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这是一个我听来的故事,深深地感到,孝是一种美德,更是一本鲜活的教材
一
这是一个悠闲的小村庄,相比外面快节奏的生活相比,这里就是一个慢镜头了。
那是一个夏天,出门时天气还好好的,但突然间这雨说来就来,乌云不知道从哪里快速地积在一起,又是风又是雨,又是雷又是电的,下得不亦乐乎起来。
我没有带雨伞,于是赶紧跑到路边的一户人家屋檐下,暂时避一下雨。
两个车道的水泥路上,来往的车子很少,不一会儿,感觉倒像是一条河了,哗哗哗地上面铺满了水,天下掉下来的雨滴,像一朵朵水晶花一样,密集地绽放着,厚重的湿气夹杂着山野的风向自己袭来。
“进来坐吧!”
屋里的主人热情地邀请着我,是一个中年妇女,人有些微微发胖,但脸上的笑容很自然,眼睛里也流露着很真挚的光。
“这雨一时半会不会停的。”
得到了主人的邀请,像得到了一种许可,虽然嘴巴里客套,但内心却求之不得呢。
那是山里的竹子做成的椅子,一屁股坐上去,还有一些凉丝丝的感觉。
主人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过来,这是一种老茶叶,叶子在热水里泡开后,一片片舒展开来,层层叠叠地填满了杯底,热水浸泡后,茶水泛着琥珀色的光泽,喝一口,开始还感觉有一种苦味,但过一会儿就让人感觉到甘冽可口,余味无穷。
二
其实自己是一个很外向的人,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这类玩意儿,自己多少也会一点。
在这个你吹我捧的大染缸里,每个人都可以粉墨登场,活得有滋有味,游刃有余,但现在站在一个如此淳朴的人面前,我反倒面红耳赤,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正有些尴尬时,突然一阵摩托车轰鸣起由远及近,直接冲到了屋子的中间,骑摩托车的小伙全身上下都在滴着雨,进屋后一边利索地跳下车,一边笑哈哈地骂骂咧咧着:“去他娘的,下这么大的雨,弄死人了!”
后面骑着的人不紧不慢地把雨披脱了下来,我才发现是一个干瘦的老人,背有些驼,是那种典型的年轻时过份劳作所留下的痕迹。
“死伢子,开这么快,赶了去投胎啊!”他还有些一脸不高兴的骂着:“把这鸡蛋提回去,我在这里坐一会儿。”
“好咧!”小伙子咧嘴一笑,拎着一个竹篮子就走了。
“老爷子真是好福气啊!”我一时仿佛找到了这个切入的话题。
“我听不见。耳朵不好使!”他意识到我在跟他说话,于是指指自己的耳朵,向我说着。
“那是他的孙子,我们这里对老人都孝敬着呢。”
“现在这社会,都削尖了脑袋想钱,对老人的孝顺观念好像都越来越淡泊了。”我有些感慨地说着。
“我们这里还好,因为一直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你对老人不好,以后自己老了,儿子也会对你不好,一代代下去,最终受苦的是自己。”
“是吗?是什么故事这么厉害啊!”中年妇女的一句话,让我一下提起了兴趣。
于是中年妇女向我娓娓道来,我根据自己记忆记录了下来。
三
原先这个村子里人更少,邻居与邻居之间都相差一段距离,所以家里有点什么事,不去说彼此也不知道。
有一户人家一个老母亲,瘫痪得不能下床,屎尿都天天要人去清理,生病了好多年,但总是只差这一口气不断,年复一年,正所谓“久病无孝子”,渐渐的媳妇开始厌烦,天天跟男人吵架,闹得鸡犬不宁。
男人一般都是表面很硬朗,但耳根都是软的,媳妇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些戏都演完了,男人也只是黑着脸,怎么也打不出一个屁来。
媳妇见这一招不灵,于是就一不做二不休,什么事都不做了,躲在被窝里不起床生闷气,男人忙了农活忙家里,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饿得哇哇叫,在一个劲的哭。
男人终于妥协了,于是跟媳妇说:“你说啥办就啥办。”
媳妇这时才从被窝里探出脑袋来,把憋了很久的话说了出来:“老婆子现在跟死了有什么区别,不如你把她丢到山上去,让她断了这口气,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解脱,对她来说更是一种解脱。”
“你这也太恶毒了吧,不怕遭报应吗?”
