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泊兮,其未兆”
泊:指停船靠岸。也有淡泊、恬静的意思。
我更倾向于理解成淡泊,泊字不管指靠岸还是淡泊,都是代表“静”的意思。所以,这里的泊字应该是安安静静的呆着。
兆:占卜,预示、显现 。如:瑞雪兆丰年。
其未兆:没什么征兆(或者说没什么动作)。
“我独泊兮其未兆”这里应该理解成:只有我安安静静的看着,什么也不做。(别人在狂欢,只有我静静的看着。)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沌沌():
、愚昧无知、混混沌沌的样子。
、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的状态。如:混沌。
、糊涂,不清楚。(我倾向于“迷迷糊糊”)
孩:、形声。从子,亥声。本义:小儿笑。
、同“咳”。
、小儿,幼儿。
关于“孩”字,很多译文中理解成:小儿笑,“未孩”指孩子还不会笑。
这种说法很不负责任,我们都知道,婴儿一生下来就会哭、会笑,老子怎么可能会说“像一个还不会笑的婴儿一样”呢?
这里出现两个词:婴儿和孩。
从字面意思来看:婴儿代表刚出生的幼儿,孩指的是孩子,孩子的定义就比较大了,我个人认为岁以下的应该都可以说成是孩子,岁到岁的称作少年。
所以,这里的“孩”字,应该指:有一定思考能力的孩子。
那么“未孩”就可以理解成: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
这样就解释得通了:就像一个不具备独立思考的婴儿一样,迷迷糊糊、浑浑沌沌。
或者说可以理解成:别人都在狂欢,而我却安安静静的看着他们,陷入了沉思。就如同懵懂的孩子一般。
“傫傫兮,若无所归”
傫:同累,疲劳。颓丧。
傫傫:颓丧失意的样子。(个人倾向于茫然,不知所措。当然,这不是“傫”字的原本意思,只是一种感觉)
归:返回,回到原来的地方,归属。
这句话我觉得应该理解成:茫然无措,好像“无家可归”。(我更倾向于: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干啥。)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余:、剩下的,多余的。
、残留的,遗留的。
、不尽,无穷。
、闲暇。
遗:丢失、漏掉。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这里的“余”和“遗”都是指剩下东西,一个是多出来的,一个是丢了。
结合上面的内容“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这里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别人每天都高高兴兴的,而我却高兴不起来。他们似乎总有大把的空闲来挥霍,而我却总我得时间不够用。
“我愚人之心也哉”
愚:、傻,笨。
、欺骗,耍。
结合上面的内容,老子说我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有时间玩乐,而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我这算是在骗人么?
骗人?骗谁?当然是骗自己,所以这句话个人认为应该是自嘲:我这算自欺欺人么?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昭:、明亮;光明。
、明白;清楚。
昏:、暗而无光。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
察:、分辨。
、仔细看。
、明辨;清楚。
闷:、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
、不吭声,不声张。
在这里,“昭昭”和“昏昏”是对应的关系,结合上面的内容:“昭昭”应该是正大光明、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意思。“昏昏”指暗淡无光,或者可以理解为别人看不明白。
普通人的所作所为,别人一眼就能看透,而我做什么,别人总是不理解。
这句话我喜欢理解成:我可以清楚的明白别人在想什么,可惜却没有人能理解我的感受。
(我辈俗人怎能明白圣人的想法?所以圣人注定是孤独的)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察察”与“闷闷”也差不多的意思,这里要从“闷闷”开始理解:“闷”字含有不流通,不吭声的意思,那么反过来,“察”就是喜欢说话,喜欢讨论了。或者有些牵强,但大概意思是不错的。
普通人做事只怕没人知道,而我不能让别人知道。
(在道德经里,类似的排比句有很多,这里简单说明一下,以后不会另作解释。)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以:、原因,缘故。
、把,拿——表示对事物的处置。如:以力服人(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
、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用原因或缘故来解释“以”字有些说不通,用后两种更说不通。所以在这里,我觉得应该理解成:作为。
顽:、愚钝。
、顽固,不驯服。
鄙:、粗俗。
、轻蔑,看不起。
大家都有所作为,而我却冥顽不化,无所作为。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这一句里最后的“鄙”字,本来的意思是指粗俗,看不起之类的,不过放在这里明显不太合适。
结合前一句“有以(有所作为)”来解释,用无所作为会更好一些。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最后这一句应该是作为整段话的解释。
老子说:我跟别人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我贵食母。
母:母亲。有哺育、抚养的意思。也指本源,根本。
: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在《道德经》中,老子对“母”字用了很多次,基本都是指本源或者根本更多一些。所以这里也是作为本源来用。
“贵”为珍贵、重视,“母”为本源,重视本源。
那么,这样理解的话,最后一句就是: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原因是因为我更加看重事物的本质。
或者可以理解为:相对于普通人对生活的追求,我更加想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
由于本章原文内容比较长,所以我对译文作了一下整理:
唯和阿都是回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怎么去区分它们?
善和恶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别?究竟什么才是善,什么才是恶?
在做出正确判断的时候,人们需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感受,如果别人都不同意,我们只好另想办法。
虽然这种做法让人觉得荒唐,但这也没办法啊。很多事情我们根本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
众人每天都高高兴兴,跟过节似的,除了吃喝玩乐,别的什么都不管不问。
只有我安安静静的呆着,像一个懵懂的孩子一般,不知所措,人类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无法看清,就像一个迷路的人,找不到方向。
别人都有大把的时间挥霍,而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是我在自欺欺人么?
我可以清楚的知道大多数人的想法,但却没有人能理解我的感受。
普通人做事只怕没人知道,而我做的事不能让别人知道。
(关于天地规则、人类发展方向这样的问题,的确不能到处讲,不然的话别人要么认为你是疯子,要么也会变得迷茫,再说,这种问题很难解释清楚,所以还是别人大多数人知道的好。)
于是我在别人眼中,成了什么都不做的闲人,而且还是一个很顽固、很难理解的怪人。
你们知道什么!?我之所以跟你们不一样,是因为我在研究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我才能让你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
之所以我会这么理解,是因为古代几位圣人都说过同样的话,或者说他们都有同样的想法。
我们对比一下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和耶稣的想法:
老子: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迦牟尼:若人生百年,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
耶稣: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么。
惊人的相似,或者说,他们都明白了什么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