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穿越农女 > 二十七章 成衣铺

《穿越农女》 二十七章 成衣铺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程记衣铺是镇上比较大的一间成衣铺,虽然不是镇上最大的成衣铺,但掌柜程青,为人老实厚道,价格实惠,做生意也是童叟无欺的,又加上程记衣铺开了十几年了,老顾客众多,生意也不错。

    但今天陈阿婆带着陈萧然来到程记衣铺的时候,店铺门可罗雀。陈阿婆十分惊讶,以为程掌柜今日不营业了呢。

    但看着店铺大门是敞开的,便还是带着陈萧然进了店铺。

    陈阿婆看着程掌柜,一如既往的在算着账,只是眉头紧锁,旁边站着也是陈阿婆的熟人,程记衣铺的伙计曹安,正一脸苦色的站在掌柜的身旁,没有像以往一样,忙前忙后,姐长姐短的招呼客人,就连陈阿婆祖孙两进来了,也没有引起店里的人重视。

    “程掌柜的,店里今天不做生意了,我们都来好半天了,都没有人招呼我们啊”陈阿婆看着反常的掌柜和伙计,开着玩笑。

    “陈阿婆啊,实在对不住,刚才没注意,不好意思。快请进,快请进。哪能不做生意呢?”程掌柜听见有老主顾上门,便连忙收拾起了账本,让伙计招呼客人,自己也不好意思的向陈阿婆解释。

    “阿婆,今天来是想买些什么呢?”程掌柜亲自招呼陈阿婆。

    “程掌柜的,这是我孙女,今天我们来就是为我孙女买两身衣服”陈阿婆向程掌柜介绍陈萧然,过往陈阿婆所有的衣裳都是在程掌柜这里购买的,因为看程掌柜为人不错,一来二去,也和程掌柜和店里的伙计十分熟稔,所以,刚才也没有和程掌柜他们客气,开他们的玩笑。

    “哦,原来是陈姑娘啊,我和你奶奶这么熟悉了,还从来没有看见过你呢。姑娘长得真水灵”程掌柜惊讶于陈阿婆竟然有孙女,以前从来没有看见过陈阿婆身边跟着家人。

    “嗯,这是我才认得孙女,就是我的亲孙女,以后,我会经常带着我孙女过来认识我这些老朋友的”陈阿婆为程掌柜解惑,也向陈萧然表明自己的态度。

    陈萧然知道奶奶的想法,没有说什么,但是眼中的感动掩饰不住了。

    “原来是陈侄女啊,你可以叫我一声程叔叔,我和你奶奶可是忘年交,你奶奶的衣裳都是我们店铺的。姑娘,你年纪,穿鲜艳一点颜色的衣服,更适合,这边都偏老成了,叔叔带你去那边看看,那边有适合你的衣服”程掌柜的自然的向陈萧然介绍着店内的衣服。

    “是啊,我孙女长得这么水灵好看,穿鲜艳一点好,年纪轻穿什么都好看。”陈阿婆认同掌柜的话,也是觉得鲜嫩一点的颜色,才适合陈萧然这样花一般的年纪。

    “奶奶,还是买颜色深一点的衣服吧,在家里还要干活呢,颜色深耐脏。”陈萧然从以前就一直不喜欢鲜艳明亮的颜色的款式,一直比较喜欢成熟知性的打扮,再说现在住在农村,里里外外的忙活,穿着那些彩色的衣服,实在太高调、扎眼了,而且也太不耐脏了,还不如那些颜色深的衣服实在一些。

    “那哪成啊,我孙女长得这么好看,不穿这些好看的衣服太可惜了。再说,程掌柜这里的衣服,物美价廉,不会让奶奶多花钱的”陈阿婆以为孙女是为了给自己省钱,才不要这些女孩的衣服的,便连忙对程掌柜使眼色。

    “陈阿婆说的是,不说陈阿婆是我们的老顾客了,就是今天咋侄女第一次来我们店里,叔叔也会打折的,陈侄女,你放心选吧”程掌柜接收了陈阿婆的暗示,连忙随声附和。

    陈萧然本来就没有这个顾虑,不说自己不喜欢这样少女系的衣服,就是刚才挣得钱,也不会让舍不得买两身衣服啊,但看见两个长辈都一致向自己推销他们眼中觉得适合自己年龄的衣服,陈萧然内心一阵哀嚎,“奶奶啊,我是真的不喜欢,不是舍不得啊”

    但陈萧然知道多说无益,也没有争辩了,只能妥协“好的,就听奶奶的,买套鲜艳的衣服,再买套干活穿的素色的衣裳”

    陈阿婆看着孙女已经妥协了,也不好再强求,只能勉强答应了孙女的要求。按照老年人的想法,年轻人就应该穿得花俏一些。

    很快陈萧然在程掌柜的推荐下,和奶奶的挑选下,试穿了好几身衣服,从中,陈萧然选择了一套桃红粉的衣裳和一套普通灰色的衣裳。

    陈萧然看着店里的衣裳,从刚才试穿就已经知道了,程记衣铺里的衣裳全是手工缝制,手工是很不错的,就是款式不新颖,和刚才在街上看见的款式一样,没有什么让眼前一亮的衣服。好在用料实在,价格也很公道。

