于无声处,是看过的风景,积淀成温润的光彩,是走过的路途,在心底刻画出从容优雅的灵魂。有人说,人的眼睛里,藏着曾经走过的路。罗靥就有一双这样的眼睛,她的双眼深邃得就像一泓清水,闪烁着过往的星光,但却少有人知道。即使是星光,也有过黯淡的时候。
罗靥最近看到一句网络流行语很喜欢:“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其实,每个生来到世上的人,都是行人,走的道路不一样,但是希望到达理想的地方是一样的。最后都是一方木盒包装设计散发孤寂气息。呵呵!
罗靥从小到大一直都在马戏团刻苦练家子,自恃有一些天资,当然是s城市马戏团的台柱子之后,所谓天资也就是被王歆教练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之下练出来的。
彼时也内心欢欣,自己生在温婉如水的南方s小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概也比较容易,能成为一个温柔恬静的南方姑娘。罗靥后来发现自己天生就有不安分因子,不愿意一直呆在s小城,做不到安心待在s小城过一辈子,太平静了。所以也做不到把自己永远都安放在一个地方,家乡没有能够满足内心需要的所有,所以来到异乡h大城市打拼。
18岁来h大城市工作之后,罗靥认清了现实,必须要一直靠技艺吃饭,就变了,变得很努力。因为罗靥越来越明白,想要得到什么必须付出,比应得的要付出百分之两百的努力,才能得到;所以罗靥能当上“上歌听”夜总会总监,每天压轴演小丑节目,觉得走到现在亦无愧于心!
话题扯远了,什么庸俗不庸俗的呢?这样看来想和一些人正式地好好说,高雅和庸俗的技艺都是后天不断修炼而来的,天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这样一些积压在心里很久的话。努力了,付出过很多努力,才能有今天的技艺,无论别人说是庸俗还是高雅,都是罗靥苦练出来的技艺。
嗯,罗靥从小走上马戏团的舞台的时候就很美,就算隐藏在面具下哭了也很美,哭泣的美是一种悲戚的绝美。所以啊,现在有点狼狈,现在有点迷茫没关系的,以后一定会实现想要实现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心中梦想。
“你是不是觉得我过的很不错?其实没有,还差的很远,我很狼狈,甚至在纠结要不要就回去算了呢?”
“没有什么好与不好,若真的找到了想要的,就无所谓累不累,重点是,找到了吗?”
“会十分想家,除了忍受这一切以外毫无办法。”
“但是这一切并不会被击垮……”
“终有一天,太阳会再次升起”
“或许都未曾注意到,就这么悄无声息地不断探索”
“有空也会开始思考其他事情”
“会挂念一个毫无交集的人,一个只属于曾经的记忆里的那个人。”
“那时,就会明白,这就是对故土的安生之地的难分难离,想留下来,那就必须忍受它所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