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君子在世,岂可卖国求荣
萧墨不敢轻敌,见乌藏一掌过来,翻身一跃,避开锋芒,袖袍一卷朝他扫了过去,这个干瘦的老人竟是轻轻一扭身,轻飘飘的躲过,屈指朝萧墨弹过来。
这一指看似平淡无常,但是萧墨又怎敢小觑,乌藏国师成名三十几年,未尝一败,并非一般的老辈高手能比,就算是二十年前那四个狠人重出江湖,他与之一战也不会落于下风。
氅袍一晃,卸掉一指七成力道,刹那间狂风四起,那身墨色氅袍瞬间鼓荡了起来,萧墨接下了这一指,欺身上前,指尖剑气流转,迎上了乌藏的掌心刀。
刹那间,两人相互拆解了七八招,那对少年少女都看得呆滞了,世间竟然会有如此迅猛凌厉的出手,若是哪方有一丝一毫的拿捏不当,都会顷刻毙命对方掌下,乌藏国师武功之高他们哪能不知,这少年二十出头竟然能与乌藏交手不落下风,当真匪夷所思。
萧墨一手“太阴绵掌”化去了乌藏国师至刚至猛的佛家金刚印,往后斜撤一步,反手一勾就要扣上乌藏那老如树皮的手腕,乌藏不慌不忙,手中一百零八摩尼珠脱手而出,化作急速飞转的轮盘,呼啸着烈风朝萧墨的手砸过来。
“吼!”
一声龙吟响起,萧墨指掌间真气纵横,依稀有撕裂苍茫天地之势,竟然是武林中失传已久的“擒龙手”,这门武功论其根源也出自少林,出手为凌空虚抓,学至此功登峰造极之处,配合少林独门心法神照经,运气于指尖凝气成剑,指如剑剑如指,二者合而为一,令对手难以招架,如遇江湖宵小已暗器加害,还可将指间功力化为绵柔劲道,运功拨挡,不沾于身。
“嘭!”
撞上了那飞速转过来的念珠,萧墨手臂一麻,但去势不减,那一百零八摩尼珠对应天上一百零八星宿,暗合天地契机,更有乌藏数十年功力加持其上,更是不可小视。
摩尼珠倒飞了回去,萧墨也后退了一步,深邃的目光冷冷的看着乌藏,一句话也不说,乌藏接住了摩尼珠,但是那浑厚的劲道却震得他手臂生疼,强忍着疼痛,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朝着萧墨单掌一礼,道:“长安王果真名不虚传,方才交手不过十余招,可是已经施展出了六种不同的武林绝学,更有擒龙手这等失传多年的绝技,如果老僧所料不错,长安王应该是师承博学百家的人魔吧!”
浮生浪迹三千里,袖手江湖八方寂。
当听到这个名字时,跟在乌藏身边的那对少年少女都惊呆了,人魔龙若辰,二十年前四大绝世高手之一,二十年前武功之高已然不可揣度,又过了二十年,武功修为到了何等地步已经非常人可想象。
刀神、剑圣、谪仙,都是很优雅大气的名字,让人一听就有一种济世救人的活神仙、真菩萨的感觉,而他们也如其名号一般行侠仗义、救困扶危,留下一段佳话,为何龙若辰被冠以一个“魔”字,就是因为他无视一切法度,性格怪癖,随心而为,行事作风常人难以揣摩!
萧墨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像剑一样笔直立着,一把出窍长剑,锋芒万丈,英气逼人。
这时候营帐里的温度渐渐升高,萧墨和乌藏国师都知道是周围的大火蔓延过来了,不消一炷香功夫就会烧毁这座大帐,但是两人就这样望着对方,谁都没有动一下的意思。
“乌藏国师武功盖世,本王自问不是对手,但是本王铁了心要走,想来国师也是留不住的!”萧墨负手而立,玄衣如墨,俊雅如仙,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云淡风轻的说道。
乌藏国师不为所动,对于萧墨这句挑衅的言语并没有感到愤怒,像是理所当然一般,双掌合十,像极了一个大慈大悲的尊者,脸上一如既往的挂着那副普渡众生的慈悲淡然,若是没见过方才凌厉的出手,倒还真以为他是一个有道高僧。
“长安王要走,老僧自是留不住,但是且请静听老僧一句肺腑之言!”乌藏看到了萧墨脸上流露出的几丝玩味的神色,想来是他提起了几分兴致,便不慌不忙的说了下去,“长安王在大华虽然荣宠已极,但终究只是一个亲王,虽得皇帝恩宠但是据闻与太子不睦,长安王试想贵邦皇帝百年之后,江山易主,长安王的处境又该如何?”
见萧墨依旧挂着笑意,像是想继续听他说下去,乌藏也不藏掖,继续说道:“长安王文韬武略可谓当世一绝,若是轻易埋没不免可惜,我主皇帝陛下雄才伟略,可谓千古一帝,若长安王肯来我大燕国效力,与我主陛下联手,天下岂不唾手可得?到时候划江而治,我两方永结万世之好,岂不美哉?长安王以为意下如何?”
“哈哈哈!”
萧墨仰天大笑,俊雅疏狂,这一笑倒是让乌藏都有些捉摸不透了。
“国师饱读经史,岂不知后晋石敬瑭?国师的肺腑之言可比尾后针倒马毒更厉害呢,本王可是无福消受!”
