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前段时间有一只传说中的怪兽‘朱厌’现世,大肆屠杀百姓,京都一片混乱,最终是宋家的一位高手出手,才将‘朱厌’驱逐,据说‘朱厌’离开京都后去了太行山,不知所踪!”黑杀星说起朱厌的时候还有一些心有余悸。
“朱厌?”
李央悚然一惊,因为朱厌不只是普通的怪兽,而是跟冥冥中的命运有联系,是“兵燹”的征兆,许多记载都提到朱厌一出现,天下就会兴兵,陷入战火。
作为东方朔的传承者,李央很清楚朱厌出现就真的代表战乱很快就要来临了。传说朱厌在仙神时代居住在神山“小次山”,只有感应到乱世来临才会出世,从来都是这样。
李央一些计划必须要根据战乱将至这个前提进行调整。
乱世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但乱世也意味着混乱,许许多多机遇会诞生。
黑杀星最后总结道:“显然以京都为中心统治华北多年的宋家,现在情况也没比华南的方家好到哪里去,估计是焦头烂额,才会等朱厌肆虐了一段时间才有高手腾出手来将其驱逐,连击杀都做不到。”
针婆叹了口气:“没想到局势已经乱成这样了,但老身要说的也不是什么好消息,老身前段时间去了巫山,在深入巫山之后,突然天昏地暗,不知从何处兴起了诡异的迷雾,还伴随着狂风暴雨,老身迷失其中,足足半个月,才误打误撞才通过一处长着毒栗子树的山谷逃出来。”
“而直到老身逃出来,迷雾和风雨还没有停,甚至有强大的仙道修士试着用道术驱散迷雾也没有用,此外,还有很多妖物逃出巫山,之前那只道台一层的鸩就是放弃了自己在巫山的巢穴,逃了出去,才会被老身捡到它的羽毛。”
针婆顿了一下,压低声音说道:“我跟在巫山迷失时遇到的一位同道交流,对方怀疑可能跟传说中的巫山神女有关,因为巫山神女司职的就是‘雾’。”
送行人似乎有些不信:“巫山神女是一位神灵,上古时代有九州,由九位九州之主守护,巫山神女就是守护‘巫州’的‘巫州之主’,但是所有的神灵应该都已经陨落在了仙神时代向末法时代过渡的时候,甚至现在提到神灵,都认为是迷信。”
上古“仙神时代”向“末法时代”过渡的时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有神灵都陨落在了那个时候,到如今,“神灵”二字,已经成了迷信的同义词。
黑杀星并不赞同送行人的观点:“那也未必,也许神灵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手段,要在乱世归来。之前我提到朱厌逃进了太行山,而太行山有一位‘太行山神’在仙神时代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现在想想,朱厌选择太行山也可能跟‘太行山神’有一些关系!”
李央静静地听着,思索着,毕竟这些都是珍贵的情报。
“巫山神女”、“太行山神”都是仙神时代有名的神灵,传闻巫山神女在大禹治水之时赠与大禹三卷天书,而后世也有许多巫山神女的传说,比如屈原的《九歌·山鬼》就是歌颂这位神女,太行山神同样有“青山作揖”、“白石点头”的神话流传。
但神灵确实是早就全部陨落,成为了绝响,也不知道巫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接下来轮到送行人了,送行人似乎没有像黑杀星和针婆一样去其他地方:“我一直呆在魔都,注意到魔都似乎有一股势力潜伏,进行秘密的活动,我怀疑这次洪水就跟那个神秘势力有关,那个势力使用的是道术,很可能是十仙门中的一家,你们行事的时候最好也小心一点。”
李央接口道:“我推算过,这次洪水是一位水属的大妖挣脱了封印,召集水妖作乱,而封印不是他自主挣脱的,是被人破坏的,封印最初的位置应该就在黄埔大桥!很可能就跟送行人提到的那个神秘势力有关。”
真要说起来,封印被破跟李央也有一点关系,不过这个李央就不会说出来了。
针婆神色凝重:“少君,你知道具体是哪种大妖吗?”
