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 > 第11节

《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 第11节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没变,但是经过了改良。伊16的升级版在火力和发动机功率上都大大得到提升,在老机里,飞行员没有滑动舱盖保护,现在也加了上去,成了“戴帽燕”。

    新的伊15俗称“海鸥”,仍是双翼机,它的上机翼为鸥式布置,可以为飞行员提供良好的视野。

    飞机性能是空战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指标,加上先前极力打磨的配合训练,“戴帽燕”和“海鸥”一高一低,一快一慢,相辅相成,极大地压制了九七式。尽管第2飞行集团也声称出动了一百架战斗机应战,可是并没能在空战中捞到一点便宜,反而遭到较大损失。战斗中,第24战队两次被打散队形,第2中队长森本重信大尉身亡。森本重信在战斗机飞行学校做过教官,是一名王牌级别的飞行员兼空战指挥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战斗机被击落。

    6月22日的这次空战对苏联空军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因为在此之前,苏联空军在诺门罕上空从未战胜过对手。担任战斗机大队副大队长的斯科巴里欣上尉在空战中尤有上佳表现,他一人便歼灭数架日机,战斗结束后立即被提升为大队长。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空军越斗越狠,百架以上战机参与的大规模混战成了家常便饭。

    袭扰战术

    第23师团的大部队早在6月20日就出发了,由于缺乏车辆,行军完全依赖步行。与一个月前相比,这时的呼伦贝尔草原更加严酷,中午的室外温度超过了三十五度,烈日灼烤下,步兵们还要身背重达三十公斤的负荷,行军之艰难不言而喻。

    细节决定成败,小松原和他的部下对细节却几乎是漠视。即便已经有过第一次诺门罕之战的遭遇,第23师团的军需部门仍不记得带饮用水,原因是他们在地图上一看,好多地方都有湖泊,反正卡车紧张,能省就省吧,让士兵们就近去喝湖水好了。

    其实地图上标注的湖,大多是盐水湖,连马都不能喝。士兵们的水壶第一天就喝光了,没有水喝,只好晚上宿营时在沙地里挖坑,然后轮流趴在坑边吸吮其中的湿气。

    还有一个办法是早上用饭盒盖收集露水。不过能收集到的露水很少,而且里面含有不少沙子,只能说聊胜于无罢了。

    松本和卫生队这次的运气应该说不错。他们和第7师团的第26联队一起出发,第7师团是关东军的主力机动兵团,自有关东军汽车联队服侍,因此免去了徒步行军之苦。

    卫生队参加过诺门罕战斗,深知苏军厉害,只有第26联队初次上阵,一个个显得气宇轩昂,不可一世。

    在长期的洗脑式宣传下,关东军大多以“无敌皇军”自居,只要没真正在战场上交锋过的,都以为苏军再牛,到了他们手上,也不过是些不经砍的乌合之众。

    第26联队如此人五人六,还有身份背景上的特殊原因。第7师团本身是日本陆军的战略预备队,乃关东军所辖8个师团中的首席王牌,在第7师团里,第26联队又是绝对主力,它先后参加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有这样“光荣史”的日军联队在当时已经不多见,连从军入伍的日本皇室成员想要给自己镀金,也往往选择在第26联队混上一段时间。

    在空旷的草原上,多达四百辆卡车蛇行前驱,风尘滚滚,倒也蔚为壮观,坐在卡车上的第26联队官兵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就连胆小的松本也受到感染,暗想“此次一定能报第一次诺门罕之战的一箭之仇”。

    可是只要头脑冷静下来,那些被喷火坦克烧焦的尸体还是会一次次浮现在眼前,这让松本十分恐惧,想想不管第26联队怎样气冲牛斗,打得过喷火坦克的可能性还是接近零。

    松本私底下甚至有了逃跑的念头,当卡车停下来休息时,他还特地让一名卫生兵给自己拍照,已经准备把命送在前线了。

    通过空中侦察,朱可夫逐渐发现了日军的运兵趋向,同时他也意识到,近期日军航空兵的活动之所以如此频繁,并非偶然之举,实际是在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地面进攻夺取制空权。

