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峰顶上,少年阳月盘膝打坐,身体随着呼吸的气息不断地上下浮动,仿佛与大地和日月同频,更是与八百里水泽山脉的山水融为了一体,万点夕阳洒在他的身上,镀出了一层淡淡的光晕,让他变的有些神圣起来。
经过一番打坐,江由子强行灌输进阳月体内的气息终于自行地流入了他的奇经八脉,潜藏进他的体内,虽然阳月还不会控制这种气息,就像阿里巴巴守着宝库却不知密码一般,但也让他感觉自身轻盈无比,明显地比过去灵活了许多。
站起身来,阳月看到几乎只余下一个皮囊似的江由子的尸身,不由得愣怔了片刻,他知道,不论接不接受,他都已是无可争辩的祝由第33代传人兼掌门了。
他走到那尸身之前,按照大水泽山的礼仪跪下拜了四拜。当他刚刚拜完,正愁着怎么安置江由子的这具皮囊时,猛地发他的身下有一本书和一个非金非玉的盒子,阳月信手拿了过来。从书里掉出来一张纸,如有灵性一般飘扬到了阳月的手上,他仔细端详起来。
原来是江由子知道自己以命传功后将立即不久与人世,将一些原本无法交待的事项写在上面。
在鹰峰顶正北方向一公里处有一座很的丘陵,当地人称为泉水陵,是当年江由子布风水大阵时的阵眼。丘陵下有一巨石,是阵眼机关所在,江由子让阳月按照他的吩咐打开石门进入阵眼……
只是这一会儿的功夫,江由子的肉身真的成了皮囊一般,阳月仿佛是在卷纸一般将江由子卷成一团,拿起书和盒子,向着指定的方向奔去。
此时的他,真是行走如飞,得自江由子百余年传承的功力让他在山陵之间如履平地,一公里的距离仅几分钟便赶了过去。
此时已到了午夜,天地寂静,此处为荒郊野外更不会有人来,阳月也不担心被人看到,点起江由子放在洞口的灯,大胆地走了进去。最开始洞极小,需弯腰前行,然后逐渐开阔起来,并渐渐地放大,前行约百米,阳月的腰已经可以直起来了,阵阵水流的声音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而且前方也隐约有灯光闪烁。
继续前行三百余米,一个约有200立方大小的山洞出现在眼前,洞内没有照明装置,却明亮异常。阳月将灯放置一侧,仔细打量这个洞穴。
江由子在信笺中告诉他,洞内有一深潭,潭中一小岛,岛上有一天然形成状若石碗的一物,石碗上端是一石钟乳,也是天然形成,以前滴下来的是普通的泉水,且石钟乳一直在生长。江由子布下风水局,阻止洞内石钟乳的生长,并逆此处天地之脉,将方圆百里山脉内最精华的东西全汇聚于此石钟乳下,形成乳液般的汁液,流与下方石碗内。
天地精华生长缓慢,即便江由子改变了这里的命脉也难以快速地聚集更多的汁液,以白酒为标准测算的话仅有约一两左右。阳月喝下这天地精华后,可将自己传于他的各种功力提炼的更加精纯。
事已至此,阳月知道犹豫也无用,这条路自己必须要走下去了,便沿着深潭上一条石梁来到小岛上,俯身探头,只一口便将石钟乳液汲于体内,他知道,自己此时必须立即离开小岛,回到洞口附近,盘腿坐下运功。
与江由子给他传功时他体内遭受的阵阵撕裂不同,此时的阳月,感到有无数股暖流在体内到处流动着,就像儿时他在睡梦里妈妈的手在抚摸他一样,是那样的温馨与惬意。而且暖流过处,身体更加的舒适与轻灵,舒服的他几乎要叫了起来……
约半刻钟后,暖流不再四处游走,像归家的孩子一样全部归于他的丹田处,悄无声息,仿佛从未发生过一样。
按照江由子的吩咐,阳月将他的尸首葬在洞内一侧早就准备好的穴位内,掩埋好后,又拜了四拜,方起身离去。
凭借自身增长的轻灵之力,阳月快速地下了山,此时已是凌晨,河湾村里的人早已休息,宁静的夜色笼罩着整个河弯村。在这一片黑暗中,却有着一盏在明亮地燃着,那就是阳月的家,正温暖着他的心、照亮着他回家的路。
阳大柱夫妻也没问阳月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在他们眼里,孩子出息了,将来是要做大事的人,而且自小到大从不招惹事非,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儿子的生活照料好。
吃罢晚饭,阳月回到自己的房间,打开灯,将江由子遗留的物品摆在桌子上。
所有的书都是线装式的古籍版本。从江由子身上掉下来的那本,是用动物皮做成的封面,上面用朱砂繁体写着《单呼牙岐黄论》,翻开首页竟是现代版的简体字写的简介,大意是此书由姜子牙用其别名单呼牙所著的医学论著,后传给祝由掌教,经过历代掌教的实践推理,不断丰富完善后成就今天的版本,阳月知道,这是江由子将其改编成了现代版本样式,以便自己观看,不由得心里一暖。细看正文,该论共分为一经九道八法。一经是医学经,将行医治病需具备的望、闻、问、切作了详细的阐述;九道分别是伤寒道、内经道、外科道、骨伤道、妇科道、儿科道、颅内道、瘟疫道、药剂道;八法有汤药法、针灸法、àn mó法、膏剂法、火疗法、苗疆法、回鹘法、天竺法。
书的后面还记录了一些特殊病情是如何鉴定及治愈的事例,完全是一部华夏药学的百科全书。阳月知道,如果能仔细地研读完本书,毫无疑问,将成为一代大家。而且他报的专业正是华清大学中医药学院,专业对口,便生出了认真研究的念头。
让阳月感到奇怪的是,书的最后四页画的是一些图形,仿佛一个人在练功,每页两图,除了上面写着“游龙八式”四个字以外,再也没有任何解说。