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è),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傫(ě)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à)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分割线---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唯:高声应答。 :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
阿:曲从、迎合。 如:阿奉(阿谀奉承),刚正不阿等。
“唯”与“阿”都是指快速的回应别人。
“唯”代表肯定,用一种毫不怀疑的态度做出回应;“阿”是不管对错、顺口答应的回应方式。
所以这里就有问题了,都是随口应答,可是你怎么分辨对方是同意你的说法呢?还是对方在曲意迎合你呢?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种表现,对方说的正确时,我们说:“是,是,是……”。
有时候对方说错了,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下,我们也不得不说:“是,是,是……”。
这种回答是对还是错呢?从本意上来讲是错的,可是大多数时候,这么是最正确的回答。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有一列火车进站,突然发现前方有十个工人在工作,刹车已经来不及了,而在铁轨中间刚好有条岔路,但岔路上有个人在休息,如果火车变道他必死无疑,时间紧迫,到底是牺牲十个人,还是牺牲一个人,如果你是列车调度员,你会怎么做?
有人会说,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做出伤害任何人的行为都是为人所不耻的。
那么,如果那十个人里面有四个是你的亲人,另一边那个人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会怎么做?仍然当做没看见,把那十个人送进火车底下?
又或者,旁边轨道上那一个人是你的亲人,另外十个人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又会怎么做?把自己的亲人送入火车底下?
这个问题几乎无解!
我们再换个说法:杀十个人可以救一百人,少杀一个就会有十个人因他而死,如果有机会,你会不会把这十个人一个不留的全杀了?
如果不杀,在别人眼里你就是害死一百个人的恶人。如果你杀了这十个人,你跟这十个杀人的人又有多大区别?
善与恶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判断?又怎么进行判断呢?
所以有了后一句话:“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畏:畏惧,害怕,担心,敬畏。
我们生活中所有的标准或者法律、规定都是依照大多数人的想法来定的。
当大多数人害怕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东西的时候,必定会有相应的办法来应对这件事或这个东西。
比如,大多数人害怕杀人犯,所以杀人犯该死;大多数人都穿着衣服出门,你就不能光着身子;大多数人说老虎会吃人,你就不能不信,因为老虎确实吃过人。
又比如,大多数人说某某某是个大坏蛋,不管他是不是坏蛋,你心里对他都会有一定的防备之心。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评判对错的标准,是看这个标准能不能达到大多数人的满意。
问题是:某些时候,大多数人真的就是正确的么?
如果大多数人是错误的,你能力排众议做出正确的选择么?你又如何让大多数人去相信你是正确的呢?
这就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后一个畏字我觉得用‘防备’更合适,我们不一定要害怕,但不可不防。)
“荒兮,其未央哉”
荒:、形声。本义:长满野草的沼泽地。说明:每每提到的“大荒”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沼泽地。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荒唐。
结合上面几句的意思,这里的“荒”字,我觉得理解为荒唐或者迷茫更合适。
所谓荒唐,前面对几个问题的定义和判断本身就很荒唐,因为这种说法无解。
央:中心,中央。
很多人把这一句理解为:从古自今,好像没有尽头。
这种理解给人的感觉很模糊,完全不明白他要说什么。或者说跟前面的内容不搭。
而且,荒字和未央并没不能代表从古至今和没有尽头。
所以对于这种理解,我只能说不知所谓。
关于“未央”这个词,并没有统一的正规解释,所以其含义出入比较多。比较出名的两个词是“未央宫”和“夜未央”。
未央宫:西汉帝国的大朝正殿,建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年),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在汉代文献中,有关未央两个字的记录绝大多数是以宫名的形式出现的,一般情况下“未央宫”指的都是西汉王朝正殿。
另外,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及文物中的 未央 多与 万岁、延寿命 等词汇同时出现,代表吉祥的意思。
这一点在汉代瓦当文字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如:长生未央、长乐未央、长乐未央延年永寿昌等。在铜镜铭文中也大量出现,如:长相思,毋相忘,常贵福,乐未央;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结心相思,毋见忘等,且带有这种铭文的铜镜全国各地都曾出土。此外,“未央”也是汉简记载最为多见的人名之一,上至于“侯”,下至于“奴”,都有以此为名号者。
作为吉祥语,未央两个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没有灾难,没有殃祸,含有平安、长寿、长生等意义。汉人喜欢以此命名,反映了当时追求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社会思潮的盛行。
夜未央:长夜漫漫,还没到一半(中央、中心、一半),比喻夜还很漫长,换成当时说出这句话的人的心情的话,他觉的离天亮还很遥远,毕竟漫漫长夜还没过完一半嘛,所以感觉长夜漫漫无尽头,这种解释很符合那样的心情。
另外,在古代行军打仗时,指挥中心多数在中心位置,因为这样符合军事行动,起码如果一旦打仗的话,敌人不管从哪个方向来,都不会直接把领导人给灭了,如果指挥中心建在整个军队的某一边的话,敌人攻打你的时候,只需要攻打指挥中心的位置就行了,你都来不急调兵布防。所以古代行军打仗都有“中军大账”的说法,就是说元帅什么的指挥中心肯定是在中心的。
皇宫想来也会这么考虑,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并不一定正确,比如西汉的“未央宫”,它就建在长安城西南角,这应该属于风水问题了,不过,个人认为,正因为没有建在城市中心,所以叫“未央”。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未央”指的应该是“不在中央”的意思。
“其未央哉”意思是“没有在中心啊”。结合前面的内容,就是说:不在中央,没有方向,无法判断。
所以,“荒兮,其未央哉”的意思应该是指:上面的说法很荒唐,可是这些事根本没法做出合理的判断啊。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熙熙:温和欢乐、热闹的样子。
享:享受,受用。
太牢:中国传统文化中,太牢是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读[],代表猪)三牲全备。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牲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
:凡朝觐、会同、宾客,以牢礼之法,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饮食、客赐之飧牵,与其陈数。
如春登台:现在农村仍然有很多地方保留了在春季举行集会、庙会之类的传统节日,其中有搭台唱戏等节目。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的大根意思就是说:人们每天都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的,就像在过节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