    朱可夫虽已拿出“菜单”,要求增调兵力,但这些援兵都尚未到达诺门罕。显然,在它们陆续到达之前,必须尽全力阻止日军的集结行动,延缓其进攻时间。

    1939年6月23日晨,在空军的配合下,苏军出动了以坦克、骑兵和摩托化步兵组成的机动部队,向先期到达将军庙的部分日军发动了迂回进攻。

    第二天,朱可夫将兵力增加到一倍,其坦克分队已迂回到了将军庙背后的甘珠尔庙。

    扎营于甘珠尔庙的主要是日军二线部队,松本卫生队及第26联队的野战医院都在这里,当苏军杀到时,松本首先听到的是苏联飞机的巨大轰鸣。

    这是苏联制造的一种快速轰炸机,型号为sb,特别之处就是一个快字,它比同时期的大多数战斗机都要飞得快,到抗战中期以后,中国曾向苏联购买了三百多架sb轰炸机。

    sb所过之处,日本人都傻了,因为二线部队没有配备对空火炮,只能抱着头挨炸。

    轰炸结束,坦克分队又冲了过来,日军急忙钻到战壕进行抵抗。朱可夫发起的这种军事行动,不是真的要进行攻坚,只是对日军的营地及兵站进行袭扰,所以扫射之后马上就撤,并不做片刻停留。

    朱可夫的袭扰战术令日军惶惶不安。小松原及关东军的情报参谋,都认为苏军已大致了解了己方的作战意图,如不及时采取措施,7月1日的总攻难以实现。

    苏军的每次袭扰,都有飞机撑腰,日军航空兵自然不能坐视,第2飞行集团立即派第12战队上阵,对苏联战机进行拦截。

    第12战队以拥有王牌飞行员而自傲。在这次拦截战中,其头号王牌筱原弘道单人一次性便击落11架苏联战机,创造了历史新纪录。尽管交战时的苏联战机数量明显多于日机,但地面部队举头看去,从天上冒着黑烟,打着旋栽下来的几乎全是苏联飞机。

    苏联空军再次遭受挫折,让年轻的飞行员们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然而日本航空队猛则猛矣,却后继乏力,飞机越打越少,国内的飞机制造能力有限,根本来不及增补,相反,苏联远东空军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损失了马上补充,升空作战的飞机始终有多无少。

    第2飞行集团为此头疼不已,只好靠加大起飞频率来弥补飞机和飞行员的短缺,但前线兵力仍是捉襟见肘,飞行员更是疲于奔命,毕竟就像筱原那样的神射手,也得吃饭睡觉休息不是。

    飞行集团的参谋们经过商讨,研究出了一条对策。

    远程轰炸

    一段时间以来,飞行集团都是对他们认为“越境”的苏联飞机进行反击。参谋们认为,这是一种十分被动的空中防御术,苏联战机就像雨后的蘑菇一样,摘了一只,又长一片,长此以往,数量上处于劣势的日本航空队总有撑不住的一天。

    大家由此想到了转守为攻,他们的对策是,索性拉出去打,主动对苏军的空军基地发动突袭,把飞机全炸光,以便一劳永逸。

    飞行集团团长嵯峨彻二中将是战斗机飞行员出身的空军指挥官,曾在战斗机飞行学校做过校长助理,在飞行作战上很有想法,幕僚的献策让他眼前一亮,认为极具价值,不仅是对策,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奇策。

    突袭计划报到关东军司令部,辻政信等幕僚都认为,既然苏联空军“越境”攻击在先,日本航空队当然也可以“越境”还击。

    不过他们也估计到,参谋本部可能不会同意这项作战计划。为免影响飞行集团的**作战,辻政信准备先斩后奏,等取得战果以后再请参谋本部予以追认。按照陆军的习惯思维,只要有了战果,就一切都好说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关东军采取了瞒报手段,但还是走漏了风声。正在东京出差的一名关东军参谋泄露天机,把这一消息告诉给了陆军省军事课长岩畔,岩畔一开始就是军部内的“自重论”者,他马上就递话给参谋本部:说了不要让关东军轻举妄动,你们不信,这不,关东军马上就要越界轰炸了,你们知不知道

