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悠悠情丝
今天一大早,我就跑去地下室找勇波,把请假条交给他,请他帮我向老师请假,顺便也说了我爸爸妈妈的情况。
“好的。你放心吧,我会代你向老师请假的。”
转身,我就跑去市场。买肉买菜,熬粥给妈妈吃。这一大早的逛市场,人真多呀!熟悉的不熟悉的声音响着、叫着,不绝于耳,热热烈烈的要把空气搅动。我只想快快买好肉和菜,好赶去医院看望我亲爱的爸爸妈妈。
妈妈真虚弱,脸色苍白。尽管经过一夜的输液,气力还是没有恢复起来。
我放下保温瓶,把葡萄、蜜桃放在床头柜上。轻声说:“妈妈,勺粥你吃。”
“好呀,慢点来。”妈妈挪了挪身子,竭力把身子坐正一些。
我倒了肉粥在碗上,一匙一匙地勺起,轻轻吹一吹,吹去烫热,再喂给妈妈吃。
妈妈牙疼得厉害,嘴巴还不能大张,只是裂开了一道小缝。我轻轻地把汤匙喂进去,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就撞痛了妈妈。
这样喂着吃完了一碗粥。白大褂的护士小姐走进来拔针头,换吊瓶了。一包包小药袋被撕开,红的黄的白的,方的长的圆的药丸一粒粒排到药剂纸上,又到吃药的时候了。我的好妈妈,吃过药,你一定要快快好起来。
吃过药,妈妈合上眼睛,迷迷糊糊睡去了。累了就该多休息。我的好妈妈,你平日太操劳了,每天都奔波劳碌,早出晚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无休。也真该好好休息一下。
二叔也赶来了。一进病房,就向妈妈禀告:“工地上的事我都吩咐好了,你不用担心。刚才我又去走了趟重症室,大哥他脱离危险了,医生说再观察一下,就可以转普通病房了。”
爸爸就这个弟弟,如左臂右膀,一直跟随左右。他们这些年来辛苦打拼,凭的全是一腔真挚的手足情。
三天后,妈妈的伤好多了,爸爸也从重症室住进了普通病房。我依然每天奔走在从家到医院的路途上。
妈妈身体和精神都恢复得差不多了。也开始有精力跟我聊聊。
“妈,你们做什么工程?”
“承包工程。大的小的都接。建筑、水、电、绿化等等都接。全赖你爸爸的神通。”
“那是不是很辛苦?”
“露天的,日晒雨淋,风霜雪露都不少,当然辛苦。还累,搬砖挑水泥,砌墙通管道,又脏又累。”
哦,原来如此。世上的财富,都是沙中浪底来。不经历磨难,哪有丰硕的收获?
“妈妈,我们班上一个同学退学了,去打工。”
“这么小的年纪,去做什么工作?男孩还是女孩?”
“男孩。”
“男孩子倒没什么,女孩子却更应多读书明事理,掌握一些本领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妈,你说我长大了去做什么好啊?”
“做什么都行。只要你做得来,正正当当,勤奋努力,不偷不抢,不欺不瞒。重要的是有真本事。”
“我真不知道能做什么呀?”
“傻孩子,现在还小,不急。先好好学习吧。”
“为什么男孩子倒没什么呢?他们这么小去打什么工呀?”
“男孩子心野了,就学不进书本知识。学习和工作却是两码事,有些人一边做一边学,也照样做得很出色。不过呢,人始终还是应该打好文化基础,才会走得更稳妥,取得的成就才会更好。像你班上的同学,他可能家庭条件太差,没办法读书,不得已才退学的!你不用想太多,安下心来,好好学习就行了。”
正在我们母女俩聊得兴致勃勃的时候。二叔带了几个人进来。
“嫂子,工友们要来看看你。”
陆续走进四五个黑衣黑裤、黑脸的工人模样的中年人进来。有个阿姨还携了个少年。
“大家有心了。我没什么了,伤都好了,明天或后天就可以出院了。本来想今天就出院回家了。他爸刚从重症室出来,好歹陪他一下,这才多住了一两天。”
“哎哟,老板娘你吉人天相,绝不会有事的。我们都十分感谢你的照顾。”中年阿姨的声音。
我一看她身旁的小男孩,不禁惊叫一声:“高洋?!怎么会是你?!”
高洋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定睛再细看。他也大吃一惊:“怎么?是你?!”
妈妈也疑惑了:“怎么?你们认识?”
“妈妈,他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高洋!真是巧合,巧合。怎么会这么巧?”
中年阿姨反应过来了:“你不会是高洋的同班同学吧?高洋刚退学了,我让他去表叔的店里帮忙。”
妈妈细看高洋,有些无奈,有些理解,也有些伤心。“好好干。少年人。努力就会有收获。”妈妈望着高大壮实的高洋说。
“谢谢阿姨,我会努力的。”高洋的腼腆还没褪掉,说话间还会轻微的颤抖。
一班工友也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高高壮壮的,工作不愁。”
“害羞是可以克服的。见识多了,自然就坦然了。”
“这张嘴巴也是可以锻炼的。你看我以前是闷头闷脑的闷葫芦一个,现在已经大大不同。”
“阿姨你让他去做什么了?”
“修汽车。年轻人学门技术,比什么都重要。这么一个大男孩了,应该去学技术,谋生。他表叔也是从小学徒炼来的。”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小兄弟,入行了,好好学,定有出头天的。”
工友们团结互助的心此刻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这是多么温暖,多么动人的时刻!
妈妈的伤和痛好像都被这些热烈的情愫抹去了,整个人也在顷刻间轻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