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院的门口侧旁有一间小屋,屋内是个年逾半百的老者。倒是收拾的很利索,一身儒衫穿着得体。老人抬头,看见院中一个身姿修长的中年儒生缓缓走来,步伐稳当,且总给人一种莫名的意味,仿佛来人每走一步,天地便与其共鸣。
老人想起从自己少年时期有幸进入这家学院,这位气度非凡的中年先生便是这般模样,转眼间四十载时光如过眼云烟,自己已到了知命之年,这位先生却依如从前,相貌与笑容不曾改变。仿佛是被时间遗忘了一般。倒是这种从容的姿态,愈发昭彰。
老人起身抱手,向走来的中年儒生作揖。
“孟夫子好。”
并没有半分的不自然。
身姿修长的中年儒生走至跟前,抱手还礼,笑容可亲。没有丝毫的做作与敷衍,本就是真诚。
老人想着,自己近年来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位夫子了。上一次见,也是三年之前,那一次有位白衣剑客来访,不知怎的,最后竟与夫子起了争执,那是老人在这几十载光阴中,第一次见到这位夫子发怒。
原因是那位据闻是大楚得意的年轻白衣剑仙,不知是辩论不过还是如何,走出书院后只用了一剑便斩尽了漫山的桃花,而那以后的桃花,至今再没有盛开过。
老人不知道的是,这世间有圣人,可口含天宪,出口即法。所以在凡夫俗子眼中孟夫子的那几声怒骂,让那位大楚得意的白衣剑仙,有半载时间不曾出现于地上。
以前桃花漫山的时候,总是能看见成群结队的游玩之人,甚至当中夹杂着不少国都的权贵之人。专程坐马车过来,为了感受十里桃林的美景,更为了能有幸品尝书院酿造的那桃花酒。
书院的桃花酒远近闻名,但每年的出产有限。而这几年,多年前酿造的那一批有幸保存下来的,便成了绝品。
据闻这位书院的孟夫子很是喜欢。
老人抬头看着几十年容颜不曾有丝毫衰老趋势的先生。
心中满是向往,能得此造化,定是将那儒家提倡的“修齐治平”中的“修身”一事做到了极致所致。
老人收回思绪,态度恭敬。
“先生这是?”
孟夫子看着山路不远处向书院缓缓行来的马车。
“荀治与小敬回来了。”
老人心中了然,前几日便听说那位孟夫子与汪先生要回来,只是不知具体是那一日。学院中那些年长的学生早已结业,新生并不相识这位以严厉出名的先生。只是觉得好奇。
那位先生,可是书院孟夫子唯一的一名弟子,在儒家的身份,早已高居大贤。
而其学生汪敬,便是十年前的大楚状元郎。后来不知因何原因,带着自己的结发妻子与尚且年幼的儿子离开楚国,去往了北方的汉国。
而今几载过去,跟随着自己的先生回来了书院。
而先生的先生,此刻便站在书院的门口。默默凝望。
在楚国皇宫,皇帝公孙秀收回远眺的目光,看向一旁不曾搭理自己的掌上明珠,举国共尊的大楚皇帝有些无奈。
那位白衣剑仙几年前横空出世,整个大楚无人可与其敌。被他召见后,不知出何原因,愿意留在宫中。
楚帝当然高兴,而那位白衣剑仙后来彰显出来诗词才华,更是着实惊艳了整个天下,多少儒家大师都自叹不如。更是让其觉得尽是得意。
直到后来慢慢的他发现那位白衣剑仙看自己长女时候不同的目光。这位人间帝王才明了。原来如此。
但是深思一番,却见得是一桩美事。
可让这位九五至尊也无奈的是,不知是否是自己太过于宠溺长女,这位长公主竟是一口回绝。
于是此事便就这般搁置。
公孙秀转过头,向身旁的一位红袍蟒服,面白无须的老人问道:“荀夫子可有说何时来宫中?”