    参谋本部听到后大吃一惊,中岛次长感到此举过于冒险。一者像岩畔所说的那样,会引起更大的外交纠纷,二者,苏军可以根据这个理由,对东北工业基地进行“越境”轰炸,当时日军在关内的军需供应很多取自于东北,一旦遭到空袭,损失会非常大,而苏联在远东又没有什么重工业,想要对等报复都找不到机会。

    中岛随即给关东军参谋长矶谷拍去电报,劝他不要进行轰炸。关东军的回电倒也非常迅速,说关东军在上述问题上的看法和将要采取的手段,与“贵部”指参谋本部有所差异,希望“贵部”将诺门罕战役的一切事务交给关东军,不要再管了。

    从电报的用词来看,应该是矶谷参谋长按照植田的意图所拟,但让中岛挠头的是,电文的字里行间,真的看不出参谋本部和关东军哪个是上级,哪个是下级,一个“贵部”,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两个平级单位哩。

    中岛不是一个雷厉风行、杀伐果敢的人,加上关东军地位又非常特殊,他只得把作战课课长稻田找来商量。

    稻田的办法是,派作战参谋有末次中佐到长春,直接传达东京的旨意。

    中岛、稻田都不知道,这份关东军的回电并不是矶谷所拟,甚至于植田和矶谷都不知道回电的事,它是由辻政信起草,违反规定让电讯班发出的。

    在这份电报批准表上,课长、参谋长、军司令官一栏内,盖的全是辻政信一个人的印章,代理签字也是他一个人。课长也就罢了,关东军内却并没有军司令官和参谋长也可以找人代理的规定。

    辻政信的狂妄胡为自不待言,但植田、矶谷的迁就责任也无法回避,由此可以看出日军高层在指挥,也就是所谓“统帅权”方面实在是非常混乱。二次大战结束后,一位日军大佐曾指出,仅仅凭关东军给中岛的那份回电,植田、矶谷就可以被予以罢免,甚至如果是在苏军和德军,一个对军部“抗命不遵”,这二位都可能因此人头落地。

    至于辻政信,敢私自草拟并签发电报,就地免职的处分应该是最轻的处罚,同时军队还不得再行任用。

    “辻政信私发电报”一案在搞乱日军“统帅系统”方面,称得上是日本陆军中空前绝后的事例,不过这也是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过于急功近利,实行层层欺瞒的一个必然结果。

    得知稻田要派人来长春,辻政信就知道麻烦来了,不能不向上汇报。

    那份给参谋本部的回电,虽然用的是辻政信的腔调,然而其中反映的却正是植田和矶谷的意思,两位关东军大佬都想把轰炸进行到底。听完辻政信的汇报,大家赶紧一起商量应对之法。

    巧的是,有末本应于6月25日到达位于长春的关东军司令部,但由于天气原因,不得不推迟。

    6月30日是飞行集团预定的远程轰炸时间,植田急忙指示飞行集团,要求加快准备,并将出击时间提前到27日。

    1939年6月26日,有末一行飞抵大连。在矶谷的亲自安排下,有末得到了殷勤接待,他急着要去长春,但被接待人员拉着,又是逛街,又是参观,一天就这么挥霍过去了。

    利用这一天工夫,嵯峨彻二进行了最后的准备。飞行集团对蒙古境内的各大军用机场进行了反复侦察,把目标锁定在了塔木斯克空军基地,塔木斯克在哈拉哈河以西约130公里,基地停靠着许多大中小型飞机。

    1939年6月27日清晨4点,由超过一百架日机组成的飞机大编队起飞升空,随后在空中编成四个机群,向蒙古境内飞去。其间各机群始终保持三千米飞行高度,以免被苏军发觉。

