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绿色高耸的大山,山顶直插入云端,站在山脚往上看都看不到山顶,这座山的形状很是怪异,长得像一个巨大的葫芦,山脚非常巨大的一个圆形。然后到了半山腰就瘦了一圈,再往上就是一个略小一点的圆形。再往上就是葫芦嘴,葫芦嘴没入云端里面,只留下下面一丁点出来,不知道没入云端的葫芦到底有多大,一般人也没机会去看,一来这座山太大,普通人很难爬上去,就算是一些武者也不能上去,因为这里是这方圆千里内最大的势力:云宗。半山腰那一圈坐落着一座一座通壁辉煌的大殿。那便是云宗的外门所在,再往上便是内门,云端之上是云宗真正核心所在。那里轻易不能进,就连云宗的人能进去的人也不多。
山脚有着一座小城镇,名叫浮云镇。此时正是响午时分,街道上行人欣欣攘攘,都在一些摊位上购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一片片叫卖声,和一些还价的声音混合,好不热闹。这个时候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走出一个年幼的孩子,大概**岁的样子,这个孩子一身乞丐的衣服,头发乱蓬蓬的还脏兮兮的,散发着一种异样的气味。身上的衣服跟用碎步拼凑起来的一样,他左手拿着一根棍子,右手拿着一个缺了一个口的破碗在路上乞讨着,大多数人都是一脸恶心的一样子,嫌弃着叫嚷他滚一边去,没有一个人丝毫同情他半分,他大概是很久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跌跌撞撞的摇晃着向前走,走到一个包子铺前,闻着那股包子味,孩子再也走不动了,他看着那些热气腾腾的包子两眼发直,他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乘着包子铺老板不注意,抢了两个包子就跑,一边跑一边把两个包子往嘴里塞,包子铺老板发现了使劲在后面追,那个孩子慌不择路的跑,不知道哪来那么大的力气,一时间包子铺的老板竟然追不上一个孩子,追了一段路之后只好骂骂咧咧的往回走,孩子看到不再追他,便停止了逃跑。
孩子不知不觉的跑到了一个私塾里面,里面正有一个老先生给十多个孩子们上课,一群孩子们看到有人跑了进来,便一个个的大眼瞪小眼看着小乞丐,老先生也发现了他,回头看着他。小乞丐顿时有些紧张和害怕,先生对他微微一笑,招招手示意他过来,小乞丐害怕不敢动,老先生动作更为柔和,再次示意他过去,小乞丐鼓足勇气,慢慢靠近先生,先生轻柔的摸摸他的头,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阿,家住哪里,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啊。”小乞丐只是摇摇头,先生看他这副样子,不经叹了口气,看他实在可怜,心中泛起怜爱之心。便说:“以后你留在这里我这里吧。正好以后可以帮帮我的忙。”小乞丐笑了,笑的很开心。先生让他坐在一边听他讲课,他便随便找了一个大一点的石头坐了下来。
先生正在教那群孩子认识文字,他对此也很感兴趣,听的津津有味。课间休息的适合那些别的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一起玩,只是在不远处对他时不时的指指点点,有时还发出一阵讥笑,他对此并没有说什么,因为这么久以来他早就习惯了旁人的眼光和嘲讽,以前的他会感觉到不高兴,甚至会跟他们争执,现在的他早已经看穿,对这些不会放在心上,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他现在所有的心思都被那些文字吸引,下课期间也拿着先生的书本学习文字。每次上课先生看到他认真听他讲课的时候就感到一种欣慰,所以也就愿意多讲一点给他听,甚至后来时不时的叫他回答一些问题,当面教他不懂的问题。
一天的上课终于结束了,先生给他买了一套新的衣服,叫他洗了个澡,帮他把乱蓬蓬的头发梳理整齐,他看着铜镜眼前这个穿着新衣服,头发不再乱,不再有异味的自己,忍不住热泪盈眶,转身看到先生正在他身后,对着先生很是高兴的笑了起来。先生走过来摸摸头看着眼前这个清秀的孩子,也是感叹,这么可爱的孩子他家里人也舍得扔掉,着孩子身上并没有什么难治的疾病,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会把他扔掉。
先生带着他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并给了他一间房间,对他说:“以后你就在这间房间休息吧,这间房子属于你的个人空间了。”
小孩子点点头,用声音小但却听的很清晰的回答:“嗯。”