那宦官声音阴柔的回答道:“荀夫子明日便会来觐见皇上。”
“嗯。”
公孙秀看向自己的长女明珠公主。
“珑儿,父皇希望你可以好好再考虑考虑。”
说罢不等公孙玲珑回答,便踏步离去。身后红袍宦官与羊胡老人随行而去。
西楚长公主面无表情独自一人站在这座高楼的边缘,抬头沉默望着城外的某一处地方。
听说你回来了,你还记得儿时对我说过的话吗?
——
客栈中汉子约莫两个时辰才将自身濒临溃散的气机重新拢聚和平复。
他张口吐出一团污血在地上,想了想,拿毛巾擦掉。
然后推开客房的门走了出去。
此时天色已晚,楼下并没有什么人。客栈胖掌柜已不在堂下,只有个年轻伙计。趴在柜台上,无聊的打着哈欠。
汉子听闻一侧的房间传出来孩童的嬉闹声,他走了过去,敲了敲门。
下一刻便有一个红脸蛋小脑袋从门缝中露了出来,看见是周放,一脸嫌弃的缩了回去。
汉子无奈笑了笑,推门而入。
屋中李长生与姜明坐在桌边,地上武当山的小道子吕知道正在逗弄着一只金色的小东西。玩得不亦乐乎。
闻声抬起头,朝汉子笑笑。
汉子对其咧嘴一笑,看见那个小东西更是称奇。
走了过去祥端片刻,讶然问道:“这就是那天地气数的化身?”
少年点头。
周放不经啧啧称奇。很是羡慕少年的际遇。
要是多年前,身负这种天地至宝谁人敢就这般行走人间。
免不了会遭到邪修与地府之人的劫杀。而现在自从正道多年前有过一段时间的联盟,三教两家共同订立了山上规矩。没有人会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再去生事。
料想也没有哪一家敢冒天下之大违。从而面对其余四家的共同讨伐。
汉子感慨完,瞟了少年一眼,目光却再也没能移开。
周放明显的察觉到,在少年身上,有着一股令自己都感到胆颤的浑厚真气在蛰伏着。
周放强压下心惊,他没有想到,在自己试图去感应这股真气时,竟然会莫名的心湖产生波澜,不仅为之动容。
但看着少年似乎并无大碍,向其投去不解的目光。
少年想了想,坦然告知了之前在客栈楼下经历的事。
周放听完后久久无语。
他真的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碰见的那个疯道人,竟然就是现在武当山那位道三爷的父亲,十几年前据闻走火入魔的那位武当山道君。后来便不知所踪,没想到成了这幅光景,但再怎么如何,那可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地仙啊。
听这位姑娘的意思,那位老君竟是将九成的真气悉数馈赠给了少年,且帮其灌顶了一次。
为修道者灌顶,不到地仙之境,是万不可鲁莽进行的,一个不小心,便是人命一条,所以只有到了对天地灵气操控到炉火纯青,对被灌顶者经脉走路熟悉的大能才会去经由。
在听到是那位道君的九成真气后,周放不可置信,他不明白,眼前连一品武夫都算不上,才刚踏入修炼门槛的少年,这副躯体是如何承受的住那般强大的混元真气。
刚欲发问,那只金色小兽从其面前掠过,心中方才了然。
这可是天地而生的气数所化之物,镇压一份后天锻造的真气,小兽虽看起来还未长大,但想来也不是难事。
而在桌边坐在一旁的姜明,仿佛是看到了周放所想,笑着摇了摇头。
少女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少年的时候,那种被惊艳的感觉,竟难相忘。
少女天生通人心灵,对善恶有天生的明锐直觉。
第一次在小镇上碰到少年,看惯了人心的叵测与人性的丑恶。
突然的,一个干净的如此透明般的少年郎出现在自己面前,着实让姑娘好生欢喜。
世人都喜干净,修道者亦未逃脱。
心湖没有丝毫杂志,清澈见底,心灵如赤子般。是多么难得,怎么会容不下一团后天真气,相互吸引才是。哪怕是后来经历了苦难的童年。少年依旧对这个世界抱着善意。
很多次少女在遥远的地方看着一个人坐于屋顶仰望星空的少年,心中便会生出阵阵暖意。想起被自己挂在闺房中的那句话。
——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将会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