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二。
皇后和白歌几乎是同时醒来。
皇后睁开眼,眼睛盯着床顶部的纱帐,“故国的天,应该比南风国蓝吧。”
白歌,“恩。”
故国的天,湛蓝一片,碧空如洗。
故国的地,没这般烫。
皇后开心的笑了,像一个小孩,“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她眨了下眼,“这些年,我有很多机会回琉璃,但每次,都中途放弃。我怕我一旦进了那座城,就舍不得回来。”
白歌,“三姐,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去。”
皇后绞了绞眉头,“国师预言,姑且可以当做儿戏。但其他四国,没有一日不在想着吞并琉璃。琉璃国力衰微。战乱一起,必败无疑。”
她说的都是事实。
很残忍的事实。
白歌闭眼,云淡风轻,“这都是小事。”
到了夜间。
白歌出宫。
她一离开皇宫,就直奔暗阁。
阁内。
黑衣少年褪下一层层衣服,跃入水中沐浴,此时,天地隐入黑暗中,白歌驾轻熟路的翻过窗户,进入房内。刚落定,一看,一惊。
立刻转过身去。
少年噗的笑出声来,“找我有事?”
白歌一囧。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懊恼,“你大晚上的洗什么澡?”房内并未燃灯,但对她来说,和白昼无异。看的,真心清楚!少年狡然,“我如果白天洗,被撞见,你一定会说,大白天的洗什么澡,反正都是我错,是不是。”
白歌,“嗯。”
少年,“你还真敢说。”
白歌,“有何不敢。”
针锋相对的对话。
都是年少意气。
白歌想起来意,又转过身去,也不闭上眼睛,有事说事,“一年之前,那天,你去盗坟,是想偷什么东西?”少年一听,“哪天? ”他当然记得,可就是,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回答了,就等于承认他是个贼。
顺便。
想起栽她手上。
白歌闭眼,一步一步到他面前,屈身,手精准的揪住他的耳朵,“想不起来是不是,我拧下你的耳朵,你再慢慢想。”少年也不避开,“你拧吧。最好杀了我,反正你也活不了。”
这是他第一次觉得,双生蛊是个好东西。
他纵然无法害她。
她也不能害他。
如果有一天,他四面楚歌,孤身陷入沼泽,她还得来保护他。
真好。
白歌松手,“你无赖。”
少年撩一泓水至身上,水花四溅。聪明如他,早知她来意,坦白,“我后来没盗坟,你昨天会看到那个本该躺在棺材里变成森然白骨的人,大抵是因为,别人盗了。”
他赶去时,人已死了差不多三日。
绝无死而复生之理。
除非。
刚一入土,南风国的皇上就盗了,并用这世上仅有的一颗回转丹救活。
对于墓中人复活这件事,少年是高兴的,“我再也不用命人日夜不离的守着那破坟了,瞧瞧,这都遭的什么罪。快,快补偿我损失。”
白歌,“我不。”
什么?不愿意?
他噼里啪啦的说起旧账,吐字跟拨算盘珠子似的,一字一句中,满满都是控告,“只因这一件事栽你手上,尊贵如我,就得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关心那破坟是不是完好。累。”
想了想。
不止这。
他的损失,简直用几千个竹简都写不完,“你以后要是嫁人了,我还得保护你丈夫,你孩子。他们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往鬼门关走一遭,你寻死觅活生无可恋,我就惨了。”
想想,都觉得损失大了去了。
白歌不屑。
少年接着盘算,“你要是改嫁,或者生好几窝歪瓜裂枣的毛孩子,我要保护的人就从你一个麻烦精变成了一堆遭人嫌的废物。”良久,白歌终于睁开眼,面对他,“所以呢?”
少年唇畔划一抹笑。
所以。
你不能嫁人!
决不能!
他的要求掷地有声,玉声琅琅,落入白歌耳中,轻如鸿毛,她低低的笑着,“这可不行。”少年挑眉,“哪不行。怎么就不行了,为什么不行。白歌,你能不能对我公平点。”
他竟叫上了名字。
白歌一怔。
随即勉强开口,“那,行吧。”
少年,“?”