李央摇摇头:“水属的大妖太多,我也不清楚,也许是蛟龙,也许是文鳐,也许是鲲鱼,也许都不是。”
但此时,突然一道清冷声音从上空传来:“你的易道境界看来很不错,能推算出这么多东西,不过这次出世的大妖,不是蛟龙,也不是文鳐,而是长右。”
这道声音很好听,但却仿佛冰雪一般寒冷,带着一股无情的味道。
一个带着面纱的女子御剑而来。
这个女子身着素白色水袖罗裙,带着面纱,这面纱似乎是一件宝物,能够完全遮掩气息,使得这个女子毫无声息地接近,直到她出声,李央四人才发觉。
这个女子身形姣好,眉目如画。
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
但是这个女子眉宇间隐隐有哀愁之意,似乎是闺中少女在伤春悲秋,感慨年华逝去,又似乎是为情所困的怅惘。
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
此女正是隐杀排第一的绝世杀手——“不见君”。
“见过不见君大人!”黑杀星三人连忙行礼,是古代武者间见面的拱手礼,李央也跟着拱了拱手。
不见君水袖轻挥,飘然落地:“不必多礼。我是特意来见你们一面,跟你们讲一些关于长右的情报,你们如果遇到危险,我会酌情出手,毕竟隐杀是一个组织,只靠我和一点红、杀生客,是没有办法撑起来的。”
不等众人回话,不见君就自顾自地说了起来:“长右此妖,在远古的仙神时代,曾经举东海之水,水淹云州,最终不敌云州之主‘云中君’,被‘云中君’和其好友巫州之主‘巫山神女’联手镇压,之所以不击杀是因为长右构筑的是‘四海道台’,长右如果被击杀,就会引发四海水脉暴乱。云中君是想等到四海水脉逐渐改变,跟长右的联系断开,再将其击杀,但是没有等到,云中君自己就陨落了,但长右没有陨落,最近不知道被什么人释放。”
不见君显然是那种极其骄傲的人,语气中带着一股独断专行的味道,自说自话,但是李央四人都没有意见。
因为以不见君的实力,确实有这个资格。
也许不见君的真实性格不一定是这样,但是没有必要对他们平等相待,就像李央之前对那只白鲨一样。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不见君看向众人,海风吹着她的衣袖和长发飘舞,有一种仙袂飘飘的味道,似乎随时要乘风归去。
送行人上前恭敬道:“启禀大人,我的武道境界离道台一层还差一线,我打算去观摩这次大战,以期有所感悟,取得突破,不知我可否去三里内观战,会不会被波及?”
送行人问的是自己去三里内观战会不会被波及,可能是被黑杀星准备突破刺激到了,也希望晋级道台境界。
道台境界,是每个修士的梦想,也是每个修士都难以跨越的一道槛。
“长右的真实境界,按照典籍记载,应该是道台四层,当年水淹云州就是为了感悟水行之道,冲击道台五层,五气朝元的不可思议之境界,不过被云中君阻挠,自然是失败了。而长右的道台跟四海息息相关,四海比起上古,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长右的境界应该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从道韵波动来看应该是跌落到了道台二层,不然就不只是水淹魔都这么小的范围了。至于范围,要是过去云中君和长右的战斗,你接近万里之内都有危险,现在的话,二十里之外无恙,毕竟长右的境界跌落得很厉害。”
“多谢大人解惑!”
送行人连忙道谢。
实力不同,眼界也不同。
水淹魔都这种事情,李央已经觉得很难想象了,但在不见君看来还是不够看,范围太小。
而长右的情况体现的就是后天之道的弊端,“四海道台”,顾名思义,跟四海有关,是水行之道的分支,属后天,但假如有一天四海不在了或者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对于四海的领悟就全部或者大部分作废了,只有对最本质的“水”的领悟还作数。
如果长右修行的是“先天水行之道”,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不见君见众人没有再出声,御剑化虹而去,方向正是黄埔大桥的方向。
李央没有问出怎么解决千人魂体质的问题,因为上位者的承诺是最不能相信的,只有建立在实力相当的基础上的等价交换最可靠。
不回答还是好的,说不定李央一问完,不见君就一剑将李央枭首,理由是反正你已经病入膏肓,早些解脱更好。这种情况虽然极端,但从不见君表现出来的性格看,不是没有可能。
从针婆三人中只有送行人问了问题就可见一斑,其实大家想法都差不多,不敢轻易开口。只是送行人想问的问题关乎生死,他才不得不问。
上位者对下位者从来都是生杀予夺。
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