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幽梦几回乡,血染征袍命无常,问道紫霄三清礼,造化无穷有阴阳。
李铮一觉醒来,洞中无日月也不知什么时辰。
石室内丁岱宗盘膝而坐、五心向天,三足双耳的香炉浮于身前,眉心处呈青黑色,面色比先前更差了。
香炉中时而喷出一缕青烟,随着丁岱宗吸气时进入鼻中,吐气时从嘴中出来。
一吸一呼,在丁岱宗和香炉之间形成一个循环。
只不过吸进去的是青色的烟雾,吐出来却是橙黄色,每一次吞吐烟的颜色都加深几分。
“师父这是在疗伤!”李铮想到,不敢有丝毫打扰,在旁垂手侍立。
半个时辰后,丁岱宗吐纳完毕,收功起身。
李铮赶紧上前问道:“师尊,感觉好些了吗?”
丁岱宗似是不愿多言:“好多了,你不用担心。走,我们去外面,为师教你修真之道。”
二人来到巨石上盘膝而坐,只听丁岱宗讲道:
修真即修道,自上古大神破鸿蒙后,天地交合演化出万千生灵。
人虽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但先天精气不足。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上古有大能之辈穷万物之理,觅得天机,获天道传承,创出补足精气之法,即为“道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蓄育,气终而象变。
上古时期修道者称之为“炼气士”,后又称为“修真者”,俗称“修士”。
一些称自己是“修仙者”或“仙师”的人,不过是虚荣使然自封标榜罢了。
当今天下修士分为三个群体,第一个群体修炼的是自古代代相传的炼气法门,后有天资卓绝的前辈将之加以完善,以此开宗立教,现在的各大仙宗道门就是这样出现的,自称是天下正统。
第二个修炼群体是魔门,我先前跟你说过魔门的由来就不再多讲了。
第三个修炼群体是妖门,也称妖道,是上古妖族大圣所创,妖族的修炼法门多是激发血脉天赋之法,通过血脉传承,妖族功法人族无法修炼。
无论道门、魔门、妖门都是盗天地之精华而补自身,因而会遭到天谴,也可以说是一种考验,当修炼到一定境界后就会引来天劫。
修炼有四大过程和八大境界,四大过程分别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八大境界是:炼气期、筑基期、结丹期、元婴期、化神期、炼虚期、合体期和大乘期。
每个境界又分十层,一至三层为初期,四至六层为中期,七至九层为后期,第十层称之为大圆满。
从结丹期开始,每一个境界圆满后都要经过五行雷劫的洗礼,渡过了就会进入到下一个境界,渡不过就会死在雷劫之下,直到渡过寂灭雷劫方可修成金身,得道成仙。
为师先教你炼精化气之法,只要你能引气入体,就算进入到炼气期了。
“请师尊赐教”李铮拱手施礼。
丁岱宗微笑道:“为师虽然所知功法甚多,但都不如《七巧天魔经》玄妙强大,你就主修此功法吧,将来若有闲暇再修其它功法予以参辅。”
说着拿出油灯,和昨日一样先向油灯打入一道青气,灯火顷刻间化作一本火焰组成的书册。
书册上的符文点画挺俊沉雄、藏头护尾,有的肥壮如虎,有的凌厉如刀,形如蝌蚪。
李铮为了父母的心愿偷棂学字,读了不少书,一些经书古籍也曾看过,可面前书册上的文字他一个不认识,挠头尴尬地看着师父。
“上面的文字是蝌蚪篆,你们凡人是看不懂的,你且听为师给你讲解。”丁岱宗不以为意道。
李铮:“多谢师尊”。
丁岱宗问:“铮儿,你可知天下芸芸众生,为何凡人众多修士却很少见到?”
这个问题李铮也曾想过“是因为修士需要潜心修行不被外物所扰,宗门驻地都修建在深山大泽之中,很少在外行走。”
丁岱宗哈哈大笑道:“非也、非也,修士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你所说的是凡间百姓的臆测。世间修行功法众多,顶级功法虽然被各大宗门所把持,但散落在外的也不少,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散修。况且有些功法是需要游历红尘感悟世间百态方可修成的。”
李铮凝神思索不得其解。
丁岱宗道出答案:“凡人要想修炼首先有个条件,就是要拥有灵根,但有灵根的人却万不足一。”
李铮很惊讶:“灵根是什么,弟子也有灵根?”
丁岱宗拿出一面铜镜道:“你当然有灵根,可还记得此物?”
李铮接过铜镜看了看,疑惑地道:“当然记得,这个八卦镜是弟子在一处枯井中发现的,不过好像就是普通的八卦镜,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同,大有不同”丁岱宗摇摇头:“此镜外似八卦镜,其实是一件魔道法器。”
李铮:“法器又是什么?”
