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晨,天刚蒙蒙亮,除了几个收集垃圾的工人在小区里拖着垃圾箱外,一切都还在沉睡中。
我匆匆忙忙地赶上最早的一班公交前往火车站,公交里面凌散地坐了几个人,闭着眼睛,似睡非睡,外面也车少人少,空气格外新鲜,仿佛是一个刚刚摘下的苹果,透着光泽和芬芳一样。
我在想,人为什么就不能早点起来,为什么硬要等到8:00起床,这时外面多繁杂,什么都紧张,早餐买一个鸡蛋饼都得排几分钟的队,仅仅就相差两个小时而已。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有感而发的太多,真正坚持去做的太少,如果不是为了赶这趟火车,我估计也是需要8:00起床,哪怕7:59起床,一分钟都感觉是多么的浪费和可惜。
马不停蹄地取票、安检、检票、上车,一气哈成。
坐上高铁的位置,放好行礼,然后带上耳麦,长长嘘一口气,准备闭上眼睛,把自己早起浪费的睡眠时间,通过在火车上休息补回来。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面前晃动,把我本来将自己设定为晕晕沉沉的状态又清晰过来。
我内心有一抹惊喜,本想站起来,但他眼光看到我时,透着一种陌生,没有在我身上留下任何停留的时间就扫过去了。
我又按捺着激动的性子坐了下来。
二
他是一个省级医院德高望重的人,以前去求他的如人过江之鲫,在哪里他都是焦点,上个厕所都是前拥后簇的,有人恨不得帮他按摩按摩,好让他“嘘嘘”得痛快。
我只是一个厂商里面名不经传的小萝卜头而已,或许在他的视线里,根本找不到我任何影子存在的可能。
不过今天当我再遇到他时,却让我本来尘封已久的记忆又清晰起来。
那时他正如日中天,曾在很多次大会上,我都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远远地看到他光鲜的一面,桀骜不驯的眼光,扫到哪里,都像阳光一样,很多人的脸会像向日葵一样向他绽放出笑容。
有一天,公司的领导让我去找他。
当接到这个任务,我的内心就一直在怦怦地跳着,因为我知道公司的领导跟他很熟悉,曾经见到他们在私下,在酒精的作用下,红朴朴的脸在勾肩搭背,互称哥们。
我坐在车上,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见到他我该说什么?
该怎么样表现自己?
他问我的问题我该怎么回答?
……
我有些急着想早点到达,还仿佛看到当自己见到他时,对我露出欢迎笑容的样子。
三
他工作的那家省级医院特别的豪华,都可以当成这个地区的地标了。
其实医院是很多人并不喜欢的地方,差不多每一个角落里都是人,光亮如新的大堂,衬托得每个人的愁颜更加显眼,好像菜市场一样,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病历单,排着一条弯弯扭扭的队。
偶尔听到悦耳的笑声,那也只是医生和护士发出的,因为患者即使笑,那笑也是挤出来的,比哭还难看。
他在十楼,电梯像一张巨大的嘴,不停地开嘴、闭嘴,上上下下都是熙熙攘攘的人,于是我一口气跑到十楼。
当我气喘吁吁地出现在他办公室时,一眼就看到那个曾经让自己一直远远看着的偶像,但里面有几个人在跟他不紧不慢地聊着天。
出于礼貌,我于是在外面等着。
他们的谈话好像河里的水一样,无休无止,不知道哪里有这么多话可以谈,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没有人理我,我像一个透明人一样,傻傻地站在那里,皮鞋里的脚趾总在不停地使劲按着地面,一阵阵尿意袭来也不想离开,生怕一转眼就不见了他,在焦急地等着这堂漫长的话能结束,我能接上去和他愉快地聊会儿天……
终于,那几个人准备离开,他也起身准备出去,我才急着说:“主任!我是……”
我还没有说完我是谁,他有些不耐烦地问:“什么事?”