这就应了。
不让别人嫁人,这难道不是强人所难么,她怎么不反抗。他本来还打算来一番唇枪舌剑,认真严肃的讨论一下这人生大事。
夜凉如水。
夜风从窗外窜入,少年不着片缕,也不觉得冷,谈笑自若,白歌关上窗户。少年幽幽的眸光一明一灭,刻意在找话题,“你应该能猜出来,我去年为什么要盗坟。”
白歌,“恩。”
白歌,“你想要五尊令。”
父皇把五尊令给了三姐,清王和三姐在一起时,侥幸发现,就杀人夺令。
所以令在清王手上。
就算当年盗坟一百遍,也找不到的。
白歌,“告辞。”
白歌走后。
少年跃水而出,披着黑衣,临于窗前。
窗再度被推开。
他喜欢风,这种捉摸不定的东西;也喜欢黑暗,这种吞没一切的颜色。黑夜中的风,则是他最喜的。风吹拂着湿润的发,使得发梢错乱,他的心,明如镜。
五尊令,何尝不是他想要的。
若非如此。
他留在南风国难道是为了晒太阳么。
可是。
白歌竟然也想要。
他身上的水滴染湿了薄衣,衣上一圈圈的黑,变得更加浓郁。额角的水,一滴一滴的滑落,缜密的少年,清眼里泄出无奈,他不打算让给白歌,五尊令,必须是他的。
千年之前。
天下大定。
共五国,琉璃为尊。
于是。
琉璃国的君主,手执五尊令,享受着其他四国世世代代的供奉。但一千年已经过去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琉璃成了国力最弱的,其他四国,不甘臣服,纷纷欲夺而占霸主地位。
滔滔乱世,各凭本事。
他没道理让。
这么想的时候,他脑海中闪过一抹白。
心微乱。
四月二十三。
晋级赛结束。
十人入选。
毫无意外的,百合在中选人之列。这并不完全是因为她的画惊艳,她的人恭谨温柔。更重要的是,皇上似乎对她很看重,有意无意的在清王面前提及。
四月二十四。
决赛。
皇宫。
今天的重中之重是清王选妃。
今天的主角是入选人。
今天的当事人是清王。
但。
露风头的,是白歌。
她什么都没做,就陪着百合静静的站着,看一眼远处交错的琉璃瓦和檐角栩栩如生的小兽,阳光略微有些刺眼,皇上一步步行来,“朕觉得你甚是有趣,是否有兴趣来宫内长住?”
白歌,“没有。”
没有兴趣。
南风国的皇上,是这万里山河的主人,他做主别人的生死,也能决定臣民的喜怒哀乐,一个习惯了掌控一切的人,是极其厌恶有人敢逆他的意,尤其是当众。
其他人都料定他会盛怒,小心翼翼的屏息等待他的降罪,等待对白歌的惩罚。
时间逐渐过去。
惩罚没来。
皇上看了一眼皇后,“这小丫头不愿意来陪你。”
皇后不言语。
皇上换上一副讨好的神情,“要不,朕找几个其他的人,来陪你。”他似乎知道皇后不愿意说话,直接做主了这件事。走到一个参选清王妃的女子前,“你想入宫么?”
这话有歧义。
准确的说,带有误导性。
第一,你想入宫么,不见得就是邀请,你就算想,我可能也不同意,我就随便问问。
第二,没说入宫做什么。是陪皇后解闷?还是入宫侍候皇上?或着来扫地打杂?
别人可不这么想。
在被问的人心里,这句话意思就是,你想入宫,做朕的女人么?