丁岱宗:“法器是修士施法所用的器具,法器之上还有灵器、圣器和道器,你面前的油灯就是一件道器,炼器相关的事情将来你自会知晓。”
接着道:“八卦镜的作用是镇宅化煞,这面铜镜正好相反,作用是聚煞。”
李铮:“聚集煞气有什么用?”
话刚出口李铮愣住了,忽然联想到自己在战场突围时自己好像跟变了个人一样。
丁岱宗:“看来你猜到了。”
李铮略有犹豫:“弟子当日在战场上厮杀,忽然觉得一股炙热传遍全身,然后好像变了个人一样。力量、速度等等远超以往,弟子之所以能突围逃命也全凭这股炙热的力量。”
丁岱宗将话题转回:“每个人出生时身体都会带有一股先天之气,大部分人出生后没多久先天之气就消散了,而有极少数幸运的人先天之气永存不散。”
“这股先天之气就是‘灵根’。灵根是沟通天地之桥,可自行吸收天地精华不断壮大,天地精华之一就是灵气,而煞气也算灵气的一种。”
李铮:“原来如此,灵根可以自行吸收灵气!那弟子为何这些年跟常人一样,并无不同啊?”
丁岱宗:“因为灵根自行吸收灵气的范围很小,加上你周围环境灵气稀薄,所以你身体吸收的灵气极少,感觉不到什么异常。当你受伤流血后,你的血液激活了这面聚煞镜,镜内煞气被你的灵根吸收,你才会突然变得与众不同。”
李铮道:“弟子真是幸运,如果不是在枯井下找到了这面聚煞镜,可能无缘与师尊相见了。”
丁岱宗感慨地道:“不错,如果不是煞气引来了彭齐,就算你能突围而出,也必定力竭而亡。”
接着又道:“因果循环天注定,善恶有报终需还。以前为师不信,因为修士本就是逆天而行,现在忽然有点信了。你不但因为这面聚煞镜保住性命得遇为师,它还另有妙用,对你炼气入门作用不小。”
李铮:“还有妙用?”
丁岱宗:“灵根自行吸收灵气的速度很慢,而且只能壮大自身对人无益,除了先天之气,世间所有的灵气都驳杂不纯,比如你吸收的煞气,不加以炼化就会另令你神智迷失、血肉膨胀,最后爆体而亡。如果你吸收了厚土元气,不加以炼化就会被石化,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李铮略加揣摩,问道:“师尊是想告诉弟子,修炼功法的作用就是炼化各种灵气?”
丁岱宗颔首:“孺子可教。”
李铮:“那聚煞镜的妙用又在何处?”
丁岱宗指指眼前的《七巧天魔经》道:“修炼别的功法或许没用,但修炼《七巧天魔经》却有大用。”
“灵气种类很多,灵根却只有一条,因此不管什么功法每次只能炼化一种灵气,而《七巧天魔经》能同时炼化七种灵气。”
李铮兴奋地道:“那岂不是说修炼《七巧天魔经》相当于有了七条灵根。”
丁岱宗:“不错,正是如此。七条灵根如果只修一种功法,修炼速度就是常人的七倍,如果同时修炼数种功法,那么神通法术就远高于常人。”
“《七巧天魔经》共七篇经文,包含数种修炼功法和神通,其中第一篇经文,就是讲述如何将灵根一分为七,而煞气是修炼此经必不可少的辅助之物。灵根乃先天之气,是最纯洁之气,而煞气乃污秽之气,以煞气为刃斩灵根,就是《七巧天魔经》第一篇经文《天煞斩灵经》。”
李铮在旁听的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道:“《七巧天魔经》真是太强大了。”
“是啊,非常的强大,你学会后一定要保密,就算修为有成也不可轻传他人。”丁岱宗严肃地说道。
李铮神色一怔:“弟子明白,请师尊放心。”
丁岱宗将经文中如何引气入体吸收炼化煞气,如何运用煞气自斩灵根的方法讲了一遍。
李铮悟性不错,一个时辰后就已掌握了要点。
但此时他还没有任何修为,驾驭不了聚煞镜,幸好有师父帮忙,避免了自残放血。
李铮盘膝而坐,手结法印,丁岱宗驾驭聚煞镜对着李铮放出一缕煞气。
李铮手中法印立刻一变,然后轻轻的吸了口气,煞气呲溜一声窜入体内,脸色也随之青红交替。
李铮不敢怠慢,运起《天煞斩灵经》中的炼煞之法,片刻后脸色恢复正常。
丁岱宗默默点头,手上不停,又送出一缕煞气,李铮继续吸收炼化。
如此数次之后,煞气在李铮体内形成了一个二寸多高的刀形虚影。
修真第一步引气入体算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