    6点左右,第一梯队的轰炸机群到达塔木斯克上空。第2飞行集团采用的轰炸机型是“九七重爆”,也就是九七式重型轰炸机,这是日本三菱公司为关东军“北进作战”,轰炸远东地区专门研制的机种,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此时正是苏军机场的早操时间,警戒非常松懈。随着炸弹纷纷落下,机场很快被烈火与浓烟所包围,一些飞机被当场炸毁。

    苏军猛醒过来。机场周围的高射炮拼命射击,值班的“海鸥”战斗机向轰炸机群连发火箭弹,6架轰炸机凌空爆炸,数架起火受伤。在世界空战史上,这是航空火箭弹的首次运用。火箭弹本为战斗机格斗时所用,但在实战中要射中对方并不容易,倒是轰炸机的密集一处为它提供了机会。

    由于高射炮和“海鸥”的逼迫,日军轰炸机群被迫采用高空水平投弹方式,命中率大大降低,至少有一半炸弹都投到了空地上。

    事后日军统计的战果为,击毁击伤苏联飞机124架,实际上塔木斯克基地的所有飞机加起来,也没这么多,数字显然被扩大了。不过就空袭行动而言,飞行集团的这次行动还是非常成功的,前线的苏军飞机因此受到较大损失。

    傍晚,有末参谋乘坐火车到达长春。在见到矶谷参谋长时,还没等他唠叨,矶谷就直言相告:“关东军对塔木斯克基地的远程轰炸,上午已经结束。”

    关东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这一做法,与策划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几乎如出一辙,当年军部也是派了一个使者来规劝,而且同样被关东军轻轻晃过。时间过了这么久,军部的优柔寡断,关东军的我行我素,敢情都还是老样子。

    轰炸结束,关东军作战课长寺田奉命通过电话,向参谋本部稻田课长汇报了整个行动过程,并竭力吹嘘了一下战果。以为稻田起码会跟着乐一乐,未料稻田听后勃然变色,当即破口大骂:“浑蛋,这是什么战果”

    寺田不乐意了:轰炸塔木斯克是一件值得嘉奖的**判断行为,我们正自豪着呢,你不表扬也就罢了,怎么还骂上了,莫非是嫌战果太小

    稻田更加生气:我要的是预告,不是报告,你们这哪是什么**判断,分明是独断专行

    寺田这才弄明白,成果有多大,稻田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被关东军给耍了。

    其实对于参谋本部来说,后果的严重程度还不止于此,因为越境轰炸这件事非同小可,必须向天皇进行汇报。

    中岛次长仓促去皇宫上奏,结果被裕仁劈头盖脸骂了一顿:“随意轰炸蒙境内,这叫干什么责任由谁来负”

    中岛嗫嚅半天,只好说:“眼下战斗正在进行,等告一段落之后,将使关东军明确责任。”

    中岛带着一脸沉痛的表情,窝窝囊囊地回到了参谋本部。这下子,稻田的压力就更大了。

    正如中岛所说,“战斗正在进行”,也就是上下都还期盼着关东军带来获胜的消息,此时根本不可能明确什么责任,但是领导受了委屈,总不能就这么算了,要知道,自张鼓峰事件以来,参谋本部不管总长还是次长,可从来没有挨过天皇的训斥。

    以稻田的级别,不可能马上指着关东军司令官的鼻子大骂,他只能怪罪到寺田一个人身上:说好不要那么性急,为什么要抢先动手,是本人冲昏了头脑,还是上了那些年轻参谋的当

    稻田用直通电话叫出了寺田,对着他大发雷霆:“不是跟你们说了吗先不要动,越境空袭要经过天皇批准,你们知不知道”

    稻田在电话中的声音越来越大,气愤之余,他甚至连电话都摔了,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寺田拿着话筒的手在发抖,脸上青筋鼓起,已经被吓得不知所措了。

