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魔都其他地方不同,佘山上没有任何洪水肆虐过的痕迹,相反,这里绿草青青,鸟语花香,明媚的阳光穿过疏疏密密的枝叶在一处宫闱前投下斑斑点点的疏影。
这座宫闱古色古香,碧瓦飞檐,门口是两只威武严肃的石质狴犴雕像,青铜环朱漆的门户敞开,从门口进入,穿过一片青石砖铺成的空地就是正殿,正殿的四个角落都摆放着鱼嘴铜香炉,一丝丝熏香青烟悠悠升起,使得室内气氛安详。
正殿中央,一老一少相对跪坐,老者身穿紫袍祭酒服,头戴高冠,闭目养神,少年人身穿稷下学宫弟子服,高冠博带,正襟危坐,有一种“坐而论道”的味道。
老者正是方仙道道主邹春秋,少年人则是差点死在李央手下的邹南,但此时邹南身上的气息已经达到了道基境界,显然是因祸得福,更进一步。
“你以生死作为阴阳两面构建道基了?”邹春秋睁开双眼,悠悠问道。
“正是,弟子在生死关头领悟到生死一体,方生方死的道理,以此构建了道基,还请师尊指点。”邹南恭敬道。
“个人有个人的道,尽管走下去便是,只是要注意道基的起点太高的话,后面的道台境界对道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不过你虽然是刚晋升,但是从气息看,你的境界借助福地应该已经彻底稳固了。”邹四海话锋一转,说起了境界稳固的话题。
“是!本来要花费不少时日的,但是这几天在佘山修行,几乎是如鱼得水,没花什么力气就稳固了境界。”邹南答道。
“佘山这处福地看来效果真是显著!福地是真正的天之赐予啊!昔日仙神时代道家有七十二福地,但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福分,进入末法时代之后这些福地大多福分耗尽,沦为普通的土地,凡土。不过灵气复苏以来,新的福地开始诞生, 比如这处佘山福地。”邹春秋很是感慨。
“敢问师尊何为福地?”邹南虚心问道。
“福地?人有旦夕祸福,地同样也有祸福吉凶。一块普通的土地,一旦得到上天眷顾,钟天地之灵秀,福气变得浓厚,就会化为福地,灵气浓度上升到一个匪夷所思的程度,在其中修行的人修行速度也会变得一日千里。”
邹春秋顿了一下又道:“但是福地最重要的还是福气,福气就是气运,有了福气,就有了气运。因此在福地里干什么都会变得顺利,遇难成祥,逢凶化吉,甚至道台雷劫都会被极大地削弱。比如我的伤势,配合方家的疗养秘法,在福地中修养,很快就可以恢复,修补道台的损伤,甚至破而后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样的话,方家和龙象门的实力靠福地很可能会迎来一个大爆发!”邹南推测道。
“不是那么简单的,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福气,就像没有人永远走运,福地同样有竭尽福缘的时候,其中修行的人越多,福气就消耗得越快。因此一般只有精英弟子才能在福地中修行,细水长流。而且如果有人在福地里渡道台雷劫,甚至有可能一次耗尽整个福地的福缘,因为渡劫是逆天而行,而福地的福气本来就是上天赐予的,用上天赐予的福气削弱上天降下的雷劫,完完全全是白眼狼的行为,会严重折损福气。”邹春秋摇摇头。
“那我们方仙道和方家的协议里规定我们能在福地里修行多久?应该不会很久吧?”邹南觉得寄人篱下应该是不能长久的,更何况福地这种好东西方家应该不愿意长期给外人分享。
“恰好相反,方家的态度是随便我们在福地里怎么修行,甚至给予了一次在福地里渡雷劫的机会,我是打算把这次机会给你的,你要尽快修行,尽快达到道基巅峰,构建道台雏形,然后就可以引动雷劫,现在灵气复苏,使得修行也容易了很多,哪怕修行速度快也不用担心根基不稳的问题。”邹春秋笑道。