若说后世读史之人最为痛恨之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创建者石敬瑭算一位,他为了向契丹人借兵,不但认契丹人耶律德光为父,自认儿皇帝,还割让了中原屏障幽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部屏障,直接导致中原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对如今大华的衰微有着重大影响。
不过自古有云:“善恶到头终有报”,石敬瑭死后,他的妻儿都被契丹人虏去了北方,母子一行被契丹人逼着北上,这一路饥寒交迫,实在是苦不堪言,至于衣食供给更是极尽粗鄙,李太后为了能得到几十顷地,史书记载是“永康王以太后自从,行十余日”后,才给了李太后五十余顷土地。
史书上这十几个字写的虽然隐晦,但是一国太后与契丹人同行十多天,能发生什么自然是可以想象的。堂堂中原的太后,为了几十顷地,竟然受到了如此的屈辱,也是让后人悲愤不已,后来李太后母子就靠给的几十顷土地,和侍从一起耕种,才勉强存活。
第二年,李太后就得了重病,她在病榻之上痛骂后晋那些将契丹人引进来的臣子,又嘱咐儿子说:“我死后,你们要把我的骨灰送到范阳埋葬,别让我死在契丹人的地方。”
只可惜石敬瑭之子石重贵自己都命不保夕,又怎么能够到达范阳呢?最后李太后的骨灰只能是在建州当地挖了个洞,草草而葬,李太后死后,石重贵等后代也没有了后续消息,石敬瑭就此绝了后。
萧墨只是淡淡一句话,便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堂堂大华一品亲王,怎可做卖国求荣的奸臣贼子,留下千古骂名!
乌藏国师并没有轻易舍弃,进一步说道:“长安王不愿做石敬瑭,那便愿做曹子建么?”
“天下之才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这般评语足见其才华出众,曹子建是魏武帝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被时人评为“建安七子”之一,其诗词歌赋亦流传至今,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其兄长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
曹子建与萧墨又是何等相似,得先帝宠爱又如何,终归不是太子,一朝天子一朝臣,谁愿意昔日的劲敌活得安稳?
“那你怎知本王如何就做不得李世民?”萧墨笑着反问,不为所动。
世人皆知前朝“玄武门之变”,功勋远盖太子的二皇子李世民杀太子建成,得天下,即位后从善如流,武攘外、文安内,深得民心,开创一朝盛世,成千古一帝。
萧墨此言一出乌藏国师再无言以对,一双慈悲的眼睛里满满爬上了凛冽的肃杀,一边踱步一边不慌不忙地说道:“先帝御驾殡天时,授老僧托孤之重,不敢不殚精竭虑,长安王经天纬地之才,若不能引以为用,他日必成心腹之患,便是我大燕亡国之祸亦未可知。先帝在世,再三告诫老僧等,若南华长安王能用则用,不能用则杀,绝不可留!”
言语之中杀意已经已经难以掩藏,大有一言不合就出手扼杀天才之势。
“本王虽不才,但是自问世上能以一己之力杀了本王的人,怕是没有几个,要杀本王,国师怕得付出一番手段了!”萧墨冷冷一笑,目光却从乌藏国师身上移到了他身后的那个少年身上,戏谑的说道,“你说本王能不能在你手下取走你大燕国皇帝的性命?”
此言一出,大帐里的三人惊得目瞪口呆,这萧墨竟然看出来了,从头至尾那少年一言不发,他竟然认出了那是北燕皇帝,去年腊月,北燕先帝驾崩,身为太子的燕云霆即位为君,这是此生第一次走入中原,萧墨怎么会认得?
萧墨仰天笑道:“若非一国之君身上又怎会有如此桀骜张狂的气息,若非一国之君又有什么人能让乌藏国师在与本王交手时还时时留三分力道回护着?本王本来也只有三四分把握,想出言诈你们一诈,看你们这神色,大抵是猜准了!”
乌藏国师恼羞成怒,竟然被一个毛头小子摆了一道,那少年也是满眼恨意,世间当真有如此超凡出众的少年人杰,那自己皇位又如何坐得安稳。
“长安王须知世间太过惊艳的天才都活不长久,因为老天都不允许这样的人成长起来,太过危险……”乌藏啧啧一笑,对于萧墨似乎并未放在心上,像是看一只困在囚笼里的野兽一般,带着上位者的审视与讥讽。
话音落下,营帐四周像是鬼魅一般出现了十几个人,武功到达了萧墨这般境界竟然都没有感觉到他们是什么时候潜匿在四周的,虽然也料到了四周会埋伏高手,但是没想到会是这么厉害的人物。
乌藏国师戏谑的看着萧墨,手中的摩尼珠又不急不缓的转动起来,但是出乎意料的,他在萧墨的脸上没有看到那让人兴奋的张皇失措,而是一如既往的镇定自若,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像是讥讽,像是轻蔑。
“他们都是魑魅堂天字一品的门客,曾经都是江湖中叱咤风云的人物,随便拎出一个都是一方巨擘,便是你们中原的六大派家主见了都得毕恭毕敬问礼,你当真不怕?”乌藏国师倒有些纳闷,这少年是真有底气,还是吓傻了,要知道这些桀骜不驯的江湖高手可是北燕花了好多力气才招揽来的,每年光是花在他们身上的钱财都要以百万计量。
“难道本王当不得‘叱咤风云’四个字?难道当今六大派家主见了本王不得毕恭毕敬?”萧墨看也没看那些魑魅堂的高手,淡淡的说道。
乌藏细细一想,也确实如此,十八岁太湖一战,逼得继剑圣易水寒之后的第一剑术名家封剑退隐,凭此一战已经能够跻身天下一流高手之境,君山一战,更是天下闻名,有谁不知长安王,便是当今六大派掌舵人自问也没这个本事,这个少年的确有狂傲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