“那你要娘还是要我们母子,如果你不处理,我就带儿子回娘家了,上辈子造了什么孽,需要这辈子受这种折腾,这种日子我受不了了!”
媳妇脑袋又往被子里一钻,嘤嘤地哭了起来。
男人抱着脑袋坐在门口,想起父亲去逝得早,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拉扯大,现在要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于心何忍。
但媳妇又是哭又是闹的,他又怎么办。
儿子这时跑来说饿,正气头上的他刚好怒火不知从哪里出,狠狠就是一巴掌扇过去,把他摔在门口。
媳妇闻声赶来,借机又是跟他拼着命,男人只有一个劲的招架,但还是在他脸上抓出一道道指痕。
四
一场无声无息的冷战开始了。
媳妇早早地锁上了房门,他只能一个人坐冷冰冰的大厅里,左想右想,烟抽了一根又一根,直到喉咙都发痛了。
人是一个靠理由活着的动物。
千万个念头都被自己一一否决,最后只能心一横:“母亲一辈子不也是为了我过得好,现在家庭不安,或许母亲内心也倍受煎熬,儿子只能顺着媳妇,求个太平,就不能怪儿子不孝了。”
他找来一对箩筐,左边塞一些砖头,右边准备把久病的母亲挑上山去。
由于一二天没有打理母亲,打开房门,一种恶臭味袭来,让男人扶着门框哇哇哇地吐了起来,然后捂着鼻子,把已瘦得只有皮包骨头的老母亲抱着放进箩筐,不声不响挑着就走。
天刚蒙蒙亮,路上除了男人,还一个人都还没有,这位母亲仿佛也意识到什么,一句话也没有说,到达了一个偏僻的崖岩边,他找到一个凹沟沟里,把母亲移上去,然后他跪在地上,向母亲磕了三个响头。
老母亲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对儿子淡淡一笑。
儿子跌跌撞撞地跑回了家,一路上眼泪像开了闸门的水一样抑制不住地洒了一路,媳妇倒是好言好劝:“心狠一下,以后就好了,过几天就太平了。”
于是夫妻俩准备去把母亲房间的烂衣服,破棉被等东西全部扔掉。
这时儿子跑了起来,看到了一个破碗,于是捡了就跑。媳妇说:“傻儿子,这碗是你奶奶吃饭的,都破了,来给娘扔掉好了。”
儿子边跑边笑哈哈地说:“不扔不扔。”
男人一个箭步冲过去,一把夺了过来:“这破碗不扔了,留着干嘛!”
儿子气得眼露凶光,对着这对夫妻蛮横起来:“扔了干嘛,以后你们老了,用什么吃饭啊,我还要留着给你们吃饭用啊!”
夫妻俩顿时就呆在那里,男人把手中的破棉被一扔,赶紧往山上跑,把母亲又挑了回来。
当回到家,媳妇已准备好了一大盘热水,帮母亲清洗干净,床上也换上了干净的床单,夫妻两个相敬如宾,一直伺候到老母亲寿终正寝。
五
“这是我们村代代相传的真实的事。”中年妇女很认真地跟我说:“我们做任何事可以瞒着天,瞒着地,但瞒不住自己的良心,我们做事,天在看、地在看,人在看,今天的所做所为,其实就是自己以后的回报或报应。种什么种子,结什么瓜,这是因果关系,枉不得别人。”
我发自内心的震撼,看看这个混身写满了幸福感的老头,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他因为耳朵不好,根本没有理睬我们,一个人在眯着眼睛自娱自乐地抽着烟。
我掏了一根烟给他,他站起来向我摇摇手,亮着个大嗓门对我说:“你们的烟不够劲,不抽,我抽我自己种的。”他把自己卷的那烟向我展示了一下。
我笑笑,望望外面,雨好像停了,几缕阳光已透过几片残留的乌云中射了出来,空气格外的新鲜,树木娇脆欲滴,整个世界都仿佛焕然一新。
我起身告辞,他们热情地把我送到门口。
一路上我不停地折磨着这个故事:孝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本教育后人的活教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