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的时候,车队便只剩了一辆马车,还有两个骑马的,一个步行的。
那目盲老剑圣很快便返回,同李长生打了招呼,丝毫没有倚老模样与剑圣的架子,纵马向前,来到大汉二皇子张高阳身侧。仿佛如同邻家老翁般,默默的同行。
太安城建城据闻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里曾经是四个王朝的帝都。据史料记载,八百年前那位曾将天下一统的大夏王朝,那位被史学家评为千古一帝的大夏开国皇帝,便曾欲迁都太安城。
城门口有例行的检查,但几人直接从侧门而入,并没有兵士阻拦。而那些兵士见到张高阳也没有太多的拘谨,仿佛以为只是一般的高官子弟。
可见二皇子平日行事的低调。在朝野上,谁都知道二皇子不争的性格和温和的待人。
生在帝王家,可以说是万般的幸运,也是万般的不幸。幸运的是生来为上人,可享尽人间福。可不幸嘛,从小便要学会保护自己,有命生活。反正皇子可是有十几个,最小的十六皇子,还不足百天。
还好如今的国君龙体看着依然无恙,也没人会闲的进谏皇上关于储君一事,所以大体上各个皇子之间关系还算融洽。
但是在朝野上,大臣早已开始有了隔阂,选择了阵营,皇帝陛下对比却仿佛视而不见一般。
其中,实力最强的,便是拥护大皇子张武的左党和太后一众了。
张高阳想到这里,脸上神采依旧,攥着缰绳的手却握紧了许些。
一行人沿着主道而行,进了城门,视线尽头便是那座雄伟的宫殿群。
走了一阵,张高阳调转了马头,向侧面走去。最后几人在一座门面十分豪奢的酒楼跟前停下了脚步。
万福楼在都城中名声很盛,并不仅仅是因为其可口的菜肴与昂贵的女儿红或是出尘般的倒酒小娘。而是这里从来没有出过任何风波。
在这座出门不小心便有可能碰上个将相子弟的地方,这么多年来,都不曾有人闹事。可见其幕后之人在都城中的位置之高。
据闻一开始也不是没有不长眼的欲在这里生事。那位及其护短的尚书黄大人的二子,有一日在楼中羞辱了一位倒酒小娘,还动手打了人家。当日便被打的不能动弹丢在了大门一旁。
最后这件事竟然没有起到一丝波澜,不禁让很多人嗅出了几分味道。
而有人在暗查了那位万福楼掌柜公孙九娘的身份后,更是如碰蛇蝎,断了念头。
很快便有侍从从门内走出,看到二皇子,似乎是熟悉,笑容满面的上前来接过缰绳。
张高阳下了马,等得几人下了马车。便笑着在前面引路。
两个孩子在车里睡得迷迷糊糊,被叫醒后揉着眼睛显得委屈。
葛宝真看见李长生,撅着嘴伸开双臂要少年抱。李长生走了过去,很自然的抱起小女孩。
葛宝真便将头搭在李长生肩头,又要睡过去。
似是想起了什么,小姑娘头也不抬,嘴里喃喃着。
“周叔叔把我的小弟抱着。”又睡了过去。
在一旁又瞌睡又委屈的吕知道顿时开心了。觉得自己老大真是对自己好呀。只顾着嘿嘿傻笑。
汉子笑了笑,抱起这位道宗之子。随几人迈入酒楼中。
楼中装饰与布置都很有品调,显得很是大气。几人进了门口,便有妙龄女子过来招呼,张高阳摆了摆手,只留下了两人帮忙拿随身行李。
那两位女子笑容真挚,面带喜色。
在楼层高处,一位宫装貌美妇人倚在楼栏,看着一行人走了进来,轻轻晃动着手中的美人扇。
几人来到楼上,二皇子走在前面将几人带入房中。
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二皇子张高阳询问几人是否需要用些餐食,几人都摇头,便作罢。又同李长生闲聊了一些让少年摸不着头脑的杂事,随后告知晚上一定摆好晚宴,要为几位接风洗尘,便兴致颇高的大步离去。
在回去的的路上,张高阳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和的笑容,语气很平和的向身侧的目盲老人问道。
“曹先生觉得那位公子如何?”