    忙完了正事,陈阿婆和程掌柜闲话家常“程啊,我刚才看店里怎么没几个客人啊,刚才连我们进来,曹也没有招呼客人,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曹甭提多热情了,我们大老远的对上眼了,他都吆喝开了”陈阿婆打趣伙计。

    “陈奶奶,你就笑话我吧,你是不是嫌我嗓门大啊,故意在掌柜面前给我上眼药的啊。如果是这样,我曹可不答应,您老哪次来,我不是忙前忙后,生怕怠慢了您老啊”程记衣铺的伙计曹安,人称曹,故意在陈阿婆面前撒娇不满。

    “陈阿婆啊,你也别挑理,不是我们故意怠慢客人,实在是最近我们店铺的生意太差了,比以前少了有7成,现在已经入不敷出,搞不好,就要关门大吉了”程掌柜想到现在店里的情况,刚才还开心的心情,已经乌云密布。

    “啊?怎么会这样?程记衣铺是老字号了,别说我了,街坊邻居哪个不对程记衣铺的衣裳质量真心满意的,怎么会没有客人呢?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陈阿婆十分好奇,因为熟识,也就没有拐弯抹角。

    “谁说不是呢?程记衣铺多靠着像陈阿婆你这样的老顾客帮衬,虽然不能挣大钱,但养家糊口,吃个温饱,还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段时间,镇上开了一间巧衣阁,虽然才开没多久,但里面的衣服款式新颖,都是京城那边流行的衣服,刚开业,就在镇上的太太姐里流传开了,眼看我们店里的客人都少了很多,但祸不单行,我们自己的绣娘,不知道怎么回事,前段时间陆续的走了好几个,雪上加霜,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差,最近几天,更是一个客人都没有。再这样下去,我可真的要关门了”程掌柜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

    陈阿婆看着程掌柜的样子,也感到十分可惜,“我老太婆才多久没来,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啊”

    “陈奶奶,谁说不是呢?掌柜的这一段时间,夜不能寐,整天愁的茶饭不思。我可听外面的人说巧衣阁是京城里的玲珑坊开的分店,所以店里的衣裳都是京城千金姐们穿的衣裳,用的料子都是顶好的。就连我们的绣娘也是因为他们出的价高,都过去了。”曹伙计看店里没生意,刚送走了一对瞧不上店里的衣裳款式的母女两,眼看着她们去了巧衣阁,便开口吐槽。

    “那李绣娘也去巧衣阁了吗?”陈阿婆对程记衣铺的事多少还了解一些,衣铺里女红最好的就属李绣娘了,说起来,李绣娘也命苦,打仗时,丈夫被抓去前线,死在了战场上,留下了孤儿寡母,当年冬天,要不是李绣娘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病倒在程记衣铺门前,也就随着丈夫去了。

    当时程掌柜看着母子两是实在可怜,便救济了她们娘俩,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李娘子醒来后,知恩图报,一直再给程记衣铺做活,一双巧手,不但养活了她们母子,也让程记衣铺有了批忠实客人,陈阿婆就是其中之一。

    “李娘子,为人厚道,知恩图报,没有过去。但独木难支啊,这个店铺李娘子肯定也支撑不了多久的。”

    陈阿婆看着陈萧然一脸茫然的样子,便向她解释“李娘子是个寡妇,当年因程掌柜救济才活了下来,所以,一直在给程掌柜干活,女红技术很不错,但是没有什么天赋,想不出新花样来”

    陈萧然听了奶奶的解释,才知道其中的缘由,才知道事情的曲折。想着自己前世大学学的就是服装设计,长年累月浸淫在时尚氛围中,不缺的就是时尚触觉和天赋,如果自己能发挥所长,不说自己有着现代社会的审美,就是自己扎实的基础,也是能大有作为的。

    想到这些,看着程掌柜,心里冲动,即将脱口而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穿越农女》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穿越农女》 二十七章 成衣铺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一撩成瘾:总裁大人,请自重 连载中图标 一撩成瘾:总裁大人,请自重
  • 戍边将军种田妻 连载中图标 戍边将军种田妻
  • 锦鲤小娘子 连载中图标 锦鲤小娘子
  • 嫡重 连载中图标 嫡重
  • 重生之凰谋天下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凰谋天下
  • 最强近身保镖 连载中图标 最强近身保镖
  • 棉花开了 连载中图标 棉花开了
  • 和巨星离婚以后我嫁给了 连载中图标 和巨星离婚以后我嫁给了
  • 娱乐之扫码系统 连载中图标 娱乐之扫码系统
  • 大秦帝国完美时代 连载中图标 大秦帝国完美时代
  • 穿越从泰拉瑞亚开始 连载中图标 穿越从泰拉瑞亚开始
  • 生死突击 连载中图标 生死突击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