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虽已是孟秋之时,空气中弥漫的燥热,仍时断时续,所幸,炎热的夏天只剩一些尾巴,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
九月,是全国各所学校开学的时节,各地都有着躁动而兴奋的年轻学子和他们的父母在不停忙碌着,去开始他们新的生活。当然,老生却不在此例。赵一凡是在八月底来到风云镇的,今年26岁的他,刚从全国最有名的华夏大学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毕业,带着所有人不解的目光,来到了这个三省交界之地——风云镇,做了风云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风云镇,地处川南、湘西、滇北三省交界处,群山环绕,一水绕镇而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无数枭雄于此间崛起而又消亡,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始终不曾远离。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喧嚣与浮躁,社会阴暗面不断放大,黑暗势力也开始崛起。
“上课”,赵一凡宏亮的声音在教室中响起,班长条件反射的喊出“起立”,同学们大声喊道“老师好”,就好像演练过许多次似的,实际上,这是赵一凡第一天上班,也是高一(6)班的学生的第一天的高中生活。长期的应试教育,学生们早已对学校生活不再陌生。“同学们,我叫赵一凡,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很高心能认识各位同学,希望我们一起走过这高中三年艰苦而又难忘的岁月,希望三年后,你们在你们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上更进一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与奇迹,让我们高一(六)班成为学校永远的传说与骄傲!”赵一凡抑扬顿挫的做着演讲,而底下则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人,总是很容易被外界的情绪所感染的,何况,这一群刚上高一,对未来生活冲满野心与**的年轻孩子们呢?一堂课在赵一凡的话语中悄然流逝,最后在下课的时候,赵一凡布置了晚自习的两个任务:调座位和自我介绍。
风云中学,名字起得霸气十足,事实是也辉煌过,曾经是一所全国著名的重点学校,早些年都有考到华夏大学这样的名牌学校的优秀学子呢,近些年来,随着到城市买房子人的增多,许多有条件的家长,纷纷把孩子转到几十里外的天水市的天水一中去了,生源的下降,直接导致了本科达线率的下滑,现在的风云中学,逐渐在没落,每年也就勉强考几个二本罢了。
下完课的赵一凡,就往自己的单身寝室回,不管条件如何,学校每一年都会给新来的教师分配一间房子的。现在是中午时分,赵一凡是回来做饭的,早晨,利用学生们早读的时间,赵一凡从镇上的菜市场随便买了些西红柿、土豆、鸡蛋等素菜。快到寝室门口的时候,赵一凡见到一团红色的身影,心中莫名一动,只见今年新来的女教师李琦正缓缓走来,见惯了各种场面的赵一凡每一次见到李琦,心中总会莫名的悸动,总感觉心被人攥着,还在上面捏啊捏啊。
“中午吃饭了吗?”憋了半天,赵一凡终于带着颤音问出了这个简单的问题。“正要出去吃呢,赵老师,再见!”宛如空谷传来的幽香,裙裾轻摇,只剩下赵一凡在原地大口吸着渐渐消散的清香。
“哎”,赵一凡叹了口气,意兴阑珊的回到了自己的寝室。淘米、烧饭、做菜,赵一凡机械的劳动着,心中却在想着下一次邀请李琦来品尝自己的手艺,一想到能和美女一起吃饭,赵一凡状态又回来了,只见他下油,点火,搅鸡蛋,盛鸡蛋,再下油,点火,放西红柿,放盛起来的鸡蛋,左手翻锅,右手用铲,加小葱,一道普通的西红柿炒鸡蛋,硬是被他做成可口的佳肴,帝都的楼外楼也不外如是。再接再厉,他将土豆洗干净,切成片,然后麻利的切成很细的丝状,一道青椒丝和土豆丝炒成的青椒土豆丝也好了,尝了一下,又脆又香,又酸又辣。赵一凡对吃的要求很高,从原材料的选择、厨房的卫生、餐具的洁净到火候的把握,颜色的搭配,力求尽善尽美,在他看来,饮食是一门艺术,烹饪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对老祖宗的敬重和缅怀,所以,在吃这一块,从不打折扣,就是一有文化的吃货。吃完午饭的赵一凡,一边想着李琦,一边拿出了那张改变它命运的地图,不断的研究,一直到,彻底的进入梦乡。
近一段时间以来,准确的说,是得到地图后的这一段时间,赵一凡的梦都很奇怪,梦中的人,都穿着古代的衣服,他们在飞天入地,移山填海,剑气纵横,魔气滔天,打的是天崩地裂,乾坤破碎,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一段尘烟的往事,又好像是一段史诗,一段久远的现实。如果只是出现一次两次,倒也没有什么,怪就怪在,现在每天晚上都会做到这样的梦,而且,梦中的人和事逐渐的清晰起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故事的框架,而赵一凡已由一开始的恐惧、不安,到现在的适应、兴奋,以至特别想弄清楚来龙去脉。或许历史曾经真的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着,谁知道呢?
赵一凡不断地被梦中的故事吸引着,以至于有时都分不清什么是梦境,什么是现实,谁是自己,自己又是谁,自己的人生到底要去做什么,意义与价值何在?就像古代的庄子那样,不知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可自己,这种状态一直到李琦的出现才停止,因为赵一凡知道,有李琦的地方,那就是现实,就是活生生的自己,而不是梦境。“感谢生活,感谢命运让我认识了李琦。”赵一凡这几天经常在心中默念,一如虔诚的宗教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