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从军走了,什么都没谈,只是失魂落魄的一个劲儿的念叨着“牲口牲口”。
开玩笑呢,企业效率要是不高,早就死翘翘了,跟学校有可比性吗?前者的学习是为了生存,后者的学习就只是因为要学习。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结果自然就不一样。
本来叶晓奇是不打算招应届生的,应届生的思路还没有彻底转变,并不能完全适应企业高强度的工作和高节奏的安排。
本次培训结果也出来了,一共5个人,最终得到四分的有5个,得到分的有7个,仅得1分的有4个,还是第二周白送的1分,剩下的都是分。根据个人意愿,5个人最终留下来了1八个,剩下的都该干嘛干嘛去了。
三个应届生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三分。但是为了今后考虑,应届生的引进却是必要的,因为他们世界观思想还未彻底成型,可塑性强,潜力大。况且自己几个公司的精英也不能无限制的抽掉,把别的项目组的骨干都抽走了,让别人怎么活?
这一次抽掉造成的影响就已经不了,再来几次的话,别的公司就要被搞破家了。
天课堂还会继续开办下去,人永远都不嫌多,只要养得起,那就会不停的扩张技术团队。
但是下一期开始,将会以社招和校招为主。
对于天的安排,叶晓奇是这么想的:在攀爬机器人的路上会有很多科技树,一个人算一个脚趾头这个比喻虽然不太恰当,但是想要得到理想的进展,需要的人却一点也不会少的。
但凡是个人,就会分为三六九等,每个人的素质和特点也是不一样的。这就好比是实验室,实验室主任摊派项目,高端人才掌控项目,中端人才实施项目,更多的是无穷无尽打杂的科研狗。
以一个站来举例,高端工程师写架构定标准,中端工程师写lib写ss和解决技术难题,数量庞大的基层工程师听从指挥套模板、写专题、做广告……
叶晓奇心里有很多项目,在机器人科技树上更有庞大数量的分支科技,这些靠1八个人是搞不定的,这个数量翻10倍才勉强算够,而叶晓奇希望的是,这个数量翻100倍。
养这么多人的钱从哪来,另说。好在这里面,其实只有高端人才是“昂贵的”,一边走一边看,总会有办法的。
天课堂的结业项目毕业设计,叶晓奇已经安排下去了,就是人脸识别。这次要求4~5个人一组,协同完成项目。同时又发了一个册子,介绍了随机森林和多层全联结方案等其他需要用到的技术,和已有可以使用的成熟方案,例如hd人脸检测。
等做完了这一切,下午都过去了一半,中午饭都来不及吃,龚赛刚就已经坐在了叶晓奇面前,电脑上已经打开了中华龙鸟二代的设计方案。
{}/ 叶晓奇起身说道:“不不不,你搞错一个问题,那就是定位问题。首先我们不是米,一味的升级配置,提高性价比不是我们要追求的,我们需要注重的东西叫做体验,这点要跟乔布斯学两招了。第二就是,我们还年轻,了不起了倒闭破产就是了,我们需要讨好的对象是消费者,而不是资本,这个懂吗?消费者如果不能讨好,前怕狼后怕虎,资本也会把我们抛弃。”
“这……”
龚赛刚心想,你别为难我行吗!这么大的事情,也就你是老板你敢说,换个人谁敢!
叶晓奇指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潜规则。
省电优化策略,除了系统智能挂起a、设置a优先级、限制伪通知统一sk等方案,还有别的因素需要考虑。
就比如这个:唤起功能。
互联企业想要盈利,基本都是靠广告收入。型互联企业想要生存,则是靠摆渡联盟和淘宝联盟之类的东西。前者叫合作,后者可以视为浅层次的协议结盟。企业内部的不同产品,亦会互相扶持,互相结盟。
进入移动时代以来,大型互联企业之间的来往陡然倍增,各种投资入股屡见不鲜,其最大的目的就是达成深层次的结盟,从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简单来说,用户手机里有一个天猫,也有一个淘宝。如果用户关掉了淘宝,而没有关掉天猫,不到几分钟的功夫,天猫就会“唤起”淘宝。这种唤起由于唤起的是后台守护进程,用户并不会察觉这个东西,但它依旧是需要占用手机资源,耗电耗流量的。并且每个后台守护进程,都会随时“苏醒”,给用户弹出它想要发的通知,除非卸载。
再比如说用户手机里有一个企鹅有一个京东,也是同样的效果。哪些a之间会互相唤起,看他们是不是属于同一家公司,或者两家企业之间有没有互相入股就知道了。
正是这种结盟,新的企业想要熬成婆的难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才会去寻找蓝海,老牌企业的地位也越来越难以撼动。
龚赛刚方案里提到了,限制a应用权限,禁止a自动后门安装另一个a,但也就到这里了,没有提互相唤起的事情。
很久以来,叶晓奇也是这个潜规则的受益者,但是现在他想砸掉这个锅:所有人都别想吃饭了,反正必须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做出最好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