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大明流贼 > 第127章 逃江西

《大明流贼》 第127章 逃江西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左良玉前脚刚走,顺带一把火把武昌烧个干净。后脚李自成就趁着这个机会占据了余烬未灭的武昌城。

    由于将领们还是有些意见,李自成临时决定分兵三路。

    一是他带领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郝摇旗等率大军自承天先行;二支是刘宗敏统步兵、家属后发;三支是李过、高一功率军自荆州行进。

    左良玉虽然东进以避李自成锋芒,但还是留了后手防止李自成对他的后卫搞突然袭击。

    副将马进忠、参将王允成奉命在武昌西面拖延时间。

    李自成到达潜江和沔阳之间后,同两人交战一番。在击败左部马进忠、王允成的军队后,行进到武昌西南部地区。

    这一个月里,多铎大军已经分兵破南阳等城,逼近长江一线。

    阿济格由陕西入湖广追击的部队,也很快要进入襄阳一线。

    由于武昌已经处于无人防守状态,李自成轻松进入了这里,不久,就把武昌改为瑞符县。

    目前,他带来的这几十万人,唯一的问题就是,没粮食吃。

    为什么没有?

    因为左良玉全带走了!

    更糟糕的是,阿济格很快也追过来了。李自成二十四日入武昌,二十六日,就收到了阿济格快要逼近襄阳的消息。

    李自成对于武昌还是很看重的,在这里,他不仅改了地名,下设各级官员,还额外运铜炭铸永昌钱。

    另外又打算夺舟南下,取宣歙。李自成告诉田见秀等人说:“西北虽然搞不定了,但东南方向会是新的开始。”

    于是,他便在此地驻扎了二十多天。

    这二十多天可以说是李自成最安稳的日子,如果不是阿济格来势异常凶猛的话,他的这一现状是完全可以继续下去的。

    可惜,天不遂人愿。

    大明王朝最大的表面掘墓人,无异于闯王李自成:从被崇祯打得只剩下十八人跑进商洛山躲猫猫,再到以百万大军规模席卷北方,兵不血刃杀进北京,活活逼得崇祯上了吊。

    这神奇过程,后世读史书的,都常惊讶的回不过神来。哪怕当年高筑墙广积粮的朱元璋,也没这狂飙火箭速度。

    可是,正应了欧阳修老夫子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要拿盖房子来类比的话,朱元璋是盖石头房子的,那是一砖一瓦打牢靠,盖一座房子就管保用三百年,工程质量十分靠谱。而李自成是盖草房子,狂风一吹,稀里哗啦的倒了一片。

    当然最关键一条,还是老毛病不改。李自成说是能打仗,其实多年以来,一直还都是流动作战的套路。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更是习惯性动作。这也是历代农民起义者,都极难克服的顽症:流寇作风。

    真正把这顽症攻克的,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也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但这二位,一位虽不怎么会带兵,麾下却有带兵多多益善的韩信。另一位却是无师自通,堪称十四世纪最杰出的军事家。

    到李自成这一辈,就不行了。

    因为李自成的大军,本身就是个滚雪球膨胀的大杂烩,里面鱼龙混杂,当年为了拉队伍,阿猫阿狗都收。这些货色一帆风顺的时候,还猛的像虎狼,一旦稍有挫折,立刻现形成猫狗。

    李自成对这条,脑袋却极不清楚,身为农民起义领袖,他缺少一个帝王应有的权力博弈心机,对人际关系的认识,非常的粗线条。杀李岩,毁西安,沿途搜掠,全然不顾自己曾经为贫苦大众立下的誓言。