第一个人被问的,喜忧参半后,点了点头,“但凭皇上做主。”她是来参加清王选妃的,中意的自然是清王,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也是玉树临风的清王,但清王在朝政上没有实权。
嫁给清王,只能保证不缺钱,不被人歧视。
入宫,却能为家人谋个一官半职。
第二个被问的,纠结。
她想,自己是来参加清王选妃的,皇上当着清王的面,问这样的问题,并没有顾及清王的体面,可见两个人关系并不好。以后要是嫁给清王,皇上肯定也不会待见她。
那日子,应不好过。
于是点头,“想。”
第三个被问的,抬头偷偷的看了一眼皇上,不若清王年轻,不若清王风度翩翩,但刚毅的线条、沉稳的气质,还有上位者独有的霸道。整个人看起来,似乎更有味道。
从前只见过清王,没见过皇上。
只觉得清王是天人。
现在看来,皇上更符合她对意中人的期待。
于是点头。
第四个被问的,心里眼里只有清王,她觉得清王什么都好,哪哪都好,说什么话都对,做什么事情都对。站着坐着都好看。她根本不想入宫,一点都不想。
然后,点头,“…,…,想。”
她杞人忧天,觉得皇上一定是看上他了,要是拒绝了,家里人肯定会跟着遭殃。
含着泪,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第五个,应了。
第六个,应了。
第七个,应了。
第八个,应了。
第九个,应了。
这九人回答完,都齐刷刷的低下了头,除了有点激动,即将鱼跃龙门的激动,还有些羞愧,明明是来参加清王选妃的,却临阵倒戈。一个个不敢看清王。
出现这种事情,清王本该最难堪。
可,他很淡定。
或许是强自维护着淡定,或许是真的,压根不在乎。
最后一个被询问的是百合,她当即跪下,干脆的表明自己的态度,“贱女惶恐,本应向天借胆,承了陛下的赏识,奈思慕清王已久,此生惟愿能伴以身畔,不离不弃。”
闻言。
清王当下有了结论。
数步上前,握住白合的柔荑,“求皇兄成全。”
两个人,一齐跪着。
皇上立即允了。
这是一场戏。
一场戏中戏。
皇上先去找清王商量,说要用这种方式试探各女的真心。清王一下子就应了,这法子确实很有意思。而且对清王来说,娶谁都没区别。
只是他没料到。
结局是这样。
除了百合外,其他九个人,竟然都想入宫。
他不解,这些人,脑子里装的,是浆糊么?就算能入宫,又如何,就能受宠,一步登天?做的什么白日梦。也不想想,皇上是什么眼神,真能看上她们这些低门矮户、庸脂俗粉。
其实。
在皇上找清王之前,白歌找了皇上。
求皇上帮她演这出戏。
既要结果可控。
又让清王哑口无言。
白歌找皇上的时候,是和皇后一起去的,彼时皇后穿了一身红衣,不施粉黛,当那张国色绝娇的脸再度出现的时候,皇上喜极,唤一句,“□□。”
皇后,名□□。
衣如烈焰。
擅谣歌。
这场选拔,持续的时间很久,现在结果都出来了,按道理说该结束了。
但对有人来说。
才刚开始。
比如左沐兰。
身为左相嫡女的她,以一种无法理解的速度出现,奔至皇上面前,跪着磕头,“臣女心慕清王,求皇上成全。”说着竟嘤嘤的哭着。
皇上抬眼看下清王。
不表态。
清王面上故作一惊,温和回应,“谢左小姐一片真心,但我正妃已定,断不会改。”
左沐兰眼里,一大滴泪滚落,浸过睫毛,顺着脸颊往下滑,她的伤心溢于言表,谁都看得出来。她狠狠的咬咬唇,忍下屈辱和不甘,“愿为侧室。”
皇上又看清王一眼。
不表态。
清王颜上,泛一丝惋惜,“这是何苦。本王已有中意的女子。”
皇上终于开口,“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须得听左相意见。”于是,命人去传左相,其他人静静的等着。
左相闻讯慌张赶来。
他整理了衣帽,看着左沐兰,眼底都快喷火了,这个逆女!
堂堂嫡女,如此不自重。
皇上将左相这幅恨铁不成钢,恨女不争气的样子看在眼里,安慰道,“卿家无需着急,你若觉得不妥,再劝劝她。”虽然,可能并没有什么用。
左沐兰言辞坚定,“求皇上成全。”
她一边哭。
一边磕头。
哭所产生的泪水,和磕头磕太猛浸出的血滴,一白一红,无比刺眼。
左相的态度比左沐兰更甚,“你这辈子都别想了。只有我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允许。”
现场的人很多,但寂静一片。
百合白歌无需开口。
皇上皇后旁观。
落选的,也没说话的必要性,等待她们的,绝不是入宫的娇,而是打哪来回哪去。
目前现状是:左沐兰死活非要嫁,咋样都要嫁,不嫁就磕头磕到死,谁拦她,她也要死。左相死活不准,咋样都不同意,清王表面看来是,不想娶。
左沐兰一直在磕头,头部磨损区域越来越大,一个十指不沾阳春面的千金贵女,为了嫁给清王能承受的疼,超乎寻常,超乎想象。她越这般不爱惜自己,左相就愈愤怒。
后来。
左相被逼急了,撂出狠话,“你要敢一意孤行,你我父女恩断义绝。”
此话一出,皆惊。
南风国谁人不知,左相就这一个女儿,他长情,此生只娶过一个媳妇,后心疼妻子怀胎不易生产剧痛,不再要孩子,安安心心的宠着一妻一女。妻子年前病逝。
左沐兰就是他的命根子。
要是断绝关系,晚年凄清,无人养老,死后也没个哭坟送终的。
他宁可没孩子也要阻止。
足见坚决。
!