我想我的笑是那么的灿烂,而从他眼光中透出的寒意,让我颤抖。
想像的场景跟自己现实遇到的这个差别也太大了,头脑一片空白,脸像插上了电的热得快一样,马上红通通的,都可以用来烙饼,脖子上我都感觉到有呼呼的热气在冒,嘴巴跟着结巴起来:“没,没,没事。”
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没有事来找我干嘛,有病!”
然后跟着那几个人有说有笑,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一个还在目瞪口呆,没有反应过来的我。
“就这样结束了?”我连自己也不敢相信,我才想起我的话像是得了前列腺炎一样,尿急,但真的跑到厕所,折腾了半天,才挤出几粒。
内心也不禁后悔起来,人家日理万机,哪有空跟我瞎扯,应当直接了当,把自己的来意表达清楚。
但一直到当天下班,我一直守在他办公室门口,中饭时间到了也没有去吃,但最终还是不见他的身影,只好悻悻地离开了。
四
第二次的见面可能更具有戏剧性。
那时正在编写一本行业的书。
我有幸帮他编辑文稿,其实就是开会讨论,又是录音,又是笔记,一字不漏地记录他的想法,然后上网和图书馆帮他找需要的资料等杂活。
在开讨论会的前一天,本说好白天发给我需要整理的文稿,一直等到凌晨三点,他才发了一份过来,我打开来,就傻了眼,里面都是一堆字体大小不一、编号杂乱,东拼西凑的材料,我只好硬着头皮开始编辑,一直忙到七点多才结束,就匆匆跑去会场,本想在8:30前花一个小时向他汇报一下,结果他还没有来,我只好把他负责的那部分文章用投影映出来,以供讨论。
会议开始了,本来按会程安排该他讲,但根本不见他的身影,我内心非常焦急,这时有人开始看这篇材料。
“这上面说的是什么啊,一点也不结合现实。”
“是啊,乱七八糟的。”
……
下面开始叽叽喳喳地嘲讽了起来,像一锅水开始慢慢变得沸腾起来,场面变得有些控制不住,对放在投影上的材料开始口诛笔伐了。
他的出现让我如看到了救星一样。别人也停止了聊天,马上站起来,凑拥着他坐在主座上,然后有人讨好地说,这上面的文章写了什么玩意儿。
他这时对我板着脸喝斥道:“这里都是专家,你弄了这些东西上来干什么?”
我像被人打掉了一颗牙,只能往肚子里吞,在众目睽睽下,背着这个沉重的黑锅,把这份文稿从投影上换了下来。
他意气风发,继续欢声笑语地与这群专家在高谈阔论地讨论其他的课题了。
本想这些材料就可以当废品一样删除了,但有一天他说这资料找不到了,让我发邮件给他,在第二次讨论的时候,他来主讲,结果那些被嘲笑的材料,由他点石成金,本以为是一钱不值的稻草,现在都变成了价值连城的金条了,获得了一致高度的好评。
后来书出版了,我也留了一本,但我到今天为止,仍然只束之高阁,真不想再去打开,打开就会是那一段充满戏剧化的记忆。
五
事隔十多年,自己也由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一个饱受风霜的大叔了,经历太多,所以很多就渐渐地淡忘了,但今天他的出现,又让我本来沉寂的内心泛起一阵阵激动的波澜,他虽然根本不记得我,但我还是忍不住认真端祥着他,他一个人拎着一个背包,背开始有些驼,满头青丝已成白发,虽然跟以前一样打理得丝丝向后,露出饱满天庭,但那双如钻石般发光的眼睛,现在像一盏被拉黑的电灯,失去了光芒,让整个人也露出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
商业是一剧精彩的戏,里面有多少违心的笑、有多少虚伪的吹棒、有多少勾心斗角的心机、又有多少阳奉阴违的客套……无论白天黑夜,每个人都在这剧戏里忘情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会华丽的登场,但最终也都会渐渐淡出这个舞台……
他从中途一个店下车了,隔着窗户,我看了一下地名,才记起这是他的老家,我看到他拎着包缓缓地走出火车的窗门,孤怜怜的一个人跟随着人潮小心地扶着电梯,渐渐地消失的身影,内心透着一种莫名的悲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