    以及到了现在的优柔寡断,昏头糊脑。

    李自成的个人带兵水平,一直就是个游击队档次,麾下的刘宗敏等人,跟韩信更差着档次。

    之前起来的猛,与其说是他会打,不如说是明朝已经被严重放血,变得极度不会打。

    因此哪怕攻克北京,逼死崇祯,李自成看似高歌猛进的农民军,战斗力其实还是虚假繁荣。

    所以在之前的山海关之战,虽然后世许多同情农民起义的学者,找出了各种失败理由。

    但根子上就一条:打不过。

    当时士气高涨的时候都打不过,这时士气低落,自然更打不过。打不过就跑的毛病,也就集体发作,即使李自成本人也拦不住。

    虽然说武昌的确是个好地方,然而事实上,放弃襄阳后果是很严重的。

    四月初的时候,因为没有屏障,清军只用了一天就到达了武昌城外,摆出了进攻的架势。

    刘芳亮、田见秀领兵五千出战,均被清军击败。

    李自成惧意横生,放弃了武昌,踉跄东下。

    他的十几万大军既无地方提供后勤供应,又要保护着随军家属,随行随在各地杀掠筹粮,队伍混乱不堪,指挥失灵。

    李自成带着自己麾下的能战力量辗转南下江西一带,却浑然忘记了刘宗敏他们。

    而与此同时,左良玉的军队也已经到达了九江。

    只不过他的军队里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小插曲:

    湖广巡抚何腾蛟自从被胁迫之后,无时无刻不想着逃走。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机会来了。虽然方式有点不雅观------他是趁着守卫人员不注意,跳江而逃的。

    也正是他的逃亡,让世人得以知道,李自成五十万大军的消亡、溃散到底是一副怎么样的场面。

    “天意要灭亡闯贼,闯贼李自成仅以二十八骑登九宫山察看地形,不承想伏兵四起,闯贼李自成被截杀于乱刃之下,相随伪参将张双喜是闯贼李自成的养子,策马率先逃逸,闯贼李自成的卫士刘伴当驰马追着大呼:“李万岁爷被乡兵杀死下马,二十八骑无一幸存。”

    在何腾蛟后来给朱聿键的奏疏中这样写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当然,李自成究竟如何,这是后话。至少在这时候,他还能从容的逃离阿济格的追击,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而比他更不幸运的人,此刻正在九江城下烦恼。

    …………………………………………………………………

    (分割线以下,为可供借鉴的资料部分,不小心贴了上来,请大家见谅。书友们也可以看看,毕竟本书基本是依照这些史实外加自己的创造来写的。)

    李自成大军的南下,在地方志和《宗谱》中都有记载,据同治《蒲圻县志》记载:

    顺治二年,闯贼寇蒲,盘据乡市,积三阅月,烧杀殆尽。五月,国朝王师临楚,蚕官至蒲。

    五月上溯三月,最迟是三月,这个时间与李自成大军未进武昌即南下说最适合,与“居鄂二日”再南下能勉强凑合,不能相合的是四月二十九日才由金牛南下,这个时间比三月要差一个多月。虽然地方志的记载也未必都很精确。

    蒲圻往南走是崇阳县,据同治《崇阳县志》记载:

    陈效源,居方山下,顺治乙酉,闯贼窜崇,分党至山村,效源率乡人扼险要,与敌两战皆胜,俄而贼大至,被害。”

    康熙《江夏县志》也有李自成大军人崇阳的记载:

    张延宾,字上卿,一宇天若,明崇祯己卯乡举,司铎崇邑,修葺学署。乙酉,贼入崇,残害抢掠,江邑宿陈学富,才高,贼欲杀之,宾片言解围。

    崇阳再往南便是通城县。据康熙《通城县志》增刊记载:

    顺治二年、闯贼盘踞乡村四月,壮护(掳)弱杀,白骨如山,署官汪一位权埋教军厂侧,有冢。

    同治(通城县志》记载:

    薄刀仑,义口图,明末被流贼李自成挖断,复长成如故。

    通城《延陵堂吴氏宗谱》记载:

    乙酉夏五月,闯兵踞扎通城数月,合邑民室尽为兵空。

    这些材料说明李白成确实南下到达了通城县,这是通城说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据。

    官方文书,例如何腾蛟上唐王的奏疏,即《闯逆伏诛疏》说:

    (李自成)拔贼营而上,然其意尚欲追臣,盘踞湖南,二十八骑登九官山,为窥伺计。

    何腾蛟领兵从湖北崇阳、通城退往长沙,李自成大军不久便顺这条路进入湖南,他的估计并无差误。至于说李自成领“二十八骑登九宫山,为窥伺计”,这不是他能亲身目睹的,应得之听闻。九宫山有通山、通城之别。通山九宫山南界江南,只能从山上窥伺江西,不能窥伺湖南,而通城九官山南界湖南,可以窥伺湖南。此处应指通城九宫山。如果通城无九宫山,李自成也没有到通城,这种传闻大概也就编不出来了。

    这一年,崇阳人蒙正发经过通城去湖南平江,投奔南明政府,他在《三湘从事录》中说:“闯逆授首,死于九宫山村民之手。

    蒙正发在经过通城时,曾住通城黎时生家,并未去过通山县,他所说的九宫山也应指的是通城九宫山。李自成到达通城是四月底,也有说是五月初,五月以后,李自成大军的重要将领纷纷率军从通城进入湖南,而李自成却突然消失了。

    据同治《平江县志》记载:国朝顺治二年五月,流贼李自成余党大掠县境。是年五月,贼刘体纯自武昌入县北乡。七月贼酋吴汝义自宁州入县东乡,据黄龙、幕阜(通城、平江、修水交界处)、东阳诸山,又有田酋亦以是月入据中洞诸寨,屠掠掳杀男妇无数,虽逃窜深箐中不免,往来屠掠尤惨。”

    通城是刘体纯由武昌、蒲圻人平江北乡的必经之路。平江《大同李氏宗谱》也记载:刘体纯从通城进入中段近邻的平江冬塔,攻破张家坡李魁南寨。同治《通城县志》记载吴汝义入通城后,与李自成挖断薄刀仑。由通城进人宁州,占据通城、平江、修水交界处的黄龙、幕阜诸山。(平江县志》载吴汝义由诸山入平江东乡。田见秀由通城人据中洞诸寨,进入岳阳。光绪《巴陵县志》记载刘宗尧“由通城人巴陵”,还记载王进才也“由通城人巴陵”。同治《临湘县志》记载王进才等又人临湘、华容等地。

    在李自成消失后,李自成大军的众多将领都是从通城进入湖南各地的。

    原左良玉部将马进忠(混十万)在黄州降清后,又跑到湖南,在岳阳见到许多大顺农民军将领。据《明清史料》记载:

    (马进忠)请出闯逆余孽田见秀、刘芳亮、吴汝义、袁宗第、刘体纯、张鼐、党守素、蔺养成、王进才、牛万才等结盟同心,共图反叛。

    除郝摇旗在长沙外,李自成原统领的重要将领全到这里了,就是没有李自成。

    李自成消失后,出现大顺农民军联明抗清的新局面。郝摇旗和李过将领分别在长沙和常德“受抚”于南明总督何腾蛟和湖南巡抚堵胤锡,但他们在联明时仍保持了农民军的独立性。如果李自成还在的话,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李自成消失的地点应在通城一带,至少在鄂湘边界。

    据《明史》地理志记载,通山县有九宫山,而通城县只有锡山。别的书籍也有类似记载,如正统时敕修的《寰宇通志》将九宫山列于通山县,清乾隆时敕修的《大清一统志》等书也都载九宫山屑通山县。有人据此认为李自成死于通城九宫山说不能成立。乾隆时,湖南澧州知州何磷就说过:“九宫山在通山县南八十里,皆不云在通城,而《明史》野史皆属之通城,其山名则九宫、罗公互异。今按罗公山,实在黔阳,俗名罗孔八面山”。

    道光时徐鼐的《小腆纪年附考》引《广虞初新志》中江昱的话:“今按罗公山实在黔阳,称通城误,《明史》之九宫山又在通山,因通城而误”;并肯定江昱“辩罗成(公)、九宫之误,则确然无疑”。

