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道德经诠释 >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道德经诠释》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á)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分割线---

    这一章信息量挺大,放到当时应该算得上惊世骇俗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á)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现在的我们都知道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但是这次大爆炸是怎么发生的呢?

    也就是老子所说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怎么开始的?既然什么都没有,又如何出现“有”的呢?

    老子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也就是说在宇宙产生大爆炸之前,已经有一个东西出现了,而且,这个东西是独一份,一直按照某种规律运行着。

    这个东西是产生宇宙爆炸的前提条件,有了它,然后在一片虚无中的某一天,某两个东西相遇,然后结合在一起,然后引来或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引起时空的坍塌,然后当这种坍塌积垒到一定程度之后,宇宙产生了大爆炸……之后有了我们现在的世界。

    在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中关于“神”的传说:天地一片空虚混沌,黑暗一片,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中国也有盘古开天的说法,大致上都是一个意思:有一个大能者创造出了这天地。

    然后我不禁想,到底是大能者创造了天地,还是这天地创造了大能者?谁先谁后?

    这个问题就像是问这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有趣。

    如果这天地宇宙是神创造的,那么神是谁创造的?它来自哪里?如何来如何去?(如果神是外星人,那外星人的起源在哪里?)

    这个问题太大了,很难回答,所以,我情愿相信老子对于“道”的说法:不管有多少个宇宙,有多少个天地,最终只有一个起点,而这个起点就是“道”的本源。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人们心中唯一的“神”。

    这不冲突,只是两种不同的说法,但根本是一样的,只是“道”这个字更理性化,“神”字更人性化而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有和无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正如我们第一章提到过的“有欲”和“无欲”这两种思想状态,它们也是在重复出现。

    这天地就是在这不断重复中不断壮大,正如我们的思想,也是在不断的重复中产生新的想法和获取新的知识。

    往小看,我们的思维就是“道”的一种,我们的想法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创新,然后有了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可以说,我们的思想是我们所知道或者创造的一切的源头。

    那么说,对于“道”来讲,它的出现使这天地宇宙有了变化,它是一切的源头。

    所以老子说:“可以为天下母”。

    老子在道德经中不至一次提到“母”字,而很多传说中创世神是男的。谁对谁错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所崇拜的对象不同而造成的,这种说法不算错,但相对于整个人类或者天地来说,感觉就不太对了。

    老子之所以提到“母”字,是因为“母”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母体”都具有繁衍的功能。

    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可以看看身边的各种现象:蚂蚁、蜜蜂、猪、牛、人、粮食等等。

    凡是具有繁衍和分裂的个体,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母体。

    所以老子说“道”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然后,老子说我虽然发现了这个东西,但这个东西没有名字,不知道怎么称呼它,所以老子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大道”。

    有人可能觉得我说错了,明明是“道”,为什么说是“大道”呢?

    其实两种说法都对,正如古人起名字的时候喜欢有名有字一样。如:岳飞,姓岳名飞字鹏举。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代表失去,失去的意思是远离,远到一定程度就又回来了。

    “逝”字代表失去、死亡的意思。

    前三个字看上去是说大代表死亡或者失去,这种说法看似不合理,但是如果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它是正确的。

    当人慢慢长大的时候,其实也是离死亡越来越近的时候,当人们到了中年,代表人到了最强壮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也代表着正在慢慢的走向衰弱和死亡。

    所以老子说“大曰逝”,死亡是什么呢,就是再也见不到了,离我们越来越远,直到看不到它(失去也是一样的道理),看不到的东西代表着距离我们最远。

    有句话说得好: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却看不到我。

    “远曰返”

    远到极点之后就会返回,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地球绕太阳转的情景,很多人都知道“近日点”和“远日点”代表着地球离太阳最近和最近的距离。(这里不作太多解释)

    用普通大众能够理解的话来理解:

    一棵植物从土里长出来,慢慢的长大、开花、结果,然后死亡、腐烂、化成沃土,滋养了自己的下一代,下一代又重复同样的过程。

    从土里出来,然后到离开土地,最终回到土里,这就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个过程一直在循环,因为这是天地的规则,也就是“道”的本质。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也就是说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大”代表了循环、代表了重复。因为“大”本身就包含了这个过程。

    (总不能把“大道”说成“周道”或者“循环道”吧?)

    通行本或古本中大多数都写作“王亦大”,古本中写作“人亦大”,我觉得“人亦大”应该更接近原著,因为下一句有“人法地”这句,之所以写成“王亦大”应该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古时候,王比人大,如果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那王居何处?人比王大,王必杀之。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这一句原文中应该没有,总觉得像是在拍马屁)

    最后一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模仿地上的万物,地上的万物依靠规则,而规则是由“道”定的,“道”是自然存在的。

    或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人类想活着,必须依靠大地,没有大地提供的食物,人类就没法生存,所以地是人类的根本,人类如果想活下去,就必须想办法从地上获取资源。所以称之为“人法地”。

    万物的生存需要“天”来提供基本的条件,没有天、没有空气、没有太阳,地上的万物就没法生存,没有万物,就没有资源,所以地是依靠天的,也就是说,地上的万物,必须从“天”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才能生存。这是“地法天”。

    “天法道”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总之,天地之所以可以运转,是因为“道”的存在,正因为“道”提供了天地运行所需要的基本规则和条件,所以才有了这天地。

    如果这么想下去,我们会习惯性的问一句: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那么道呢?道法什么?

    老子说:“道法自然。”

    “道”便是这天地之间一切的源头,它是自己出现的。

    道家修行的方法之一也是从自然开始,先由自身做起,然后观察万物,之后研究天象,然后通过天象接近大道……

    也许你会问:如果人类最终找到了宇宙的起源,之后呢?

    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回答,但是谁能保证宇宙的起源就是终点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道德经诠释》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道德经诠释》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腹黑总裁惹不起 连载中图标 腹黑总裁惹不起
  • 将错就错 连载中图标 将错就错
  • 御剑传 连载中图标 御剑传
  • 背离所朝圣的孤独 连载中图标 背离所朝圣的孤独
  • 大叔的文娱 连载中图标 大叔的文娱
  • 大隋我为王 连载中图标 大隋我为王
  • 后聘 连载中图标 后聘
  • 假货道士 连载中图标 假货道士
  • 明撩易躲,暗贱难防 连载中图标 明撩易躲,暗贱难防
  • 神级崛起 连载中图标 神级崛起
  • 变异的万法之书 连载中图标 变异的万法之书
  • 荒岛实况生存 连载中图标 荒岛实况生存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