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道德经诠释 > 第一章(中) 名可名

《道德经诠释》 第一章(中) 名可名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名可名”这句话,我同样不认为‘道是可以命名的’。

    相反我觉得“名”字应该理解成写的意思。

    名字的作用本来就是为了方便人们记忆和传播的,不管是说出来和写出来,目的都只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传递内容的人想要表达的具体含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古代有铭文。

    铭文指的是刻写在金属器物上的文字,古代用于称功德或引申鉴戒的文体。

    这种文体内容多简短,与格言颇为相似,文辞简练、有韵,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

    另外,道德经本来就是刻写在竹简上的,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那去掉金字边的“名”也应该是代表“刻写、记录”的意思。

    至于为什么现在不再代表刻写的意思,我猜测应该是社会发现的产物,毕竟汉字不是一天创造出来的,数千年前可用的汉字和现在相比较,有出入是很正常的,这一点从文字的演化史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例如甲骨文、小篆、繁体、简体之间的区别)。

    所以“名可名”解释为‘写下能够用文字来描述的内容’没有什么不妥。

    至于“非常名”,表面上是‘从未有过的记载’,其实我更愿意理解成‘不要只看文字表面的意思,要看文字所无法表达的部分’。

    毕竟,即便是到了现在,我们仍然有很多东西是无法用语言或者文字直接描述或记录的。(比如我们上面提出的几种情况)

    如果一本书的扉页上写有如下内容:

    我把我知道的告诉你们,这些内容是你们从来没听说过的,同样,我把能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用文字写下来,但是由于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所以你们不要只看文字本身的含义,而要学会举一反三。

    看到这样的内容,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很好奇,想知道他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哪怕最终发现上当了,但在对方没有说出来之前,这份好奇心一定会存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一段中有分歧的地方在于读法和命名。

    一种说法认为应该读作: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另一种说法认为应该读作: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究竟哪一种读法正确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名”这个字,“名”在汉语中代表人或事物的称谓,或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一种称号。

    比如我们的名字,比如树木、花草、石头等等称号,这些称号可以用语言讲出来,也可以用作文字记录下来。

    也就是说“名”这个字是为了对各种不同情况进行区分用的,不管是用语言还是用文字,都只是为了区分方便而进行的一种定义。

    上面我们也说过“名”代表刻写或者记录,在这里同样符合这种定义。

    根据这种说法,我们看一下前一种解释: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代表:没有名字被称作天地的开始,有名字被称作万物的起源。

    第二种情况: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代表:无,被定义为天地的开始;有,被定义为万物的起源。

    从语法上看,第一种情况更类似于:无名,名天地之始,有名,名万物之母。

    另外,作为中国人,我们最常听到的往往是‘有无相生、有无定论’等这样的词语,而从来没听过‘有名无名相生,有名无名定论’这样奇怪的词语。

    所以第一种读法很明显是错误的。

    前面老子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成功的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然后下一句直接抛出一个让人震憾的消息:

    我们所处的天地,在很久之前是什么都没有的,一片虚无。

    然后这个世界上有了光、有了天地、有了万物,包括我们人类。

    对于我们来讲,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只是无边太空中的一颗不起眼的恒星。

    这种说法我们感觉不到有多震憾,但是对于老子所生活的时代,这种理论完全颠覆了当时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

    因此,这句话直接影响了后世几千年,我没有研究过关于宇宙形成的这种理论是哪一年出现的。

    但想来如果从文字记录方面去查看的话,应该不会比老子的定位更早。

    这一句,也是老子理论的中心观点——太极。

    太极图分阴阳,阳为天,阴为地,天和地是一种对立关系。

    其实引申一下,有与无、上下、前后等等各种情况都可以用太极图来表示,所以提到道家我们的印象中一定会有太极图的存在。

    天地有阴阳,人心有向背,所以下一句老子直指人心: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有鬼,你的第一反应就是:你怎么知道?你见过?

    另外一种反应就是:世界上没有鬼,如果想让我相信有鬼,请拿出证据来,没证据我是不会信的。

    所以,老子在提出了有和无这两种观点之后,进一步向人们证明他是如何发现的。

    关于“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现在同样有两种读法:

    一种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意思是:从常无中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观察道的边际。

    另一种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意思是:通过无欲的状态去观察其中的奥妙;通过有欲的状态去验证它的结果。

    而我更喜欢理解成:常常让自己进入无欲无求的状态,来发现其中的妙处;然后进入清醒(有欲)的状态来进行实际验证。

    有欲和无欲是两种不同的心态,这两种情况大家应该不会陌生:

    当我们很累很累之后躺在床上,或者没事可做的时候坐着发呆,这种情况下脑子里基本上是空空的,什么都不愿意想。

    但实际上我们空空的脑子里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其中各种片段不停闪现,好的坏的、靠谱的不靠谱的都有。

    比如前一秒脑子里出现的是各种美食,紧接着又是满天的云彩,下一秒又是儿时的丑态,之后马上又是枪林弹雨……

    然后在某个时刻,你忽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比如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又比如天为什么会下雨……

    发现这些东西之后,如果你有时间,你会带着好奇心去仔细的观察,最后发现所有有重量的东西最后都会掉在地上,而地上的雨水竟然会被太阳晒干,晒干的水又到哪里去了……无限的好奇心。

    上面提到的是我们的思维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产生的正常反应,现在大家可以考虑一下:

    、为什么所有的宗教几乎都有静坐这一项。

    、为什么在静坐时总是要求修行者要保持无欲无求、心无杂念、明心见性、斩杀心魔等心态。

    、为什么那些世外高人只是简单的通过静坐就会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能力。

    这些都是很有趣的问题。

    其实,老子要求人们经常让自己进入这两种状态,主要的目的是:经常让自己的思维进行松、紧煅炼,可以让人的思维受到控制。

    我们都知道思维是最难控制的,如果经常对思维进行煅炼,就可以让人的思维变得活跃、人变得聪明。

    而这样的人做事情有效率、有个性、有魄力、有担当,并且想法独特,总能用出人意料的手段去完成自己的目的。

    这就是传说中的内功心法,也叫做精神力、神识修练法等。

    也是为什么古代的世外高人往往都比普通人聪明,而他们大多数都喜欢静坐的原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道德经诠释》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道德经诠释》 第一章(中) 名可名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腹黑总裁惹不起 连载中图标 腹黑总裁惹不起
  • 将错就错 连载中图标 将错就错
  • 御剑传 连载中图标 御剑传
  • 背离所朝圣的孤独 连载中图标 背离所朝圣的孤独
  • 大叔的文娱 连载中图标 大叔的文娱
  • 大隋我为王 连载中图标 大隋我为王
  • 重生惊世毒妃 连载中图标 重生惊世毒妃
  • 狐狸小姐的彼岸花 连载中图标 狐狸小姐的彼岸花
  • 末世魔王的腿部挂件 连载中图标 末世魔王的腿部挂件
  • 冷暖你知 连载中图标 冷暖你知
  • 最强穿越直播系统 连载中图标 最强穿越直播系统
  • 封神榜之截教崛起 连载中图标 封神榜之截教崛起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