    而《明史》在编纂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助长了这种非议。如康熙时修《明史》,据记载:王鸿绪在康熙二十一年时充《明史》总裁。未几回籍治丧,又任别职。五十三年向清廷上疏说:

    臣回籍多年,恩召重领史局,而前此纂辑诸臣,罕有存者,惟大学士张玉书为监修,陈启敬为总裁,各专一类:玉书任志,启敬任本纪,臣任列传。……如是数年,汇分成帙,而大学士熊赐履续奉监修之命,檄取传稿以进,玉书,启敬暨臣皆未参阅。

    三人分管本纪、列传和志三部份,并未互相参阅,统一口径,王鸿绪负责修列传,但他请人代撰各传,李自成传出自万斯同之手,张玉书负责修志,各志多专识,非多人参预执笔不可,而志传之间又缺乏联系和沟通,因此在关于通城九宫山的问题上,出现了传有而志无的现象。这种现象被人用作以志驳传,反对通城有九宫山。

    1985年,黎时忠、曾步贤、李英生、胡正民四同志发表了《李自成死于通城九宫山考》一文,该文根据历史资料证实了通城九宫山位于锡山的一端,是锡山的支脉。如文中引用明崇桢时修《德义堂段氏宗谱》,记载其祖先段必清,死于成化三年,“葬锡山石皮岭下九宫山前上首左边刘家嘴石墩内”,又引用同治《通城县志》记载“九宫山,白沙图,锡山东支,一名罗公山”,又引用光绪《湖北舆地记》,记载“桃源洞之西北曰桐陂山,又北曰锡山……山西曰柳家山,又北曰九宫山”,都点明了通城有九宫山。1984年5月,在通城锡山东侧,发现“九宫界碑“一块,上刻立碑时间是乾隆甲子,即乾隆九年,比《明史》刊行晚五年,这是很可靠的材料,说明通城实有九宫山。该文还说到九宫山又名罗公山的来历,因唐代著名道士罗公远(通城人)在此修道炼丹,因此又名罗公山,不只湖南黔阳才有罗公,天下同名的山很多,两处皆有罗公山,不足为奇。上述何磷、江昱的一些话是不可信的。徐鼐是误信江昱的话,或者就是同一类人。

    通城九宫山高355米,没有通山九宫山那么高大和有名,两山有高和低的分别,但不是有和无的问题。明史地理志显然是漏写了通城九宫山,或因通城九宫山不高也不太有名。该志自以为可不写而未写,殊不知问题不在山的高低和有名与否,而在通城九宫山牵涉到一起重大的历史事件,即李自成是否死于此山,这是不可忽略的,死于此山固然要写,即使还证明不了是死于此山,因需进行研究,也就当写出此山。明史地理志不知由谁具体执笔的,未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只载通山九宫山,未载通城九宫山,才引发了这一场不必要的长期争端。

    南明总督何腾蛟曾向唐王上疏,称李自成已死。据《思文大纪》记载:

    (隆武二年正月)时闯贼李自成为清所迫,走居鄂地。风霾警之,又遁入九宫山。余党十万为伏兵所诛,自成自刎。湖广总督何腾蛟疏闻。

    隆武二年应为顺治三年,何腾蛟到这时才奏上,不但时间晚了一些,而且疏文说李自成有“余党”10万人,为伏兵所诛,令人惊异。这伏兵到底有多大,能一举消灭掉10万农民军,何腾蛟并没有说他派兵参战,九宫山的乡兵、团练人数很有限,干不出这么大规模的行动。为什么这次伏击取得如此大的效果

    果然唐王政府并不相信这种消息。唐王“疑自成死未实”,旨令何腾蛟查明“歼贼情况”和验解李自成的首级。何腾蛟在复奏中,即在《闯逆伏诛疏》中说:

    以窃惟人臣之训,义在勿欺,如闯死非真,而臣谬以为死,又居之以为功,欺则臣罪也,当死。闯死果真,而闯之首级已化为异物,如首级物化,而假托以明闯死亡为真,亦欺也,欺则臣罪,当死。然闯势实强,闯伙实众,何以死于九宫山团练之手?