用黑布捆绑着双眼的老人并没有直接回话,沉默一阵,像是在思索说辞。
张高阳也没有丝毫不悦的表情,目视向前方,等着老人的回答。
老人缓缓开口:“武家如今已显颓势,而陛下曾产生过独尊儒术的念头,如此一来,刻意结交武家对殿下而言作用并不明显。”
张高阳闻言未做声色,平静的等待下文。
老人继续说道。
“不过既然陛下愿意把这份事关紧要的气运一事交由殿下,可见对殿下期望也颇高。”
“至于那位小友,难说。”
“先生何出此言?”张高阳不解的问道。
“身具大气运,却命数极差,心湖无比澄清,却似乎带有执念,若是此生走一般的路子也就罢了,若是走了极端。”
说到此处,不再言语。
张高阳做沉思状,随即却开口笑道。
“但是我张高阳交朋友,看的是心情,无关其他。”
目盲老人闻言,也是笑着回答。
“殿下的天师师父功不可没。”
张高阳点了点头,似乎是想起了何事。
片刻后向身旁的老人问道。
“昨日听闻,大哥帐下有一新晋小将,一人斩杀了三十余胡人的匪贼。”
“宫中这两日确有传闻,陛下听了很是高兴,下令赐了一件红袍。”老人应道。
张高阳眼中神色莫名。
“如此嗜杀,可不是好事。”
不过随即又自言自语。
“将来的天下,可不就需要这号人吗?”
“是叫什么来着,高起?”
两骑慢慢消失在了人流中。
周放站在房间的窗口,直到视线中不见那位负剑老人和汉国二皇子,转头望向坐在房中桌边的阴阳家少司命。
姜明察觉到汉子投来的目光。
知道汉子想说什么。
平静的说道。
“大势所趋,武家的选择可不见得太明智。”
周放闻言似乎有些怒气。
“阴阳家选择了汉国,鬼宿先生首徒也选择了汉国,并不能成为我武家也要顺之的理由。”
姜明摇了摇头。
“天道循环,你武家,终是不能避开的。”
汉子听了冷哼一声,走出门去。
“我辈武夫,或许信,但不怕。”
留下一脸发懵的李长生和淡然的姜明。
少女突然转过头,朝李长生俏皮的一笑。
李长生挠挠头,咧嘴而笑。
两个孩子在床上依然呼呼大睡,一路上的车马颠簸,两个孩子都没有闹腾,大概是从小便见识了太多苦修的折磨和清淡的孤寂。或许世上便本是如此,山上山下,好坏均沾。
李长生给两人各倒了一杯茶水。推给姜明,自己喝了一口。
看着姜明问道。
“到了都城你要去往何处?”
姜明眨了眨眼睛。
“阴阳家的总坛便在这里,我是阴阳家的人。”
说罢姑娘问少年:“你准备停留几日,这都城中可是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咱们可以去转转。”
李长生闻言看了看床上熟睡的两个孩子,想着小宝真这会要是醒着。听到姜明的这番话,可不得乐的跳蹦子。
然后却摇了摇头。
“之后便要加快些路程,小宝真和吕知道身份特殊,周叔叔赶路有些着急可以看出。”
少女听闻抿了抿嘴,显得有些失落。
李长生看到,又改口,“待两天还是可行的。”
姜明拍了李长生一巴掌。两人相视而笑。
过了一阵姜明起身抱起睡梦中的葛宝真去往了隔壁房间,让李长生休息会。
在姜明出门后,李长生坐了一阵,发觉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累,便寻思着出门透透气。
少年走出门,依然将剑背负在背。楼下并没有多少人,几个俊俏的年轻姑娘站在楼下,恰似一道风景。
在楼梯口有位被专门安排用来照顾几人的妙龄女子,看到少年出门,脚步急促而来,却依然姿态婀娜。想必是花了大价钱的酒楼招牌。
那女子前来,对李长生施了万福,微笑着开口道。
“公子可是有吩咐?”
落落大方。
李长生显得有些局促,冲女子摆摆手摇头。
隔壁房中闭眼打坐的姜明嘴角翘起。
那女子见状也没有丝毫的异样,依然笑着开口。
“公子若是有何吩咐招呼奴婢一声就是。”
说罢再次施了万福,退了几步走到楼梯口处。
李长生自顾走到外楼过道,望眼向远方。
在楼层高处倚在楼栏的那位宫装貌美妇人,盯着负剑屹立在楼下看向远方的少年。
手中美人扇也没了兴致再晃动,叹了一口气,看向城外的青山。
口口喃喃。
“这眉眼,生的可真像他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