“方家这么做可谓大出血,这是希望我们方仙道站队,站在他们那边,同时树立榜样吸引更多人投靠方家,千金市骨?”邹南没有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而是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正是,就是千金市骨,但是我们跟方家也是一拍即合。徒儿,你觉得我们方仙道现在形势如何?”说到最后,邹春秋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起来。
“我们之前雇佣隐杀的人对灵棋观出手而不直接出手,就是为了瞒过十仙门中的紫霄宫,虽然做得隐蔽,但是纸包不住火,可以瞒一时,不可能瞒一世,紫霄宫总有一天会知道,那个时候,我们方仙道就会遭到紫霄宫的怒火,雷霆一击。所以我们必须要托庇于能和紫霄宫对抗的势力,八武宗之首的方家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邹南对局势看得很清楚,洞若观火。
“不错,紫霄宫的祖师张三丰曾经得到部分东方朔的传承,念及香火之情,紫霄宫庇护灵棋观多年,使得灵棋观虽然积弱,还怀有四大易书之一的《灵棋经》这样的重宝,但是一直没有出什么事情。我们原本也不愿意招惹紫霄宫,但是乱世来临,方仙道如果没有易道手段,难以保全自身,只能出此下策。徒儿,你可知道四大易书是哪几本?”邹春秋虽然说是“出此下策”,但神色毫无波动,显然是不后悔。
“按名次高低排依次是文王陵的《周易》,中天紫薇大帝的《紫薇斗数》,洞玄宗的《九宫算经》,以及灵棋观的《灵棋经》。”邹南如数家珍,显然很是清楚。
“正是这四本,其中《周易》掌握在周文王留下来的道统文王陵手中,而《紫薇斗数》是古老的神灵,五方天帝之一的‘中天紫薇大帝’撰写,后来这本易书随着仙神时代终结,中天紫薇大帝陨落早已不知所踪,《九宫算经》则掌握在‘南华老仙’左慈留下来的道统洞玄宗手里。文王陵和洞玄宗都是仙道十门之一,有道台三层高手坐镇,不是我们能肖想的,《紫薇斗数》则完全是无迹可寻,我们只能选择对灵棋观出手。不过拿到了《灵棋经》就是值得的,我已经把《灵棋经》交给你邹机师叔参悟,他是本门中对易道最有研究的。不过这只是对灵棋观出手的外因,你可知内因是什么?”邹春秋似乎是在考校邹南。
“内因,应该是我们方仙道实力不足以在乱世中独善其身,即使没有紫霄宫的外在压力,我们为了保全自身,同样要选择一方站队。”邹南分析道。
“正是如此,纵观诸多大大小小的势力,唯有门中有道台三层高手坐镇的一流势力才有成为棋手的资格,至于仅有道台二层高手坐镇的二流势力,也许可以暂时逡巡一二,但是最终必须要站队,我们方仙道索性就早点站队,有从龙之功,获得优待,因此在对抗长右时,我不惜损害道台也要全力出手,就是表明方仙道的态度。不过画意宗和太平道似乎还在观望逡巡,暂时不想站队。”邹春秋分析道。
“除去算不上宗门,在灵气复苏后才临时建立的隐杀组织和早就加入方家麾下一百多年的龙象门,魔都有道台二层高手的势力确实就我们三家,但是太平道道主张巨鹿和画意宗宗主吴丹青不是都没有办法赶回来吗?前者不久前扬帆东渡,后者远在昆仑山,应该不算不愿意站队?”邹南提出自己的疑惑。
“徒儿,你虽然博览群书,也深谙权谋之道,但是实力不足,眼界还是差了一点,切记,对于我们修行者来说,只有修为才是根本,权谋心术终究是次要的。”
“张巨鹿早不出海,晚不出海,偏偏在长右来之前出海,哪有那么巧的事情,太平道的《太平青领书》虽然不是四大易书之一,但在易道手段上也不差,我怀疑张巨鹿早就算出了魔都会有剧变,才选择出海。而吴丹青修行的则是画道,修行画道的,基本上都会兼修乾坤之道,画里乾坤,画外江山,乾坤挪移,一瞬千里,完全不在话下,吴丹青仅仅是不想回来,找个托辞,不然从昆仑山赶回魔都也就是几次‘大挪移’的事情。不过二流势力也确实有逡巡的资格,三流势力就必须马上站队,没有选择。”邹春秋解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