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开始后,公进他们的学习节奏就一天天紧张起来,特别是第二学期后,普通班的气氛是渐渐松懈的,只有那些过早为自己下了定论的孩子才敢破罐子破摔,他们将走上既是他们自己所选又不全是自己所选的道路。
而奔着腾飞,育才去的,日夜不息。
离六月的中考还有一个多月,公进和班里的同学都觉得学得很疲乏,再加上体育加试的刺激,天天只要放学铃声一响,就像离弦的箭一样离开班级奔向操场和篮球场。
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有时候教室里也能听见乒乒乓乓的声音。一天下午放学,彭泽祥问周公进:“想打乒乓球吗?”
“快中考了啊!”公进回答
“快中考了才要放松放松嘛!”
彭泽祥是公进初二,初三好友,活泼热爱运动。
“操场那么远,到了也不一定有台子了啊?”公进心里也是很想打乒乓球的。
这时只见彭泽祥微微一笑:“不用去操场,我有办法。”只见他到自己的课桌从抽屉的书包里拿出一副球拍和一个乒乓球,然后他叫周公进和他一起到教室最后面把最后一排同学的课桌并在一起,又把他们的书摞成一排当球网,就这样,一个简易的乒乓球桌就成型了,接下来一个星期,他们享受了乒乓球的快乐,而且班里加入的同学越来越多。
又是一天下午放学,正当他们打得开心,“好球——”不时还有几句喝彩,突然之间竟鸦雀无声。周公进收了几分投在乒乓球上的精神,看到班主任站在一群学生后面,然后吓得丢了一球。
看了一会儿后,班主任也要打上几球,散场之前,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这几天,我在办公室值班就听见乒乒乓乓,快中考了,放松一下也是很好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还有一个多星期,就再好好复习复习都能考出好成绩。”
中考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周公进彭泽祥他们被带考老师分别带去了不同的考点,早晨很多家长来学校给孩子们送行,有的家长还买了矿泉水面包往孩子书包里塞,好像生怕孩子体力不支饿晕在考场。带考老师只能费劲口舌解释:“不要给孩子带吃的和水,考试上厕所不方便。”
还有些家长问“东西带齐了吗?”
“带齐了,”“水笔,尺子,圆规,草稿纸,量角器……”
“考试前上厕所,不然考试去拉屎,试也别考了。”
周公进和他的童鞋们都被顺利带到了考点,来考试的人可谓鱼龙混杂。全市的初中生都要来市里考试,乡镇农村的要坐车来市里预定宾馆住一晚,然后第二天被老师们带去考场。
公进考试第一天见到形形色色的生面孔,他感到出生以来见到的人的总和都没有今天多。因为全市乡镇的学生要来市里考试,市里将所有的小学也都设为了考场,公进被分配在了二小。公进当年上小学的时候对二小的威名也有所耳闻,虽然不如一小。
公进进了考场发现二小的课桌椅和他们中学是一样的,都是单人课桌,只是调矮了。而他读小学时候的课桌是双人木头的,有时他们还要画上标志的三八线。
班上有被分配在同一个考场的,而公进没有在同一个考场的同学,只知道有和他一起在二小的,而能让分配到一个学校的人很激动,能分配到一个考场就更激动了。当然公进心里很清楚,分配在一个学校或考场,并不能使自己的知识增加一分,但分配在一个考场,心情好了或许能发挥得更好一些。
考程分配是一天考两科,考没科之前,公进都会上厕所,即使没有尿意。本以为中考了,考试这个时候不会有烟鬼,但厕所里人山人海还是有成群结队的非主流,杀马特黄毛喷云吐雾,享受着不一样的乐趣。考完第一科语文后,公进在二小闲逛起来,考完散场的人潮十分拥挤。在拥挤的人潮中,公进看到许多张和他一样稚嫩的脸庞,但和他平时大多数的同学不一样,他们的衣服和裤子往往很不搭调,有的大一号或小一号,样子腼腆又有些张皇无措。
公进一眼就认出他们应该是乡镇中学的学生,但公进从不会瞧不起他们,或因为自己在城里而自觉高人一等,因为他知道人或许没有办法选择出身,但中考后的九月,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权利和自己坐在同一间教室听课,而且公进也自知,他们付出的努力可能更多。
二小的操场很漂亮,操场上有崭新的塑胶跑道,围墙上都画着漫画,贴着萌萌哒小动物。漫画的内容是谦让,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和热爱祖国还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公进语文考得自我感觉不错,作文写得还剩三行格子,这是根据班主任指导做的。
不久前的某节课上:“首先立意要正确,不能跑题。所以要认真审题,然后字数要够,格子尽量写满,要空几行,可以总分总结构,语句要优美流畅,不能有错别字,开局结尾要吸引人……”
公进的书写还可以,这要归功于他的爷爷,他的爷爷是他读的小学里面的老师,在公进上二年级的时候当了两年副校长,然后退休了。
他的爷爷主教数学,偶尔也会因为师资不够去客串一下语文老师。他的爷爷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在公进很小的时候,每年过节前,他爷爷都要在那张老旧的方桌上裁红纸,而且裁纸用的是竹片,等纸按门的大小和门楣,门框的长宽裁好后,爷爷将红纸根据对联的字数对折,方便书写。公进这时候就会用手把着桌子趴在桌子旁边,两只小眼睛好奇地看着爷爷手中的毛笔纵横穿梭,如龙蛇一般蜿蜒前行,划过的地方就留下散发墨香的方块印记。还有时写门框两边的长联,爷爷会让公进帮忙拽红纸,这样他的手和胳膊就不用换地方了,公进根据爷爷的行笔速度和节奏匀速地拖拽红纸,这时爷爷仿佛就成了一个“打印机”,纸从他的手下经过,然后留下爷爷灵魂的印记。大年三十的早上,爷爷会叫公进和他爸爸早早起床去贴春联,先用温热水怼好浆糊,然后用笤帚或刷子在门上刷上一层又一层。接下来就要把春联贴上去了,爷爷贴的时候会叮嘱小公进:“看着,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上联末尾是仄声,下联末尾是平声。”公进晃着小脑袋问“什么是仄声,平声?”
“平声是你们学的,一声平,二声扬,仄声是三声拐弯,四声降。”
公进这时点着小脑袋:“哦,知道了。”最后是贴横批,公进用他当时仅有的汉字水平读了出来“意如祥吉”。
“你读错了,要从右往左读——吉祥如意。”
“哦,从右往左,有点别扭,怎么和我写字不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