    辻政信就在旁边,越听越不是滋味。在他想来,此次关东军不顾性命才取得了轰炸的“大成果”,而且在第一次诺门罕战役中,第23师团搜索支队被苏联人全灭了,适当报复一下,有什么不可以

    当然了,事前没有联系,故意隐瞒不报,也的确欠妥,可是你应该这么对我们说:“啊,祝贺你们,不过以后要注意联系”

    这是一种耍过调皮以后的顽童心态,但辻政信恰恰就是这么想的,他还想到,如果参谋本部如此通情达理的话,那么,关东军方面一定也会发去一份请罪电报。

    可是参谋本部偏偏没有这么通情达理,这让辻政信感到义愤填膺参谋本部竟然这样无视第一线作战部队的心理,蹂躏我们的感情,这叫什么参谋本部

    辻政信问旁边的其他参谋:“参谋本部究竟是敌人还是自己人”

    正在对方不知如何作答时,辻政信已经从寺田手里抢过了话筒,一个电话又重新打给了稻田。

    辻政信在电话中对稻田说:“是苏联飞机先炸的我们,关东军只是采取适当的战术手段予以还击,对这种行动,军司令官指植田批准就行了,没必要报送天皇。”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辻政信表情从容不迫,一副有理有节的样子,让作为课长的寺田在旁边都听得目瞪口呆。

    洋洋洒洒说了一通后,辻政信抛下一句:“如果有问题,所有责任由我一人承担。”

    接着,挂电话,走人。

    知道什么叫潇洒吗这就是。你别管他讲的在理不在理,起码那种大丈夫敢作敢当的气势,是别人学都学不像的。

    原先大家多少还觉得有些心虚理亏,给辻政信这么一起哄,人人都觉得是参谋本部欠了自己。其中最感到冤屈的,应该算是飞行集团长嵯峨彻二了。好不容易设一妙计,为了能够确保轰炸成功,他还把手下的三个少将飞行团长都派去现场指挥,那真是砸锅卖铁毫无保留,到最后一句好话没捞到不说,还被臭骂了一顿,实在是太窝囊了。

    飞行集团自此再没有了出击的积极性,而苏联远东空军要整补损失掉的飞机,暂时也保持了克制。那些天,诺门罕的天空难得地恢复了平静。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飞机消停,人不会消停,没有飞机,朱可夫照样可以继续他的地面袭扰战。

    1939年6月28日,苏军一个坦克营忽然向将军庙攻来。将军庙这时已成为第23师团的指挥所,在70多辆t26坦克的横冲直撞下,将军庙外围的日军阵地立刻陷入混乱,小松原急忙调来几十门速射炮,但苏军坦克营并不纠缠,很快又撤走了。

    朱可夫的这种快打快撤的战术,在让小松原伤透脑筋之余,还恼羞成怒:这是跟我玩阴的啊,看我接下来怎么阴你。

    说朱可夫“阴”,其实人家的战术光明正大,反而关东军随后使出的招数倒是一点见不得阳光。

    1939年6月底,一支神秘而又诡异的日军特种部队来到了诺门罕。这支部队从军服颜色到袖章,都跟普通日军完全不同,而且他们的驻营地戒备森严,就连日军的野战部队都不准轻易接近。

    臭名昭著的黑太阳“七三一”部队出场了,因为要掩人耳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 第11节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失落的宇宙-宇宙特警 完本图标 失落的宇宙-宇宙特警
  • 总裁的弃妇小三 连载中图标 总裁的弃妇小三
  • 大话三国 完本图标 大话三国
  • 杨度 完本图标 杨度
  • 救爱难赎 连载中图标 救爱难赎
  • 狂雷怒 完本图标 狂雷怒
  • 穿越不相爱 连载中图标 穿越不相爱
  • 情稚 连载中图标 情稚
  • 西游之齐天小圣 连载中图标 西游之齐天小圣
  • 冥妻诡事 连载中图标 冥妻诡事
  • 圣魔大陆之女神降临 连载中图标 圣魔大陆之女神降临
  • 妙手生香 连载中图标 妙手生香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