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聊了一会,冉月也很聪明的选择及时的了解一下太后。其实她挺佩服这个太后的。听流苏说过,太后在当年只是一个答应,却靠着自己的计谋一点点走到皇后的位置。她知道,这个太后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光靠自己就可以走到这个位置,自己的儿子还是太子,看来以后她更要小心些,对待这种高智商的生物,如若有一丝放松,她可能就会在这皇宫待不下去,甚至危机到自己的生命。
天知道当一个灵魂占领了一个身体的时候,没有一丝安稳,她可能随时离开这个身体,随时离开这个时代,甚至这个世界。
万一她离开的这个身体不能回到现代,那可就是孤魂野鬼了。
还有那个慕容琰,以她在现代混的二十七年,她确定慕容琰所说的交易一定会兑现,不会反悔,但是她现在最担心的是舞茗嫣这个人,若是一个安分知己的女人那便最好。可这里的人的观念,除了身份就是地位最高,只希望舞茗嫣不要奢望太多,不然就会影响到她安逸的生活。
舞茗嫣要是想得到皇后的位置,那一定会想方设法除掉她。
想到这里,冉月勾起了嘴角,不过,要是想来陷害她,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就这样不知不觉过来半个小时,一个宫女才从里面走了出来,“姑姑,太后娘娘醒了。”
锦瑟向冉月点了点头,“那奴婢先去伺候太后更衣。”
她已经站了一个小时了,还差这一会儿吗,于是笑着,“那姑姑快去吧,莫要让母后等急了。”
锦瑟进了屋内,太后已经醒来了,看见锦瑟进来便招呼着她,对于这个锦瑟,是她在这个宫中除了自己的儿子们最亲近的人那便是她了。
锦瑟来到太后的床前,拿起衣服帮她更衣,嘴里念叨着,“皇后娘娘半个时辰前就在这里了,一直在外面等着您醒呢。”她的话语间似乎透露了一些偏向冉月的成分,让太后有些惊讶。
在太后的记忆里,锦瑟从来没在她的面前说谁的好话,“皇后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锦瑟摇摇头,她知道太后很疑惑皇后的转变,她也依旧。
以前的冉月,京城大至太后小至七八岁的小孩都知道左丞相府的嫡女冉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千金,因对当今皇上一见钟情便央求自己的父亲想当皇后。甚至当街说过,她迟早有一天要嫁给皇上,那时,冉月十岁。后来,振国将军李峥要篡位,太后和逸王为了顽固慕容琰的皇位,和冉海联姻。
之所以选择左丞相,是因为朝廷有四分之一都和左丞相交好,其中不乏有许多朝廷重臣。不得不说,太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在冉月成为皇后后,那些和冉海交好的大臣纷纷倒向了皇帝派。
至于右丞相,是太后的哥哥李向,但不是嫡亲哥哥。因当初太后的家中只有两个孩子,她便把李向当做亲哥哥看待,在坐上皇后的位子时便让前皇帝提携李向为右丞相。慕容琰登基后,太后又让自己的亲侄子李峥坐上了镇国将军的位子上,可谁知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李峥坐上振国将军不到两年,掌握了三分之一的军权后便有了篡位的念头。和右丞相一派的大臣开始挤兑站在拥护慕容琰的左丞相一派的大臣。
两派便从此水火不容。
太后知道后,四分后悔,六分伤心,她想不到自己真心相待了三十年的哥哥却一心想把自己的亲侄子推下皇位。但能步步惊心的坐上皇后、太后的位置上的人怎会如此处于弱势,整理好情绪后便开始了顽固皇位的计划,和李氏父子正式分裂。
一些百姓很疑惑为什么太后和皇上不把他们的官职撤了,这也是他们头疼的问题,这个镇国将军对将士们而言已经扎根了,他们没有什么皇上不皇上的,只听从李峥的命令。
而右丞相这官职虽然看起来撤下去很简单,但是当初太后当皇后直到李峥光明正大的告诉人们他要篡位时,也有很多人巴结李向,这些年李向抓住了这些官员的把柄,而右丞相这一派别的只是比冉海少了一些。
在冉月出嫁时,她并不关心这个,她一心想象那些普通人家一样和自己的夫君白头偕老。即便知道太后是因为巩固皇位才让她嫁给慕容琰的。
只是,除了她自己别人不知道她的心思,只以为是一个攀附权贵而拆散了一对鸳鸯的可恶女人罢了。所以,如今的冉月并不知道,若是知道了,她一定是叹气,这个女孩子是真的傻,后宫嫔妃数不胜数,心中已有所爱之人,怎么可能白头偕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