谁知,他言辞激烈的话没能让左沐兰有一丝松动,她竟朝着左相行礼,“请恕沐兰不孝。”
左相,“滚!”
他一生疼妻爱女,终于。
众目睽睽之下。
用尽所有的力气,狠狠的,打了左木兰一巴掌。
然后。
瞬间苍老。
跌坐在地。
皇上也看不下去了,父皇在世时,左相就在朝辅佐,他犹记得父皇对此人评价:重体面,执拗。那时候,左相无论是入宫奏事还是在朝言政,衣冠必定整洁,站姿必定完美。
他十七岁登帝,如今已经三十五岁,这十八年中,亦是如此。
今天。
却像一个可怜兮兮的老头。
甚是凄惨。
皇上出面调和,“今天这事,朕暂且准了,婚期不定。左相和令千金可回府再商量,若是变了心意,就当朕没允过。”要不然,再这么磕头磕下去,真会出人命。
左相伏地谢恩。
左沐兰却不。
她担心万一回府,父亲将她禁足,不准她出面,又以她的名义,推了这件事,她今日所承受的,辛苦哀求的,全都化作泡影。于是厚颜接着求,抛了所有矜持,“恳求皇上答应,准臣女和正妃一同出嫁。”
!
左相刚站起来没多久,又吓的腿一软,滑坐在地。
百合上前,扶稳左相。
在场之人,最应该扶左相的是,左沐兰,可她沉浸在一人之得失中,固执求圣意,完全顾不上尽孝。百合于心不忍,只能扶着。其实按照身份,怎么也轮不到她的。
左沐兰还在磕头。
地面染血。
猩红残忍。
皇上为难的看着左相,“朕先准了,这家务事,你们回去再商议。”
左相向百合道谢。
然后。
恭身,“恕臣告退。请皇上作证,此女和微臣,再无半点瓜葛。”
走了。
自己走了。
皇上一怔,这就走了,就这么走了,这意思是,不要左沐兰这个闺女了。那么左沐兰一个女子无依无靠,出嫁之前,应该住哪?如何安置。
清王府自然不行。
客栈?
怎么说也曾经是左相千金,从客栈出嫁,又无人陪同,太不像话。
算了,他委屈下。
下令,“在宫内收拾一座空殿,就从皇宫出嫁吧。”说完,又补充句,“期间左相要是探女,一律放行。不设禁制。”官员不能入后宫,这算是特例了。
“不行!”
皇后的声音响起,她戴了面纱。
皇上回眸。
他看见她眼底的死寂一寸一寸的复活,她眼中,那久闻的骄傲复出于世。她眸光太明亮,可比星辰日月。他的心,仿佛注入清泉的枯井,“为什么?”
为什么?
皇后挑眉想了下,“我看她烦。”
皇上,“--”
能稍微说个像样的理由么。
理由这么粗糙。
他看着皇后,“那依你之见,左小姐该住于何处。”
皇后,“清王府。”
皇上,“你这不是胡闹嘛,未出阁,先住于夫家,传出去,遭人笑话。”皇后,“那么,未出阁,置其父颜面于不顾,置清誉不顾,厚颜无耻死皮赖脸的一味求嫁,就不遭人笑话么。”
皇上,“--”
这事确实不好看。
百合见状。
她走到左沐兰面前,柔声道,“我在城郊新购了一处宅院,院落宽敞,可容数人,原本是等过几年赎身后住进去的,现在刚好可以给你住。”
左沐兰,“不去,我嫌脏!”
她这般不识趣,百合也没计较。
皇宫没法住,左沐兰又不愿住百合的宅院,皇上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清王,“皇弟帮忙安排。这件事委屈你了。朕本不该插手你的婚事,强行指婚,但你也看见了,这…”
清王一副我受了委屈,我不能说的样子,“臣弟没事。”
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他想娶左沐兰,又怕皇上怀疑他贪图左相权势,于是找左沐兰演了这一出苦肉计。
这出戏的效果就是,我根本不想娶,是皇兄你强行塞给我的。
之后。
一堆人该干嘛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