    诚为其故,闯逆既死,则宜留首级示信,何以首级竟不可得,亦有其故,请为皇上陈之。……闯果为清所逼,自秦、豫奔楚,霪雨连旬,闯逆困于马上者逾月,此固天亡之也。闯逆居鄂两日,忽狂风骤起,对面不见,闯心惊疑,惧清之蹑其后也,即拔贼营而上。然其意尚欲追臣,盘踞湖南耳。天意亡闯,以二十八骑登九宫山,不意伏兵四起,截杀于乱刃之下。相随伪参将张双喜系闯逆义男,仅得驰马先逸,而闯逆刘伴当飞骑追呼日:“李万岁爷被乡兵杀死下马,二十八骑无一存者”。一时贼党闻之,满营聚哭。及臣抚刘体纯、郝摇旗于湘阴,抚袁宗第、闯养成于新墙,无不众口同辞。营内有臣晋、豫之旧治之子衿氓隶,亦无不众口同辞也。张参将久住湘阴,郝摇旗现在臣标,时时道臣逆闯之死状。嗣后大行剿抚,道阻音绝,无复得其首级报验。今逆首已泥,误死于乡兵,而乡兵初不知也,使乡兵知其为闯,气反不壮,未必遂能剪灭,而致弩刃之交加,为千古大快也。……回奏委无一毫欺节,不胜惶悚待命之至。

    李自成病死的可能性也会有,据《明季北略》记载:

    自成死罗公山,清朝有贺表谓病故也,此实录。

    《北略》指的不是通城罗公山,而是黔阳罗公山,但清朝的贺表散布李自成病死的消息不是专为黔阳地区而发,而是面对各个地区说的,包括通城、通山在内。这个消息不可能经过具体验证,而是依据奏章和传闻所作的估计。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众多的农民军控制了通城一带,九宫山离县城仅5里路,九宫山发生了什么事情,农民军会很快知道,李自成不论是突然病死,还是在九宫山被村民误杀,农民军得知后都会群拥而至,觅尸棺葬,村民们一般都不认识李自成,要尸首何用只是埋葬李自成的地点,农民军一定严加保密,不会泄露,否则农民军一旦离开了通城,南明政府和清军都会来开棺验尸,甚至戮尸,这是农民军不会不预防到的,也是李自成的遗体难以发现,我们不知道他如何死去的原因。

    许多私家著作对李自成之死都有记载。据吴伟业的《绥寇纪略》记载:通城有九宫山,一名罗公山,山有元帝庙。山民赛会,以盟谋捍卫闾井,自成止以二十骑殿,又呵其二十止于山下,而自以单骑登山,入庙见帝像伏谒,若有物击之者,不能起,村人疑以为劫盗,取所荷锸碎其首,既毙而腰下见金印,又有非常衣服,大骇,从山后逃去。二十骑讶久不出,迹而求之,则已向肉脔分矣。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明流贼》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明流贼》 第127章 逃江西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海贼世界的第一富豪 连载中图标 海贼世界的第一富豪
  • 最终反击 连载中图标 最终反击
  • 末世之半尸人 连载中图标 末世之半尸人
  • 医妃倾城:嗜血王爷太残暴 连载中图标 医妃倾城:嗜血王爷太残暴
  • 邪王爆宠:绝世小狂妃 连载中图标 邪王爆宠:绝世小狂妃
  •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 我是实验动物饲养员 连载中图标 我是实验动物饲养员
  • 崩坏星河 连载中图标 崩坏星河
  • 结发妻 连载中图标 结发妻
  • [综英美]纽约公敌 连载中图标 [综英美]纽约公敌
  • 英雄联盟之神级召唤师 连载中图标 英雄联盟之神级召唤师
  •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连载中图标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