先生看到愿意跟自己说话,心里也是很高兴,休息了一个晚上之后,第二天先生带着他来到私塾进行第二天的教书。在过一段时间,冬天的季节到了,那些小孩都不来听先生上课了,他们失去了经济来源,没办法,少年只好在镇外的一个码头找了一份搬运货物的工作但好在少年的力气不小,搬得东西是别人的两倍还要多,所以也就赚过了他跟先生一个冬天的开支。先生对此很是欣慰,还有些心疼和无奈,那些富贵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的,一到冬天便怕冷不愿意来上课,以前还好,就他一个,开支不是很多大,一年赚的钱也够他一个人舒舒服服的过完一个冬天,现在不一样,多了一个人,还是以为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也就多了一些,所以开支就大了起来,少年去码头干活他虽然不太愿意但也是无奈之举,这个冬天非常冷,没有一个温暖的房间冬天非常难过,先生并不知道他以前冬天是怎么过来的,电脑职业一想到,便觉得难过和心疼。
就这样时间慢慢过去了,小孩也长大不少,他每天都帮着先生晒晒书,听听课。少年的脑袋非常聪明,几年的时间便认识大部分的文字,甚至他的那些书本他大部分竟然都能看懂,而且还发现少年的力气很大,比一般成年人的力气都要大,先生对此感到非常意外,并且还研究了一番,只不过并没有什么结果,也不是没有结果。他发现少年脖颈上面挂着衣服项链,那是一根像什么动物的牙齿一样的东西,那上面还刻着一个“陈”字,先生看到这副项链,便想到这应该是他家里人留给他的吧,但先生看着那副项链很是不凡的样子,应该不是那种因为穷而养不起孩子的家庭才对啊,以前以为是他家穷,养不起孩子才把他丢掉的,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这样就更奇怪了,如果真的丢了的话为什么还要留下这个东西给他呢。先生想了很久也想不通,便放弃了探究的想法,对这些方面也不再深思。
又过了几年时间,先生老了,没有力气去教那些孩子们学习了,也就只能每天靠着少年从码头赚来的钱维持生活。
少年长大了才知道一些事情,先生在年轻的时候他的妻子便去世了,他们之间也没有留下孩子,先生非常喜欢他的妻子,就算他的妻子去世了也从来没有想过再娶一位夫人想法。遇到了他之后便一只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看待,给他吃给他住给他穿,教他认字,教他为人处事的道理,所有少年从心里感激他,把他当作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所以现在先生老了,他也愿意每天去码头干活赚钱养着先生,从无怨言。
少年越长越大,力气越来越大,干活也越来越多,赚钱也越来越快,但是,先生也越来越老了,身体越来越差,整天咳嗽,三天两天就生病,所以少年每天早上起来,给自己和心思做好早饭,吃了早饭就去码头干活,晚上就经过药店给先生抓几幅药,但随着时间的到来,不管是先生还是少年都知道,先生的日子不多了,到后来,先生已经吃不下多少东西了,他也就不再让少年整天就码头干活,除了每天维持生活的必需之外,更多的时间少年都留下来陪着先生。
这天晚上深夜,先生已经一天都没吃东西了,连眼睛都睁不开,若不是还有微弱的呼吸,别人都感觉不到他还活着。先生握着少年的手,回光返照一般睁开眼睛,对他说:“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好好照顾自己了,我走了以后,你一个人生活要小心,这个世界坏人很多。还有最后跟你说一句,做人…要……活出自我。”先生断断续续说完,便撒开了他的手,少年跪在床边痛苦起来。
第二天,少年找人做了一副好的棺材,给先生下了葬,并跪在先生的灵位前守了七天。没有了先生之后,少年每天的生活变得盲目了起来,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就住了下来,每天也去码头干活,不知道能干什么,就知道继续以前的日子。
这一天,码头来了一个重要的人,他就是这个镇的镇长:安以轩。他码头有一批货下,就顾了几个人帮他下货并搬到他家去,其中便有少年,几个人就开始忙碌的下货搬货。少年的身手和力气引起了镇长的注意,他觉得这个少年干活还不错,自己府上正缺一个帮忙的,等搬完货,镇便把少年留了下来。
镇长看着眼前硬朗的小伙子,越看越喜欢,便问他:“你愿不愿意到我家去给我做事,报酬肯定是这里的好几倍,也不用像这里一样这么累。”
少年想了想,自己没什么地方可以去,但整天待在码头也不是个事,所以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了下来,镇长很高兴,叫他明天去他家报道,少年点点头。
少年抬头看了一眼头上有些刺眼的太阳,长长的出口气,新生活要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