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三爷在昏暗的灯光下见洛昭君微微发抖,微一沉吟,苦笑道:“现下他势单力薄,若得轩族相助……”洛昭君已然得悉他的心意,咬着下唇,问道:“如果轩族不接纳他,是不是还会伤了他性命?”
洛三爷摇了摇头,笑道:“若仅是他一人,或许有性命之忧。”顿了一顿,指着洛昭君道:“倘若他得我族撑腰,怕是轩族也不敢轻易要了他的性命。”洛昭君点了点头,突然一个念头在心中闪过:倘若他回到了轩族,和近亲女子订下婚约,那我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洛三爷见她发起愁来,已然猜到了七八分,柔声道:“你和秦觞小丫头对老夫都很好,老夫自是不会掺和你们的事。”轻轻叹了口气,苦笑道:“老夫的徒儿胆敢移情别恋,对你们不住,老夫定要他……”说到后来,竟想到了自己的往事,轻轻一笑,不说话了。
洛昭君以手支颐,心生幻想:我自有爹娘在后撑腰,倘若轩公子得轩族相助,这世间怕是无人再敢对我们的姻缘提出异议。想到这里,脑海中浮现秦觞秀丽清灵的娇容,不自禁的全身一颤,转念又想:秦姑娘啊秦姑娘,若你能和我三弟凑成一对,那该有多好。
隔了一会,洛三爷道:“老夫愿意饶他不死,一来是看在侄孙女你的面子上;二来是他确是一个傻小子,心口如一。”说着抬起头来,望向圆洞洒落下来的微弱白光,缓缓的道:“唉,都道老夫是个无恶不作的魔头。以前过来的我族后裔,自是居心叵测之人,误以为老夫会协助他们危害我族。”
洛昭君恍然大悟,心想:是了,我族后裔放着洛灵神功不练,舍命要拜三爷师,定然另有所图。言念及此,摇了摇头,自言自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轩天在洛府深居,至此时已一年有余。这日早晨起来,突然间眼前但见一片粉色光芒,一惊之下,盘膝打坐,觉得任脉、督脉两脉的内息相互激荡,冲至周身的数百处穴道,竟在不知不觉中替他打通了任督二脉。他站起身来,只觉全身舒畅,跨出一步,轻飘飘的似要凌空飞行一般。
轩天定了定神,登时喜不自胜,大笑道:“适才我在睡眠中练功,真可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着潜运内力,望着双手,只见手上渐渐燃烧着浅黄气焰,心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达到了九转功成。想到这里,再开心不过了,施展风飞絮的轻功,向密室急奔。
洛三爷见他匆匆忙忙的奔来,本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但见他一对眸子颇有神采,耳听得他气息甚是悠长调匀,暗暗惊异:莫非他已经达到了九转功成?随即转念又想:不,一年的时光,纵使是神仙,都不可能有如此神速。
轩天纵身一跃,飞身来到洛三爷跟前,当即气凝丹田,催动内劲,周身的淡黄色气焰徐徐燃起。洛三爷一惊之下,呆了半晌,口中喃喃的道:“老夫莫不在睡梦之中?”语音微颤,显是难以相信眼前的一幕。
洛三爷咳嗽一声,眼中含泪,身子一颤,说道:“徒儿,差不多时候了。”原来这一年间,洛三爷早已将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现下他的内功突然达到了第三重,如果依照自己先前的安排,他势必要离开洛府,前往西北方的旧都。
轩天见他忽然掉下泪来,心中一痛,问道:“师傅,怎么了吗?”当下不禁茫然若失。洛三爷举袖抹去泪水,深深吸了一口气,道:“为师要你去一趟旧都。”说到后来,话声中带着哭腔。
轩天“啊”的一声惊呼,挠了挠头皮,不敢违逆,却又极不愿意,心道:倘若我去了旧都,难道要留下秦觞妹妹一人在洛府吗?忽听得洛三爷道:“这个……那么等你到了旧都,找得铸造干将莫邪的金铁,将它带回来,日后用来铸造你的宝剑。”
洛三爷见他脸上有一股茫然之色,苦笑道:“剑分九等,帝王干将。骇然惊世,万剑诚服。莫邪再出,天下莫敌。”顿了一顿,说道:“传闻干将莫邪是由金铁之精锻造的。”轩天点了点头,心道:书云:“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可见干将、莫邪定是世间罕见的宝剑。
洛三爷轻轻一笑,继续说道:“老夫曾听吾父说道,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历时三年。干将深知楚王的性情,对怀有身孕的莫邪道:‘我们铸剑三年,楚王定然恼怒,势必要了我的性命。如果你生下的是男孩,等他长大后,便和他道,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随后便带上雌剑去见楚王。
“楚王听人说道,宝剑有两把,一雄一雌,干将只是把雌剑送来了,但是雄剑却没有送来。楚王甚怒,挥雌剑斩杀了干将。
“干将死后,莫邪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赤。赤长大成人后,莫邪将他父亲的不幸全然告知了他。赤一听之下,不自禁的掉下泪来,怒道:‘可怜的爹啊!娘,我一定要为爹报仇,杀了那楚王!’他奔到南山,在松树下挖出雄剑,日日夜夜的练剑。就在此时,楚王在睡梦中,遇见了一个愤怒的少年,手持雄剑向自己冲将过来,喊着要为干将报仇。
“楚王甚是惊恐,立时以千金悬赏捉拿他。赤听得此事,逃亡而去,躲在深山高歌,有一个少侠对他道:‘年轻人,你的歌为什么唱得如此悲恸?’赤道:‘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定要报了杀父之仇。’少侠道:‘听说楚王以千金悬赏捉拿你,拿你的头和剑来,我为你报仇雪恨。’赤道:‘甚好。’说罢割颈自刎,身子死而不倒,手中提着自己的头和雄剑。
“少侠道:‘我定不会负了你。’话音刚落,赤的尸首便倒了下来。少侠拿着赤的头,前去进见楚王,楚王甚喜。少侠道:‘这是勇士的头,应当放在热水中煮。’楚王依言,殊不料三天三夜竟煮不烂。头忽然跳出锅来,瞪大双眼,十分激愤。少侠道:‘头煮不烂,只有楚王亲自上前察看,这样头才会烂。’
“楚王随即靠近那头。少侠挥雄剑砍向楚王,楚王的头落在锅中;少侠也砍掉了自己的头,随即头落入锅中。三个头颅全都烂在一起,不能分辨开来,人们就把那锅肉分成三份埋葬了,所以通称为‘三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