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ā);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分割线---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曲:、弯转,与“直”相对。
、不公正,不合理。
枉:、弯曲,不正。
、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断。
洼:凹陷的地方。
敝:、破旧,坏。
、弃。
惑:、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
、糊涂,令人不解。
所谓“曲则全”,本意指的是弯曲以保持完整,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比如我们要通过一个很低的门洞,如果不低头就进不去,总不能把高出来的部分切了吧!?
又比如一张纸,如果我们想把它放进一个圆筒里,就必须把它弯成一个圆的,而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这张纸的完整。这就是“曲则全”的说法。
同样,“枉则直”这句的意思是“只有弯曲的才可以变成直的”。
很多人把这一句跟前一句作比较,然后理解为,“只有弯曲才有机会变直”,我觉得这样理解是不对的,虽然看似一样。
这中间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自然现象,一个是思想看法。
前一个代表的是弯曲的东西,都可以变成直的,后一个代表的是弯曲的才有机会变直,也就是说有可能无法变成直的。
这中间的区别就有意思了,仍然以前一种看法为例,“只有弯曲的才可以变直”,这句话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说“只有弯曲的”才能把它变直,已经变直的东西我们是无法让它变直的。
另一种看法,“只有弯曲才有机会变直”,粗看似乎没什么区别,但是这句话里“才有机会”几个字让整句话变了味道。
也就是说在这句话里,弯曲的东西是有可能无法再变直的。这很明显不符合道家关于“阴阳”的定论。
正所谓盛极而衰,否极泰来。也就是说,按照道家的观点,弯的最终是一定会成为直的,坏到极点也一定会是好的开始,也就是说坏到极点之后就会慢慢的变成好到极点,好到极点也会慢慢的变坏。
从这个观点看的话,“枉则直”代表的就是弯曲的一定会变直,那么它的真正含义就是“只有弯曲的才可以变成直的。”
这里要注意,是“可以变成直的”而不是“有可能变成直的。”
后面的“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几句也都是肯定的语气,而且意思很明显,只要符合这些要求就一定会是这种结果,在这一点上,很像佛教所提到的“因果”论。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几句话里其实要表达的就只有一个意思:委屈求全。
或者我们可以延伸一下思维,把它理解成:以柔克刚。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这句话里最不容易理解、但同时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两个字是“抱一”。
“抱”字本义是指用手臂围住。在这里是坚持的意思。
坚持一种态度或者说一种方法,而这种方法具有唯一性,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正确答案”。
圣人用这个放到全天下任何地方都管用的方法来作为应对这天下的方式。
这个方法是什么呢?
以柔克刚!
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呢,因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四句话里每一句话都含有“不争”的意思。
彰:、明显,显著。
、揭示,表露。
、表扬,表彰。
矜:、怜悯,怜惜。
、庄重,拘谨。古时候,“矜”是一种武器,形似矛,但无刃、不可杀伤,宫廷里用作仪仗使用,用于迎接国之贵宾。
不坚持己见,所以才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不自以为是,所以才可以发现真象;不自我毁灭,所以才有机会证实自己的看法;不给自己设限制(不自负),所以才有更多机会。
也就是说,不管我对也好,错也好,我不跟你去“争”。
这句话也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说有一个棋手一辈子没有输过,别人下棋时他在旁边总是一脸微笑的看着。
有人约他下两盘,他总说“你们不行,不跟你们下”,然后就走了;有人请他破局,他总是说“观棋不语真君子”,然后继续看。
于是人们都觉得他一定是高手,很多人上门拜访,希望他能够指点一二。
不管别人如何肯求、讽刺、引诱,他总是一副不急不缓的样子,每次都拒绝,并且一脸的从容。
越是这样,他的名气越大,很多人都觉得他的棋术一定非常厉害,以至于不屑和别人去博弈。
直到他快死的时候,他的孩子围在病床前问他::“您老一辈子没输过,现在请您把您的绝学教给我们,让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他虚弱的笑了笑:“没什么秘决,我只不过是一辈子没下过棋而已。”
表面上看,这个人很虚伪,骗了很多人,但实际上正好验证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
我们不一定要学这个棋手去骗别人,但我们却可以学这个棋手“不争”的手段。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这句话没有太特别的意思,只是老子的一种感叹。
就像上面提到的棋手,表面上委屈了自己,而实际上又何尝不是成全了自己呢?
最后一句“诚全而归之”,意思是不管你做什么,首先不能破坏事态的完整性,然后才可以最终达到你的目的。
也就是说要保证你所要处理的事情的完整性。
比如你要做某件危险的事,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如果要把某个东西给某人,首先要保证这个东西的完整;
再比如我们说现在的环境受到污染,想要改变它让它变得更好,那么首先我们要保证不会把目前的环境变得比现在更糟。
继续引用上面的棋手的故事来说明这句话:
只有在保证自己不受损失的情况下才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同样的,也只有保证我们的自然环境不会变得更坏,才有可能把它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